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2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的一处废品回收站内,随着民警一声令下,百余箱假冒伪劣中高档白酒被销毁。至此,这起历时一年多的假酒案终于办结。
“好评不断”的烟酒商行
2023年年初,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一家烟酒商行内所销售的高档白酒疑似为假冒伪劣产品。民警根据线索展开调查,通过一家商店店主的告知了解到该烟酒商行经营的“经商之道”。
这么低的价格赚取不了多少利润,民警十分疑惑,商店店主表示最初也有同样的困惑,但每次对方都大大方方让买家开箱检查,售出的白酒也没有收到客户投诉,随后便打消了疑虑。
民警继续扩大走访范围,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后,发现该烟酒行售出的白酒数量和白酒厂家供给的白酒数量严重不符,销售数额差了近一倍。
这些多卖出去的白酒从何而来?民警产生了新的疑问。
可疑的厢式货车
发现异常情况后,民警当即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并展开立案调查。不久后,民警在蹲守过程中发现一辆白色的厢式货车不断给烟酒行送来各种白酒,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经查,该车并不属于任何白酒销售厂家。
民警当机立断兵分两路,一组人继续跟踪货车,一组人进院子进行探查。民警发现院内拐角处一间平房内堆满整箱白酒,真假还需进一步检验。不久后,另一组警力传来消息,货车在一处居民区停下,车内两人走进一栋自建房。
为防止打草惊蛇,民警等到第二天两名男子离开后,才进入自建房中进行调查,一股浓烈的酒精气味扑面而来。透过窗户,民警看到屋内堆放着大量酒瓶以及各类白酒的包装盒。根据现场的种种迹象,民警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处白酒制假窝点。
经过调查得知,货车上的两名男子名叫李刚(化名)、李强(化名),二人是表兄弟关系,没有固定职业。历时一个月的摸排后,民警掌握了该制假贩假团伙的窝点,以及贩卖渠道。
兄弟俩的“自学之路”
2023年6月,民警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捣毁制假窝点2处,假酒库房3间,涉案烟酒商行9家,查获茅台、五粮液等中高档白酒一吨多,经专业机构认定,涉案金额达150余万元。民警估算,加上已售出的假酒,二人造假白酒或达4吨以上,非法获利70余万元。
2022年,李刚、李强兄弟因生活拮据,为了赚钱,盯上了暴利的假酒行业。“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后,动了歪心思!”李刚说,视频里的主播随机寻找路人品尝白酒,辨别档次和真伪,大部分群众都不会分辨,这让两人看到了“商机”。
随后,两兄弟购买了各类中高档白酒,亲自品鉴,发现高档白酒与部分散装白酒的口味极其相近。于是,二人开始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白酒的制作生产过程。
“我们这些酒,都是用散装酒和香精勾兑出来的。”李刚说,我们俩文化水平不高,通过上网查资料、学习、研究后多次实践、品尝检验,不断和真酒做对比,经过近百次的尝试和改变勾兑比例,终于试验成功。
口感的问题解决了,二人又开始研究酒瓶和包装盒的问题。“酒瓶可以在本地回收,或者去回收站买,但是包装盒就难搞了!”李强告诉民警,兄弟二人经常蹲守一些烟酒行,然后趁店主不备偷走其扔掉的白酒箱子。但通过这些办法获得的包装盒显然不够,很快,李强又在网上寻找销售高档白酒包装盒和箱子的人,并大批量购入。
2022年10月,二人生产出的第一批假冒白酒销售一空。两人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开始大批量制作及销售。为掩人耳目,所有制售过程,二人都亲自完成,连家人都不知道。
打开销售市场
销售市场如何打开,兄弟二人表示与商家的利欲熏心有关系。李刚说,刚开始,销售阻碍重重,大部分商店都有自己固定的供货商,对来路不明的酒没兴趣。但在一次“扫街”兜售中,一家烟酒商行的负责人王勇(化名)很“上心”。虽然王勇当场发现酒是假的,但其品尝一番后,竟表示愿意合作,原因就是价格低。
经过洽谈,王勇压低价格收购,一瓶市场价在百余元的白酒,他只愿出价20元收购,甚至更低,还承诺可以为二人介绍其他烟酒行。李刚兄弟二人虽不情愿,但为了打开销路,也只能答应。
民警了解到,王勇等人在销售这批假酒的过程中,最开始提供的都是真品,在获得对方信任后,开始真假掺半,到最后,假的多、真的少。
就这样,兄弟二人逐渐做大做强,形成了稳定的制贩团伙。在该团伙的运作下,一批批假冒伪劣白酒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