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说的是,零售商算账的一个方法:
以前,很多零售商算的账是:我卖一个产品可以赚到多少钱?
而以后,零售商的算账方法应该是:我卖一亩地或一次药可以赚多少钱?
有区别吗?
区别大多了。
如果你每个产品都想赚钱,每个产品的利润低于多少就不卖,那你有考虑过种植户的使用成本吗?
这样的话,农户势必会因为你的产品总价格高,而减少用量,那用量减少了,效果怎么能出来呢?
如果你把自己的利润降低一些,让农户用的量大一些,根据一亩地赚多少钱,或者一次药、一次肥赚多少钱来计算时,农户就会因为你整体的价格降低,而增加用量,量大了,那效果不就有了吗?
所以,在这个效果决定结果的时代,如果你不考虑如何让你的产品效果更好,只考虑如何可以挣到更多的钱,那你未来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举个例子:
一个东西,你卖一百块钱,种植户一亩地可能就只愿意用一次。但是,如果你稍微降价一下,把自己利润割舍了,卖到八十,那种植户很有可能用一次半。
这样的话,你最后的总利润没有减少的,而种植户的使用次数多了一点,然后,效果是不是就好了很多?尤其是肥料这块。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来套餐了。
好多人做套餐,利润都不知道是怎么计算的。他们给套餐定价的时候,都是想着这个产品我要赚多少钱,那个产品我要赚多少钱,算来算去,最后,套餐成本太高了,于是就减少一个产品。但你要知道,你减少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最后的效果啊。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把套餐里面的各个产品的成本加到一起,然后我总共要赚多少钱。你就会发现,你的定价会低很多,那你效果不就也可以出来了吗?
做生意,真是一个算账的活,账算不好,怎么搞都难,很辛苦又赚不到钱;账算好了,轻松还可以赚钱。
我和很多零售商交流的时候,很少去问他们一个产品赚多少钱的。我一般都会问,你大概服务多少亩地?每亩地种植户的投入是多少?你应该赚到多少钱?
这样细分算下来以后,零售商都会发现,其实是可以赚到更多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卖一个产品啊,你一直只想赚一个产品的钱啊。你忽略了其实种地需要用的东西是配套的,还有其他好多东西,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切入进去的啊。
我遇到过一个牛叉的零售商,种植户来他找的时候,他从来都不给种植户谈什么产品,张嘴闭嘴就只说种植户的问题,然后就是一句:
你这个问题要解决,大概需要多少钱?
种植户会问,你给我用什么产品?
零售商说:你不要管我给你用什么产品,哪怕我给你用水呢,只要我帮你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就这么多钱解决问题,你感觉贵不贵?
当然不贵了。
这个零售商鬼的很呢!他早就研究透了隔壁的同行如果解决这些问题单个产品组合在一起会要多少钱,所以他解决问题的成本对于种植户来讲一直都是相对优惠的。为什么他可以优惠啊?因为他不是靠一个产品赚钱,而是靠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赚多少钱。
你看,这就是区别,对不对?
2019年,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理,还不晚。
从现在开始,试着考虑一亩地、一次药、一次肥、一个问题的解决,你要赚多少钱,而不再去考虑单一一个产品的利润。为效果负责,你就会发现,到2020年的时候,你的生意突然就顺了很多。
农资,还是要以效果为结果导向的,你无论赚多少钱,效果出不来,都是扯淡;而一些东西,量大了,相对来说会比量小的效果要好,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