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11.05
可是,直至1999年前,珠海大学(筹)仍然是“筹”,珠海的大学梦仍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因为,仅仅是大楼不能构成大学。有一位人物说:只要我在任一天,我就不同意批准珠海大学!正是这位人物,改变了珠海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李岚清)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王珣章教授在珠海与当时的市长黄龙云见面,双方谈到了筹建大学的苦衷和寻找空间的困境。于是,犹如前世修来的姻缘,应了俗语所言:有缘千里来相会。两人一见钟情,握手言欢,惺惺相惜。此后,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王珣章六下珠海,最终达成协议,成就了一份百年、千年姻缘!留下了“白发苍苍的王珣章校长六下珠海”的佳话和笑话。
1999年9月11日,中山大学新任黄达人校长与珠海市黄龙云市长在珠海签《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珠海市提供的条件:1、3.428平方公里的土地无偿提供作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办学用地;2、原珠海大学(筹)价值2.7亿元人民币的建(构)筑物无偿赠送给中山大学使用;3、每年2500万,四年内给予中山大学1亿元人民币作为建设经费;4、办学以后,按10:1的生师比给予老师特区补贴,每年达800余万元。(可以看出珠海市的诚意!)
据说当时珠海市政府定期集聚各个局的局长到中大,专门给有关校区建设的文件盖章,以提高效率。
亚洲第一长教学楼的原始地貌
现在孙中山铜像的位置原来是有一栋楼的,后来炸掉了。
曾被中大领导批为“歪门邪道”,险些被拆的彩虹门。
校区是一个庞大的工地,通水、通电、通路、教学楼、宿舍楼、生活服务中心、食堂、体育场、图书馆、绿化、文化设施等各项工程同时开工,最高峰是有6000名工人参加建设。24小时昼夜不停,以杨校光副校长为领头的开荒者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世纪工程中。
此外,珠海校区还有很多个首创:
2000年6月5日,广东省边防局、珠海市边防分局有关领导到珠海校区商谈有关中大师生出入珠海特区检查站享受珠海市民同等对待的具体事宜。这一优惠政策为后来珠海特区检查站全面开放提供了先例。
当时来珠海还需要办边防证的
2000年7月20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生团体人身保险协议书》签订,改变了学生依靠国家有限的医疗费的旧体制,开创了广东高校的一个创举。
2000年8月5日,榕园生宿舍区落成,黄达人校长、余荣霭副市长及投资企业丹田集团董事长高志东先生等为学生宿舍揭幕。
2000年8月15日,珠海校区正式通电。
2000年9月6日下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迎来了开辟历史的第一批广州籍学生到达,众多记者也已等候着他们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们将接受一天的培训,然后投入新生接待工作。
黄天骥教授等老师也第一天来到珠海校区,受到记者们热烈追捧。
此时此刻,必须介绍一个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无论经过多少年历史必将记住的人。他就是主持珠海校区建设,经常深夜开着吉普车在泥泞的工地里大声骂人的中山大学副校长杨晓光。1999年9月负责筹建珠海校区,2003年4月调任佛山市副市长,现任佛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中大——珠海模式:
2000年9月9日下午3时,珠海市人民政府、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教学楼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山大学副校长杨晓光、珠海市副市长余荣霭共同回答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媒体提问。
2000年9月9日下午4时,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典礼在雄伟的教学实验大楼隆重举行。
2000年9月10日10时,中山大学2000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在教学实验大楼隆重举行。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上首届3300大学生及数百名家长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在落成典礼上发表讲话,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杰作”!
上面3幅图片,我想08届以前的同学都记忆犹新,我们就是这样开开学典礼的了。09级就搬到了体育馆,据说因为黄达人觉得,那不是一个体育馆,有欠体面。
是不是有点夸张了??问问珠海本地的同学啦。
兵哥为我们洗地。
奏乐。
当年的电瓶车。
林主任收集的剪报。
中大—珠海模式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是响应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来的开拓办学形式的具体制度创新,开创了名牌大学与地方政府精诚合作发展高等教育的典范!
从此之后,高校到地方办学,再也没有人伸手要土地费!
从此之后,全国高校找到低成本扩张的新模式。
从此之后,地方政府走出了一条办大学的崭新之路。
从此之后,大学城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目前成规模的大学城全国有60多个。云南大学与玉溪市政府在考察完珠海校区之后,迫不及待地依照“中大—珠海”模式在珠海签署了合作协议,厦门大学完全照搬“中大—珠海”模式建设了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中大—珠海”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当时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黄龙云提出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不知道大家知道否,图书馆前面的广场上,有几块回迁地砖。每一年回迁都会在那里换一块砖,以作纪念。但这个有意思的传统今年却停止了。我问过林主任,他叹了一口气,答到:“这个,不好说。”
关于回迁,确实是工程浩大啊。连我暑假做导游时的经理都跟我说,你们学校回迁是不是很浩大啊?听说有一年,美国五角大楼通过卫星观察到了,然后有人报告上头,中国南方有异动。有趣的珠海校区建筑(构)物
珠海校区如童话般色彩斑斓的现代化校园,既体现了主体规划设计师莫尼先生的法国人浪漫情怀,又蕴涵了中国人热情自信、大气奔放的文化气派。
上面那个就是总设计师莫尼先生啦,听说当时候他是坐着直升飞机在珠海上空绕了很久,然后定下了珠海大学,也就是现在中山大学的地址。那可是珠海最好的一块地啊
中大的沙盘图。很明显,图书馆是一本书,教学楼是一把尺子,而教学楼旁边还有一支笔形的建筑物,孙中山铜像旁边也有一个圆形的礼堂。可惜,那支笔和礼堂不知道何时才能成为现实。林主任很直接地说,没有钱啊!我说,因为钱都投放到大学城?他说,是的。
伍舜德前面的铜像,我之前一直没有留意到。
名人名家在校区各位同学,下面有各界名人,看你们认识多少个?林主任当时就经常很惊讶地说:“这个你们都不认识啊?”
中山大学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及台湾中山科学院在内的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的是硅微条探测器的散热系统(TTCS),将被安装在丁肇中教授主持的alpha磁谱仪上,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3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