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鼓吹超前消费的时代,主流声音始终在鼓吹消费繁荣,白酒行业尤其如此。白酒头部企业似乎一直在疯狂增长,业绩斐然,然而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却被大多数人忽视。
实际上,头部品牌酒的价格已经出现倒挂,市场需求疲软,销售已经陷入了困境。从今年开年以来尤为如此,包括以往热闹的双十一,这只是冰山一角,真相远比这更为严峻。
我们未曾听闻的是,中小酒厂和品牌正在纷纷关门停业,烟酒店也迎来了倒闭潮。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是市场经济下残酷的优胜劣汰。过去,每个县城都至少有一家酒厂,甚至将办酒厂作为对地方主官的考核任务,仿佛拥有酒厂就象征着地方经济有潜力。然而,现在很多县城的酒厂早已经消失,哪怕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也未能幸免。这些县域酒厂经历了改制,之后却只能依靠政府补贴生存。这些县城酒厂从未有过发展品牌与走差异化路线的想法,他们参与市场竞争显得力不从心。
以贵州为例,这个以酒闻名全国的省份,如今面临着怎样的境遇呢?
过去的贵州老八大名酒,现在还有几家在坚持?答案是很多都已经破产或被贱卖。他们丢掉了过去极具贵州特色的低度浓香酒的消费认知,现在全都转向生产酱香型酒。这种转变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却可能失去了长久以来积累的品牌特色。
仁怀,这个以酒为支柱产业的地方,现在基本上一直在为资本开路。然而,本地的小企业却步履维艰。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茅台镇只剩下百来家大酒厂,那么一旦市场或经济遭遇危机了,被新消费群体抛弃了,这些被维护的大酒厂能否独善其身?恐怕到时候,不仅仅是酱酒的市场会受到冲击,甚至“中国酒都”这样的美誉都可能不复存在。
在这个看似繁荣的白酒市场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深入观察。不能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而忽视了那些正在苦苦挣扎的中小酒厂和品牌。大家都同样是这个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存和发展对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和多元化至关重要。
此外,行业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引导中小企业的改变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不能仅仅依赖于短期的市场趋势和资本的力量,而忽视了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白酒,不要贪图9.9包邮的便宜,不要被虚假故事感动,不去盲目追求所谓的名牌和高价酒,而忽视了小而美的质价比和自身的真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
白酒市场的繁荣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一些酒商唯利是图,以飞天、国酱、王子、1935等名字玩擦边,糊弄消费者。一些酒商讲着虚构的家族酿酒故事,还说是家族传承,忽悠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