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如果你只有一个人,我劝你千万不要做直播,但凡有个人和你一起,那你完全可以试试。
01从一张营业执照,到月百万GMV
还记得第一周拉流量,用的是客单价20以内的引流产品,配合话术花了不到500块钱推广成本,就突破在线千人的场观了。
后边第二个月GMV就直逼150万,我们靠着这种模式,陆陆续续又复制了饰品、手表等类目,起了八个号。
但23年中业绩开始慢慢下滑,我“被迫”拥抱新渠道,转战视频号。
说实话,在做视频号之前,我也不免忐忑:视频号直播好做吗?
总结来说,我的视频号起号经验,就是把过往直播的模式在视频号上再跑一遍。
首先,视频号前期起号是比较快的,但也不是很快就突破几百人在线。
上图是我做视频号和其他平台的人群对比,从视频号跟其他平台推流机制来看,虽然流量上没有太大的惊喜,但视频号更为稳定,UV值更高。
其他平台多见所谓的急速流,很泛很难接,普通的主播根本转化不了这一部分的流量。
有人说,在其他平台做自然流,没过260就是连小学都没毕业,更谈不上薅自然流量羊毛。
但只要你有合适的产品+基本的直播经验,就能在视频号上赚到钱。
其次,在我刚接触视频号的时候,发现视频号的用户年龄层分布广泛,中年及以上人群也较为集中。
从我们视频号直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场人群画像来看,选品优先从适配中老年突破,结果看,确实更容易快速起号。
我快速成功起号的品是陈皮,客单价中高,利润可观,完美契合中老年人群。
最后,要重视产品介绍话术。视频号想起量,真诚讲品是必杀技。
一开始,我们直接平移了其他平台的直播话术框架,产品介绍+微憋单话术起号。结果,开播十分钟不进人,主播越播状态越差。
神奇的是,在这样几乎0互动的情况下,还出了几单。
接下来的几场我们砍掉了互动和憋单话术,单纯认真打磨产品介绍话术,到第四场,场观突破了1W人,卖了1W多块钱!
虽然不多,但是要知道,我们是纯自然流打法。
一周后开始布局矩阵,增加了七八个账号,用一样的直播方式,最高一个号能卖三四万,少一点的也在五六千。
总结一下,视频号直播就是,选好产品,匹配好平台的目标人群,用认真的讲解撬动这类人群的真实需求。
坚持去做,结果不会让你失望。
03平台内容亟待增长,视频号更大的红利在短视频
除了直播,视频号的短视频,才是现在更大的潜在红利。
浅试了一下线索类的短视频,我发现线上转线下高客单价产品的商家,一定要坚持做,真的能拿到不错的结果。尤其是平台各项交易能力补齐后,进一步提升了商家的带货效率。
下面我具体讲一下我的经验:
先来谈谈视频号矩阵,顾名思义,就是多:账号多,视频多。
取得这样的效果,方法总结就三个字,“多”,“剪”,“捡”。
首先,“多”。视频量一定要多。
我测试过,一般一个账号可以发5~8个视频,不会影响任何的播放量。
单个账号发视频数X矩阵,大量的视频量可以撕开流量入口,触达到更多用户。
那这么多的内容量怎么生产?
大量的内容来自于“剪”的技巧。
一张图+简单的介绍(吸引眼球的内容)+音乐,9-15秒一个混剪视频,反复微调图和介绍程序化组合出新的视频。
一点都不夸张,就用这个方法,手熟后一个小时就能做100条视频。
不过,要注意的是,矩阵号分发的情况下,建议视频不要开原创,否则其他视频播放量会为零。
另外,由于播放量和账号稳定性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图片和介绍的模版,需要根据播放量以及账号的基础数据,去做周期调整。我们测试下来发现,调整大概平均一周一次,否则播放量会明显下滑。
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主动私信用户,对方未回复前只能发一句打招呼,所以这一句的打招呼话术很重要。
认真看到这里的宝子们,我最后再附赠一个视频号10大感悟:
04总结
2024年,我认为作为商家来说,想要活下去,必须多平台寻找增量。
不论是直播带货,还是短视频经营,我都踩中了视频号的流量风口。
目前种种迹象看,2024年视频号是商家规模化进入的一年,官方发力商业化的信号往往是平台爆发前夕。
我一直很看好视频号的带货能力,也一直在视频号上收获结果,所以建议大家都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