与烧烤有关的诗词

解释:鲫鱼肉是用火烤过用烟熏过,制作这条鱼的过程像在雕刻翡翠一样严谨

作者:淡水吟风

出自:《烧烤》

2、惊看桌满油沾嘴,莫怕人多汗湿衫

解释:吃惊的看着满桌的人嘴边占满了油,不要害怕人多汗打湿了衣服

作者:雁苔

3、踏春逸兴共烧烤,伴酒欣然品淡咸

解释:踏春一起去烧烤,喝着酒悠然的吃着烧烤

作者:无名氏

出自:《七律》

4、烟绕千峰留五味,香勾四皓出商岩

解释:烟非常的大还带着香味,而香味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作者:佚名

出自:《踏春》

5、潜心长技艺,滋味今胜昔

解释:潜心苦练技术,现在坐的菜滋味比以前更好

出自:《潜艺》

1.上联:烧烘烙烤出真味,

下联:香脆嫩酥流仙涎。

(横批:香飘九州)

2.上联:和气生财旺如炉中火烧

下联:合法经营盛如箅上炭烤

(横批:和合美美)

3.潜心长技艺,滋味今胜昔。

4.烧不尽的美味,烤不完的享受。

5.烧烤有期待,鸭脖鸡腿带。

6.纵观美食不老少,本人专门爱烧烤。

7.大块酒来大块肉,吃得过瘾喝得好。

关于烧烤的句子:

1、我们拿起一碗大蒜和一碗配料,又开始了我们的“顶级烧烤”。

2、年初三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阿姨、哥哥、叔叔一起在我的楼顶烧烤。

3、我们又烤了肉串、香肠、青菜、刀切馒头……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会呢!

4、烧烤活动使我们尝到了美味无比的佳肴,也使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乡村的野趣!

5、吃着自己烤的土豆片,虽然味道怪怪的,但在我心里,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了!

6、今天,春光明媚,正是郊游的好天气。我们全家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太湖边踏春烧烤。

7、今天晚上,我和妈妈齐上阵,对爸爸软硬兼施,迫使爸爸答应了我和妈妈去吃烧烤的请求。

8、焙烤的香味,飘散的炊烟,烧的乌黑的炭火,一切都让人们欲罢不能。这就是我眼中的烧烤。

9、我家进行了烧烤,我的亲戚都来了,特别是厂里的人,我们那里很热闹。我们的主菜是韭菜。

10、烤啊烤,不一会,一条香喷喷的热狗就出炉了,真不错啊,自己动手加工出来的热狗格外好吃。

11、啊!烧烤太好吃啦!特别是我们一家三口自己烧的烧烤,既正宗又美味,有机会,下次还来吃!

12、我的寒假生活有滋有味,特别是大年夜的那个晚上,我和家人在老家的楼顶上烧烤的事,令我回味无穷。

13、开始烤肉了,我拿了几个鸡翅放到烧烤的隔离网上,随着火炭发出的热量,鸡翅慢慢发出了一点儿香味。

14、我们边烤边吃,每个人都吃得很过瘾,把食物一扫而空。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才结束了新年烧烤会。

15、我最喜欢吃虾了,看到盘中欢蹦乱跳的虾,我挑了只最大的,戳到烧烤棒上,先涂上油,然后放到炉子上。

参考资料

句子大全:

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

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粔籹读jù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在《诗经·大雅·生民》中,有烧烤羊肉的记载。

古人谷熟而祭,在祭祀时,“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羝,即公羊。軷,即剥,指剥羊的皮。

载,是语气助词。

燔,即将肉放在火里烧炙。

烈,毛传:“贯之加于火曰烈。”

即将肉串起来架在火上烤。

兴,即兴旺。

嗣岁,即来年。

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取一只公羊,剥皮之后,把羊肉串起来,放在火上炙烤。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祭祀上苍,祈求明年有个好收成,即“以兴嗣岁”。

扩展资料

写烤羊肉串的色香味形味形的句子

羊肉色泽酱红,麻辣鲜香、油亮,不腻不膻,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

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

羊肉串是近几年来流行很广的大众饮食,基本上没有淡旺季之分,如果在天气炎热的南方,冬天的生意要更好一些。

羊肉串特写烧烤可以说是从新疆的烤羊肉串普及开来的,通过不断发展,烧烤的风格结合地域特色有了创新和变化,品种呈多样性,除了羊、牛、鸡、鱼等许多肉类之外,许多蔬菜水果也可以拿来烤。

烤羊肉串的吃法只撒辣椒和孜然两种作料,但演变后的烧烤一般都会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消费者口味调配佐料。

烧烤的工具根据方法的不同有很多种,如明火烤、炭火烤、炉烤、泥烧、竹烤、铁板烧等都算是烧烤的范畴。

常用的炭火烧烤所用的工具有:烧烤炉、碳、钎子、刀、鱼夹、牙签等等。

市面上常见的炭有:易燃碳、木炭、机制炭三种。

易燃烧烤炭的表面有一层易燃层,比起普通木炭要容易引燃,缺点是较贵。

很多专业烧烤店选择的都是这种烧烤炭,缺点是不宜引燃。

火烧火燎解释:燎:烧。被火烧烤。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近义词:心如火焚心急如焚

相似词:火急火燎心急火燎燎原之火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发热或遇到令人焦急的事情

造句如下:

(1)她那火烧火燎的脾气永远都改不了,仿佛冒着热气的油锅,一不小心就会被灼伤,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2)那双狗一样纯净的眼睛,正带着笑意望着她,将她满腔火烧火燎都浇灭,化成无限的温柔。

THE END
1.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优秀8篇)关于酒的诗句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8篇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酒的诗句的写作思路。 关于酒的诗句 篇一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http://www.zzfmdn.com/article/522691
2.形容酒的诗句,关于酒的诗句8,关于酒的古诗名句 9,古代描喝酒诗词 10,关于酒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关于酒的诗句 以下就是诗句: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北宋-晏殊《浣溪沙》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南宋-陆游《游山西村》4、劝君更尽一杯https://www.meijiu.com/cs/792962.html
3.搜关于酒的诗句2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唐-杜甫《登高》 3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2.关于酒的名句,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 短歌行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http://juzi.yuer51.com/shiju/187138.html
4.形容茶叶的诗句有哪些(形容茶叶的诗句品茶的诗句)形容茶叶的诗句有:白茶记异品,天曹玉玲珑;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茗津七碗腋生风,自在逍遥驾日虹;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https://www.ksrmyy.com/ask/184381.html
5.关于风烟的古诗有哪些写风烟的诗句好86网为您提供风烟的古诗,关于风烟的古诗,关于风烟的古诗有哪些,写风烟的古诗大全 古诗 网址: https://www.hao86.com/shici_tag_list/84/ 古诗星宿邮编2024黄历万年历郑码查询仓颉字码西南大学深圳区号黄历查询起名大全游戏下载鳄鱼英语印信的意思郑码输入法黄大仙灵签83灵棋经大全航空三字码对联100副欣赏常见生僻https://www.hao86.com/shici_tag_list/84/
6.孤独饮酒的诗句凄凉孤独饮酒的古诗词关于悲伤饮酒的古诗有哪些? 1、诗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出自: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释义: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2、诗句: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出自: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释义: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 https://gu2.zupu.cn/gushi/61196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