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真正让民众放心,把回避制度落到实处,仍需要下一番硬功夫。
全文1571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龙之朱(媒体人)编辑/迟道华校对/卢茜
7月15日,一则“多地烟草局规定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的消息冲上热搜。
据河南商报报道,近日,山东烟草专卖局发布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要求,应聘人员不得应聘录用后即构成干部任职回避情形的岗位,也不得应聘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单位系统的岗位。
查询中国烟草官网可知,不仅山东,江西中烟、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山西省烟草专卖局、青海省烟草专卖局、安徽中烟、西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等均提出类似回避要求。
“父退子继”“七大姑八大姨”……一直以来,一些国企用人“裙带化”的现象每每为人诟病。此番烟草行业这条消息能够冲上热搜,足以表明,当下民众对于一些国企就业“内部优惠”的现象已深恶痛绝。
也因此,若想真正让民众放心,把回避制度落到实处,仍需要下一番硬功夫。
另一方面,鉴于有些国企“近亲繁殖”具有隐蔽性、迷惑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应加强对选人用人领域的监督检查,并将其作为监督“一把手”权力运行的一项内容。
毕竟,“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等各项回避制度能否真正落地,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是否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有直接关系。
“绝对权力”之下,各种看似严密的规定往往被悬置,成为纸面上的条文。从近年落马的一些国企领导的案例看,其中不少人存在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等问题。
用人搞家族化,破坏的不仅仅是国企招录程序,也不仅仅是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尤其严重的是,这其中蕴含着“公私不分”“化公为私”的潜在危险,会直接败坏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风气,导致各种腐败发生。当努力比不上血缘、当个体能力无法冲破裙带关系束缚的时候,企业发展又从何谈起?
所以,封建社会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早该丢弃了。让所有人都能在透明的规则下平等就业,破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潜规则”,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踏实奋斗“向云端”,理应成为新时代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