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气息、文化魅力、历史底蕴以及迄今为止仍保留着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还有原住民,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游客来访游玩。无论是传统古镇还是新建古镇,在其令人瞠目的游客量背后,都离不开成功的开发模式的支撑。
一、平遥古城——整体申遗的政府主导模式
平遥于2002年成立了首家股份制企业——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平遥古城景点经营、住宿、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等项目,是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的实施主体。
造就平遥古镇的成功要素包含五个:
其一:通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地位;
其二: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及影视节目的拍摄录制,迅速炒热景区。节庆活动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中国年等;影视节目如咱们穿越吧第二季等。
其三:实施古城景区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遥古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历程;
其四: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全县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其五: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二、丽江古城——旧瓶装新酒模式
概述:
丽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被旅游界称为“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丽江地震后重新修整古城,按照新的游憩结构和度假体验需求,创新打造了外表符合丽江地方特色、内部结构舒适现代的古村客栈系列形态,同时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古建筑。
特点:
丽江的形象在于“小资天堂”,其特点是丽江为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将古城环境、少数民族特色与现代人的游憩方式、生活方式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得丽江古城的文化含量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恢复丽江古城特有的“用水冲洗四方街”活动及“放河”习俗;把马帮作为载体,将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彝人古镇——平地起旧城,以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彝人古镇的总面积为20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是一个以彝文化为主,并融入宋文化、中国民居文化、建筑文化的一个彝文化大观园,也是一个大型的古建筑博物馆。彝人古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区,还是一个以居住、商业地产和自由景区为核心形成古镇文化下的旅游综合体。其开发模式获得成功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第二:严把品质,注重情景的营造,塑造文化精品,打造历史旅游梦境;
第四:营销创新,设立示范样板社区进行实体营销;
第五:重视战略,角色转变,运营后形成“1+N”的发展格局;
第六:重品牌,造房先造景,以经营景区的手法经营片区。
四、阆中古城——风水结构下的游憩模式创新及整体租赁开发模式
阆中古城早年面临其资源开发零散以及未形成大规模、主题化、系列化产品的难题,最终跳出古城看古城,以风水为魂,整合古城。
风水结构下的游憩模式创新
在风水文化的主题下,形成风水山水、风水城区、风水文化展览、风水小品、风水旅游纪念品五大风水系列旅游产品:
1、文化载体产品——风水山、龙脉、天然风水、建筑风水等观赏对象;
2、文化景观产品——风水小品;
3、文化纪念品与商品——风水纪念品、风水书刊画册音像产品等等;
4、风水休闲产品——风水院落、风水休闲吧、风水馆、风水街区等。
真正实现跳出古城看古城;打造风水古城、嘉陵第一江山。
整体租赁开发模式
五、乌镇--文化与商业驱动模式
特色:
乌镇由西栅景区与东栅景区两部分构成,东栅侧重于观光,西栅侧重于休闲度假。古镇在既保留古韵民俗特色的同时,又迎合了现代人对时尚休闲的追求,成为古镇中的佼佼者。
商业业态:
土特产专卖、特色餐饮、客栈、酒店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包括酒吧、足浴、茶楼等。
重要的活动或表演:
以民俗节庆活动与戏剧节为主,如提灯走桥、长街宴、皮影戏、花鼓戏等;
成功要素:
1、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细节工作,对标准化、精细化孜孜以求;
2、不教条,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突破口。比如,不随波逐流办旅游节、印象系列,而是依托自己的特色,办“乌镇过大年”、“童玩节”、“戏剧节”;
3、谨慎平衡文化与商业的关系,每家店铺开店需要提交详细的商业计划,与乌镇的理念不冲突的,才允许经营,不能随意抬高物价,不能低价恶性竞争。周边也没有大型的商业地产开发。
六、束河仿古新镇--酒吧和音乐节带动的模式
定位:
以飞花触水区的小巴黎酒吧区,哈里谷国际乡村酒吧区为代表,通过“雪山音乐节”、“中国情人节”等高端文化和营销活动,逐渐走向高端定位。
业态:
1、古镇:是纳西族居住的地方,内有民居、客栈、酒吧、茶吧、商铺以及古建和景点;
2、仿古新镇:专门用于酒吧、客栈、商铺的开设,有四方听音广场、商铺、宾馆、餐饮等,这些房地产项目的房产可组可买;
3、配套酒店房产:古镇周边将有8家超五星级的酒店落成,将把束河古镇打造成中国高端休闲度假胜地;
4、商贸休闲街区:在完善束河老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新建200余亩“茶马驿站”的商贸街,许多经营民族产品、旅游产品的商家进入,同时,各种客栈、酒吧遍地开花。
借鉴:
1、古镇和新镇分区而治、联动发展;
2、以民俗演艺或者活动为引爆点,烘托氛围,带动区域旅游的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