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一个培训机构校长关于办学许可证写给教育局的信函,其中的心情变化由此信中可以看出。
近两年来,由于民促法的颁布和推行,既是约束民办教育违法违规的行为,也是保护合规合法机构的存在。由于需要办理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才能成为合规合法的一份子,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上面。
原以为顺理成章的让自己的机构合法化,正规化,经过数次的办理咨询,得来的经验确实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条顺利的道路,与其说是让机构顺理成章合法化,倒不如说是阻止机构合法化,办理流程之复杂,繁琐,要求过分严格而苛刻。办理一个培训机构比开设一个学校还难。我们承租的地方以前是一个学校,有办学许可证,也有实地教学,以这样的条件依然没有办法申请办理,(我们办理就是需要对消防验收合格证进行名字更改,教育局给出的处理是可以到消防办理,消防办给出的说法是不归他们管,住建局说他们只能承接新建新装修的,更改姓名的业务他们没有权限办理)原因是不符合规定,不能进行审批和办理。这样的奔波一次又一次,徒劳无功。
对于这样的经历,很多机构更可怕。对于每个区教育局网站上面公布的合规合法培训机构的都是屈指可数,管控没有问题,但是哪有一个区任何一个行业合规合法的屈指可数,比如,银行每个区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按照正常说这个对消防的要求应该是更高,反而数量不少,还有ktv,电影院,网吧,这些行业对消防各方面的要求可能都高于培训机构,在这样的难度下每个区数量也不低于上千家,但对于培训机构屈指可数的合规合法,才是真正的不合规不合法。
教育局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每年可以给出相应数量的合规合法机构(让更多机构合法合规),办理办学许可证,规范正规机构的发展,现在办理办学许可证的条件已经很高了(门槛也很高了),对于想办理,愿意办理的机构都是想在这个行业做点事情的人。让更多的机构合规合法是减少恶性事件的最好的办法,而不是让更对机构不合格,应疏不应堵。
办学许可证之痛
2018年以来,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加强管控开始之年。办学许可证和教师资格证成为高频词。在整治之初,全国有高达90%的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整治之后,仍有大量的中小培训机构,因为办学许可证的门槛过高被挡在合规的门外。一直以来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以小作坊、分散式的经营,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在职老师私下租几间民房就可办班,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不断增长,培训机构逐渐出现了地方龙头企业和全国品牌机构,市场逐步形成聚集,中小机构市场占有率逐步减少,办学许可证高门槛把这些中小机构挡在合规的门外。
2018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联合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等四部门,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强化应试、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非零起点教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培训机构讲等等不合理现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教育部等四部委发布的整改要求共六条,前三条均是关于办学许可证的规范。
什么是办学许可证?
《办学许可证》是民办培训学校取得办学资格的证明。各民办培训学校应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哪些行业需要办学许可证?
学前教育
文化类培训
午托晚托
文艺培训
成人教育
职业培训
企业培训
办学许可证的好处?
1、规避风险,合法合规办学
2、享受中央国务院政策红利
3、坐等分流周边无证办学机构的生源
4、强劲运营实力体现,有利于招生
5、培训行业准入必备前置
没有办学许可证会怎么样?
1、对于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将实施强制手段,勒令停止办学
2、直接关停对现有生源根据家长的意愿采取强制退费或就近分流给附近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合法培训机构
为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无证无照机构的存在正是政府监管的重点所在,为此政府制订了专项的治理方案,明确了治理步骤、细化了工作分工、压实了部门责任,强化了规范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构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行业秩序提供了制度保障。
办学许可证该如何办理?
最近几年来我国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课外需求,但是一些无证机构影响了学校秩序和学生正常学校生活,教育部将会重点整治这些无证机构,那么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怎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