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午,广州珠江新城CBD的路边就停满了外卖送餐电动车。
媒体曝光“外婆家”卫生乱象。|视频截图
直到你在视频平台上看到这样的一幕: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场记者会后,正欲离开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被记者递过去的话筒拦住,"您点外卖吗?"张局长稍微一愣神,然后连忙摆手:"我......没点过。"
一份外卖,从生产出来到吃进你的嘴里,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你又是否知晓?
1、无健康证的我,顺利入职无营业执照的店
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遍布写字楼,微软、腾讯、新东方、红极一时的ofo都在这里办公。我准备在这里找一家餐饮店打工。多日的努力没有白费,3月4日中午,在一栋大厦B1层美食城,终于看到了一家连锁的凉皮店门口贴着"招聘小时工、长工"的海报。
凉皮店的招聘信息。|摄影:39深呼吸
面试很简单,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了可以上工的通知。作为小时工,每天中午11点到13点工作,每小时20块。这些仅仅是老板娘和我之间的口头约定,并没有任何纸面合同。当我拿到这份offer之时,老板娘只见过我一面,只知道我姓什么,以及我"想来兼职"的原因,最为担心的看身份证、办健康证等问题都没遇到。老板娘说,只有长期工需要办健康证,我是兼职,除非美食城方面要求,否则商家就不用办理。同时她还说,自己店主要是靠外卖,饿了么和美团都有,美团居多。我内心开始有些嘀咕:不办健康证就能在餐馆工作,有人传染疾病怎么办?上工日那天,老板给了我一次性口罩和头套。我和老板娘主要负责打包外卖。在这个十来平方米的店里,墙上贴满了价格表、食物海报,还有几张安全风险提示,但并没有看到张贴有任何员工的健康证,也没有营业执照。
凉皮店前台打包的地方空间狭小,饮料、调味料等密集等摆在一起。|摄影:39深呼吸
而我亲身体验的两家餐饮店竟然都不用办理健康证即可工作,想到那些传染病,内心不由得一紧。关于健康证,曾经在成都一家网红奶茶店工作过的小雪,于2017年6月入职时与当时的奶茶店老板有过这样的对话:"老板,为什么兼职员工不需要办健康证啊,餐饮行业的员工不是都要办理吗?""兼职的干几天就走了,不会有人查到,不办没关系的。""那万一这个人有传染病呢,岂不是很危险?""哪有那么多传染病,只要她能帮我赚钱,不被查到,无所谓。"北京、成都,无论是凉皮店、铁板烧还是奶茶店,不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2、不同的店,同样的脏乱差
健康证问题算是给我上了"第一堂课",接下来在店内看到的,则更为直观。凉皮店和铁板烧店经营的商品虽然大不相同,但两家店内的脏乱差却如出一辙:同样油腻腻、黑乎乎的墙面,同样用纸箱铺满的地面,以及同样的不在乎和不以为然。
地上放一个硬纸壳,直接就把打包好的外卖放在上面。
在凉皮店,老板娘会将无处安放的脚直接踩在装着调味包的袋子上;装满剁椒的调味瓶会一直敞口,不经任何冷藏处理,第二天继续提供给食客;外表油渍斑斑的保温箱里装着的是等待外卖小哥取走的肉夹馍、鸡蛋、粥,而我也可以在累了的时候瘫坐在保温箱上。
凉皮店的后厨,看上去外面不干净的箱子,里面是肉夹馍、粥等食物,员工也会坐上去休息。
铁板烧店的开放式冷藏柜。
有一次,我接了一份点了20多个串串的订单,数量太多,托盘上垒得很高,不小心掉地上3串。老板恰好看见,我慌得不行,立马捡起来想拿去冲洗,没想到,老板反而安慰我:"没事儿,拿给我。"然后直接拿起这些串串放在了铁板上烤。而我,除了震惊之外,也只能默默地跟这位陌生的食客表达歉意了。奶茶店的小雪则遭遇过更令她反胃的卫生状况:天气炎热时,散发着甜味的量杯不时引来几只苍蝇。有一次,她看到两只苍蝇站在一个量杯上,满足地吮吸上面的甜水。苍蝇是赶走了,但师父竟然没有清洗量杯,而是拿起杯子就开始为新的订单做奶茶。
3、与堂食比,外卖的计量和新鲜度大打折扣
为了更深入了解外卖的门道,我还过了一把"客串加盟商"的瘾。3月12日,在上海一家卖河南名吃道口烧鸡的小店里,我表明想开店的心意后,爽快的美女老板静姐向我掏起了心窝子。静姐告诉我,和堂食比,外卖无论在计量与新鲜度方面,都有所差距。她给我算了一笔账:比方说堂食一位顾客可以收入一百块钱,净赚三十块钱。但做外卖的话,需要在你赚的三十块钱里,刨除包装盒及一次性筷1块钱,刨除给外卖平台的17%,最终只能赚到十块钱。这种情况下,节约成本,成了大部分商家的共同选择。
商家展示的外卖订单中佣金抽成。|网络图片
"所有外卖平台的分成比例都很高,约为17%,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会因此选择减少分量,甚至将一些不新鲜的食材用于外卖。"这与我客串兼职时的所见所闻确实一模一样。在铁板烧店,老板教我辨认食材时,就透露了一条内幕信息:给外卖拿食材时可优先选择那些"不好看"的,也就是看起来有些蔫儿的,不那么新鲜的。我仔细看了下,那些菜确实不太新鲜,有些很干,有些叶子稍微泛黄,有些土豆片的颜色,也因为氧化加深了。但烧烤之后,一般看不出来。
堂食的铁板烧。
当我想再去最爱的奶茶店考察一番时,一位在奶茶店干了两年的朋友一句话就打破了我对奶茶的一切美好幻想。"燕麦、奶精、珍珠、龟苓膏等配料大多比较便宜,一份奶茶的成本价也就三四块钱。除非生意火爆到不行没有剩余,一般情况下,奶茶店为了节约成本,都会将剩下的珍珠、龟苓膏、燕麦等配料放上一个多礼拜,基本上大家平时买的奶茶都不是新鲜的。"
奶精(植脂末)包装上的配料表显示内含多种添加剂。|电商平台图片
这位朋友还告诉我,店内即买即喝的新鲜度还过得去,最怕的是外卖。由于外卖根本就是为了充销量,在成本上更会把控,所以,平时放得越久的配料会优先用在外卖上。
4、你用的一次性餐具,可能是二次利用
在我囤积的14份一次性餐具里面,8份没有任何生产标识,1份有生产厂家,只有1份有生产日期、产品执行标准、卫生许可证。而静姐向我爆出的餐具问题则更令人震惊,她说,表面看起来干净方便的一次性餐具实则可能是二次利用。"一次性筷子成本高,一双约五六毛。很多商家不愿意付这笔钱,所以会考虑二次利用的筷子。"静姐说,两种筷子表面看上去毫无差异,唯一可以辨别的差异在包装箱上,真正的一次性餐具外包装箱上都有卫生检疫的标志。但是,对于使用这类餐具的顾客而言,一次性还是二次利用,一般不会有人留意和追溯。
5、外卖小哥配送箱,消毒卫生靠自觉
经过了打包员、上菜员、加盟商的身份转换,我决定去了解外卖送达顾客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外卖员。外卖最后一程的卫生状况,比如配送箱的保温保冷效果是否正常,是否会进行每日消毒,外卖食物如果不小心洒出怎么处理?所有这些,都掌握在他们手里。我在广州街头做了20多人的随机访问,超过九成的人表示没有考虑过上述问题。
写字楼楼下的送餐电动车。
"食物都有包装袋包装好了,送餐箱卫不卫生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吧!"在珠江新城上班的李小姐说。"看不到送餐箱,所以基本上也从来没有想过送餐箱的卫生安全。"市民王先生说。餐厅的从业人员对食品配送的卫生情况同样比较漠然,一家川菜馆的服务人员表示:"外卖员的送餐箱都是放在店门外的,卫生不卫生我们也不会太在意。"事实上,送餐箱是外卖卫生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安全研究室李诚教授曾表示,很多送餐箱不具备冷、热两用功能,炎热高温下,一直放在送餐箱中的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若消费者不小心误食,很容易诱发食物中毒。
3月12日,中午11点45分,越秀区中山二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门口。顾不上跟我打招呼,张小雄就急匆匆停好电动车,提起一份外卖就一路狂奔。连着几栋大楼都有订单,为了方便取餐,张小雄来不及将送餐箱盖子盖上,几份打包的餐盒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在充满尾气的马路边"吃灰"。
写字楼楼下的送餐箱保温、卫生条件堪忧。送餐电动车。
我问小雄会不会给箱子消毒,小雄表示,公司原则上要求每天用消毒剂清洗,但约束力并不强,检查人员只要看到没有脏东西就过关了,是否清洗完全靠个人自觉。
6、经历了这么多,我可以不点外卖吗?
网友曝光华为食堂,引起一片羡慕。|网络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黄瑜芳建议"带饭族"主食应以米饭为主,素菜首选根茎类、薯类,荤菜尽量选择含脂肪少的,如可选牛肉、鸡肉等,不选海鲜蔬菜类。就算自带饭菜是隔夜做好,其实也没有外卖可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称,食用隔夜饭菜是否安全,不在于是否隔夜,而在于储存是否得当。饭菜只要储存得当,做到干净、卫生、低温,就能有效避免大量产生亚硝酸盐。由于中午饭菜需经微波炉加热,建议最好用玻璃器皿。对于不喜欢带饭的,就算你是一个"懒癌症"患者,还是建议动动腿下楼到餐馆实体店去吃,选择卫生环境好的口碑好店。不然,你就适当简化午餐,有时候学学老外,以一杯咖啡或牛奶,加上面包,解决午餐难题,也未尝不可。
民以食为天,餐饮的干净卫生,外卖的品质保证,应该成为每一个商家的本分。但同时,我们自己、所在的公司、社会,也应该在食品卫生问题方面"斤斤计较",在自己的一日三餐上不怕麻烦,在员工的吃饭问题上多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