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出炉,第三批发布的是“农村土地综合改革”主题的10个典型案例,惠东、龙门入选其中。
惠东县聚焦“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推动“撂荒地”变“希望田”
惠州惠东县围绕推动解决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问题,深入探索适合本地撂荒地整治的实践路径,2023年以来全县已成功实现6742.6亩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
龙门县守正创新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路径
惠州龙门县作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围绕“一健全两完善四探索”七项改革任务,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分批推进全县156个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有效实现形式,有效化解6万多宗历史遗留问题,农村乱建房、一户多宅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新建农房风貌管控到位、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2.惠州市:惠州发布行动方案拟打造7个特色鲜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10项主要任务21条举措、实施5大重点工程、打造7个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日前,《惠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加速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0项任务21条举措描绘发展蓝图
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不可或缺,比如要解决企业创新不足、融资难、关键技术薄弱、出海渠道狭窄等“瓶颈”问题。这些既是生产性服务业用武之处,也是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围绕“2+1”现代化产业集群特点,惠州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在哪,《行动方案》给予了明确。
电子商务是拓宽“出海”渠道的创新举措。《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线上线下交易融合新业态,鼓励工业品线上销售,发展直播电商、智慧零售、跨境电商。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建成2个产业型、2个功能型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只有解决“融资难”问题,企业才能安心发展。金融服务水平是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之一。
为此,《行动方案》明确,要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级,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保持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50%。支持地方金融机构优化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补充机制。
3.博罗县: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重大配套设施项目园洲天然气门站竣工
11月20日,博罗深能燃气有限公司园洲天然气门站建设项目举行竣工仪式,标志着我县首座现代化的天然气门站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该项目的竣工不仅为博罗人民提供了安全、便捷、实惠的用气保障,更为我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清洁能源动力。
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剑波出席活动。
邱志彪强调,园洲天然气门站是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在博罗的第一个天然气下载点,也是全市第二个建成竣工的天然气门站。该项目的竣工投产不仅为园洲、石湾、福田等8个镇街供应持续稳定的天然气,还满足博西和博中两大片区居民、大型工业园区及周边工商业用户的用气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将有效降低对周边广州、东莞、惠州城燃企业的依赖,推动我县形成多气源供应格局。
据介绍,该天然气门站将于2025年5月正式投产。投产后的博罗燃气整体供气能力将从每小时6.52万立方米提升至16.52万立方米,年供气量有望突破1.7亿立方米,总产值增长至6亿元,为“十五五”期间年供气量突破3.5亿立方米、总产值增长至10亿元奠定基础。
接下来,博罗深能燃气将完成建设天然气门站1座;LNG气化站3座;新建市政高压管网5公里、市政中压管网40公里,基本实现博罗天然气管网全覆盖,推动“多气源、环状管网供应”格局,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
4.惠城区:涉及3街道、2镇共25万平,惠州这些片区拟征地成片开发
公示显示,本次仲恺高新区成片开发方案拟安排项目14个,主要是推动仲恺高新区产业平台的建设和一批新型工业产业项目落地,拟实施项目用地开发时序为2025年至2026年,拟征地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
共划定5个成片开发片区
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涉及仲恺高新区所辖行政区划范围,辖区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共涉及3个街道(陈江街道、惠环街道和水口街道)和2个镇(潼湖镇和潼侨镇)。共划定5个成片开发片区,分别为陈江片区、东江片区、惠环片区、潼湖片区和潼侨片区。
从5个成片开发区来看,主要集中在潼湖片区和惠环片区,其中潼湖片区成片开发范围面积21.7万平方米,惠环片区7.3万平方米,东江片区3.25万平方米,潼侨片区2.38万平方米。
根据惠城区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本次成片开发范围总面积为34.7万平方米,其中农用地面积17.9万平方米,占比51.86%;建设用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占比48.11%。
公示稿解释,本次成片开发方案拟实施项目以产业项目为主,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类项目建设,提高片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激活土地利用价值,同时完善片区基础设施配套。本次土地成片开发的实施能推动仲恺高新区产业平台的建设和一批新型工业产业项目落地,有效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5.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拟通过化工园区复核
通知显示,根据《广东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应急管理厅,省林业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省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化工园区复核工作。佛山三水大塘精细化工专区、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韶关南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转移工业园等4家园区拟通过复核。
据悉,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原为惠州市鸿海精细化工基地,位于永湖镇稻园村、淡塘村、福地村地段,规划用地面积约170万平方米。2006年至2021年,这个园区由一家民营企业负责建设、招商、运营,基本完成了园区土地开发、项目引进,其粗放式的管理运营,带来了产业规划落后、项目引进质量不高、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欠账多等问题。
2021年9月,惠阳区正式接管园区,更名为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并成立管理中心和服务公司。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中心(惠阳区应急管理局属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履行园区统筹管理职能,惠阳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惠阳区城投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运营管理职能。
石化能源新材料是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提出惠州要提升石化和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石化产业集群,联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洁能源中心和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
园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支持惠州发展高端聚烯烃、能源电子、高端铜线等化工、电子、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以及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产业。探索开展省级新材料共建园区试点,推动与石化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支持创建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
03
本期暂无项目动态。
04
1、土地供应
本期有5宗土地供应。
2、土地成交
本期有11宗土地成交。
3、新增预售
本期惠州全市新增9个预售证,获批售商品房面积共12.2万㎡、111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