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加班人群由于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饭会让神经一直保持兴奋,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效率。
肥胖:人们晚上一般活动较少,热能消耗低,多余的能量大量合成脂肪,从而逐渐使人发胖。
高血压:睡觉时人体血流速度减慢,如果晚餐吃太多肉类,长期如此,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风险。
结石: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4~5小时,如果晚餐过晚,会使排尿高峰推迟至半夜甚至凌晨,这时候睡得正香,如果懒得起床上厕所,容易让高浓度的钙盐与尿液在膀胱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草酸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路结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一天三餐的摄入量比例是“343”的原则,即早餐占3成,午餐占4成,晚餐占3成。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1.不要吃得太晚
如果不得已吃得太晚,不要马上睡觉,可以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让摄入的热量较充分进行代谢,降低发胖的风险。
2.不要吃得太多
晚餐究竟吃多少合适?如果把吃饭撑到嗓子眼儿的感觉算成10分饱,那么晚餐吃到7分饱就合适了。
也就是说,你的胃还不撑,没有负担感,食欲也已经减弱,习惯性地还想再吃几口,但是如果马上把吃的拿走,也不觉得遗憾,并且晚上睡前不会觉得饿。
3.不要吃得太油腻
很多人都知道晚饭要吃的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浓汁厚味,比如红烧肉、烤肉等。这类油腻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加重胃、肠、肝、胆和胰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容易导致失眠。
可以适当吃些好消化的海产品、瘦肉、蛋类等等,并且尽量用焖、煮、炖等少油少盐的方法烹饪,比如清炖鸡、清蒸鱼、酱牛肉、白灼虾等,相比之下,这些食物不仅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
4.注意营养搭配
如果早餐和午餐没吃粗粮,晚上可以蒸点红薯、南瓜或来碗杂粮粥。
此外,晚餐肉食当道、蔬果不足,容易引发肥胖,甚至增加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吃一斤左右新鲜蔬菜,半斤左右新鲜水果。
5.远离烟酒和甜点
睡眠后身体代谢速度减慢,会使酒精和烟草对肝脏的伤害更大。甜点热量高,不易产生饱腹感,极易贪多,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导致肥胖,不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