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当小Z迎着小雨把车停在距离北京最喧闹的三里屯只有一桥之隔农展馆南路的时候,他的肾上腺素极速分泌,浑身都在颤抖。
这种身体反应,是因为他马上要步行前往更深邃的街道,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购买毒品,大麻。
Illustration:RichardA.Chance▼
小Z本来是在某国企工作,工作稳定、家庭和睦,只是单纯需要一些刺激才会来到这里,来到这条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居民楼丛林中,冒着可能被警方逮捕的风险,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毒贩给小Z发送的地图定位截图▼
小Z并不需要跟任何人接触就能获得毒品。准确地说,这种交易的一切细节都是无接触的,他和毒贩通过带有阅后即焚功能的App来沟通,然后再通过独特的交货方式——埋包,来获得毒品。
所谓埋包,是毒品交易的行话,是中国现在毒品交易中最流行的方式。
具体操作是毒贩将毒品用黑色塑料袋紧密包裹、密封之后;再在暮色中,用3M双面胶将这个小小的包裹固定在建筑的阴暗面,比如桥洞、居民区排水孔洞之类这种不易于路人观察的地方。并告知买家埋藏的位置,让买家自行取货。
毒贩会用Telegram发送带有标记的照片,方便买家取货▼
小Z这次取货的位置是在光大永亮眼镜(团结湖店)北侧居民楼的孔道里,毒贩用实景地图上的图片做了标示,位置清晰而无误。他顺利地从里面把手掌大小的黑色小包扣了出来,跑回车里。
在车里,他俯下身撕开薄薄的黑色塑料布,经过塑封的暗翠色缩水植物的迷幻气味,穿透包装层,占领他的视觉、嗅觉和全身,全须全尾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大麻毒品一般都是用自制塑封包装▼
在中国,大麻是毒品,这种交易是绝对的违法行为。
根据国家禁毒办2019年中旬在《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里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现有吸毒人员占比全国人口0.18%,共计240.4万人(18-35岁占比50%以上);其中使用大麻的人数2.4万人。
尽管官方声称禁毒形势趋好,吸毒人员首次下降;但从另一份由北京市公布的数据显示,吸毒行业在一些地区仍是上升趋势,且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达正向各个行业蔓延。
“北京市2019年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小Z也是其中被蔓延的个体之一。
2016年,在他和初恋女友再次相见的房间欢愉之后,小Z为了展现自己是“见过世面”的男孩,当着她的面,第一次笨拙地吸食了一大口由她递过来的混杂着烟草的大麻。
从此,他就喜欢上了这种绿色植物所带来的虚妄而真实的感受,一种危险的快感。
当我还在将中国毒品交易理解为像《故事会》里那种给你一根烟抽抽的模式时,小Z告诉我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毒品交易早就开始向互联网渠道发展了。
picfrom:baidu▼
如大麻,当时毒贩躲避审查的贩卖方式是将每一株脱水大麻按5g为计量单位,用自制茶叶铝包包装和正经茶叶混合在一起交给快递员邮寄。
即将伪装成茶叶发送的脱水大麻▼
绝对的自由,滋生绝对的罪恶;尽管Telegram诞生之初是为了保证个人隐私安全的产物,但在绝对自由之下早已成为了lawlessarea(法外之地)。
n号房主谋“博士”赵周彬▼
只要加入一个毒品买卖群组,就能轻而易举地被“同道中人”拉进各个毒品交易群。
在小Z钟爱的一个群组中,各种毒贩通过精良设计的列表进行销售,从冰毒、大麻、LSD到近些年的新型毒品气球、大麻电子烟油,甚至是女性迷药,一应俱全。
在正常人的认知中,这可能只是一个毒品社区的全部,哪有那么多毒贩。但事实上,基本每一个Telegram组群中都有难以统计的毒品经销商。
你或许觉得毒品交易是诡秘的、是见不得光的,是像电影里那样需要精密计划才能交易的暗黑生意;但在Telegram之内,交易毒品就像你去电商平台买个国行Switch那么简单。
而像小Z这样的购买者,只需要点击Telegram频道里的推广信息,直接联系卖家就能迅速下单;一般来说大多数毒品都是5g起订,最便宜的大麻最低交易额也是1000元左右。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把Telegram上的中国毒品商铺,当作《DeepWeb》里乌布里希的丝绸之路一样,暗黑、专业而“有效”。
但事实上,如果把曾经乌布里希的Silkroad比做毒品淘宝网的话,中国的Telegram毒品社区更像是一个松散的互联网信息聚合平台:骗局层出不穷,多是给钱不发货之类的操作,小Z也被骗过几回。
在Telegram的毒品交易社区中,毒贩们并不搞技术垄断。
他们甚至会将毒品制作的教程广而告之,各种毒品的制作手册都在各个群中互相流窜。制作手册中会事无巨细地将设备、原料、技巧呈现在读者面前,堪称毒品制作绿皮书。
在赛博世界肆意妄为的另一面,是对现实世界法律的冒犯与对国家机器的挑战。
每一个社群中违法犯罪有多猖狂,所谓的“反侦察与信息安全”指导就有多专业;在这些文件背后不但用新媒体写作手法教犯罪分子如何规避审查风险,更会用像欧美法系似的案件例子,来讲解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毁灭互联网证据的手法。
在与小Z对话的过程中,他告诉我在这片法外之地中,蔑视政权、蔑视警察成为共通的价值观。
如果用一段话来展现整个Telegram毒品社群的心理群象,那就是:
他告诉我,在这里不会有人在意边境缉毒警察牺牲的事,也没有人会在意毒品危害之类的“陈词滥调”,人们只爱钱和及时行乐。
在我跟他对话的最后时刻,他又打开Telegram给我看了看他购买毒品的聊天记录,当他看到设计粗糙却散发着潘多拉吸引力的商品时,他愣了愣神。
在长达数年的吸食大麻、摄入LSD的过程中,除了每月工资的入不敷出,需要家人接济;更多带来的是痛苦的生理问题,易怒、记忆力减退伴随着日复一日到天亮的失眠让他意识到一件事:
在多年前,当他和初恋女友吸食第一口大麻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改变。
ILLUSTRATIONBYJACOBTHOMAS▼
后记:
“4·20”,世界大麻日,在中国它一直是瘾君子的狂欢日。
受西方大麻合法化影响,在中国青年部分群体中一种错误理论正在逐渐流行:那就是大麻的危害不如烟酒大,它既不会导致肝硬化,亦不会引发癌症,是一种健康无害的精神草药。
但事实上,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麻是人类吸食毒品的入门级产品——美国一家毒品治疗中心表示,70%的受助人员表示,大麻是他们踏上吸毒不归路的第一站。
小Z只是中国众多隐匿吸毒者的一个个例,但却不是孤例。
如今,在中国互联网上有无法统计的人正在通过Telegram的赛博丝绸之路,获取毒品;他们从开始或是因为好奇,或是因为这样很酷。虽然初衷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
他们的人生都正因不断的“尝试”而加速坠落,坠落的程度可能是成瘾后的家徒四壁,也可能是以贩养吸,现象不同,但却都过着被毒品裹挟之下惶惶不可终日的人生。
截至发稿,Telegram上的中国毒品丝绸之路,依旧保持正常交易,而他们的具体经营数据无法估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