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3.04.01
核心提示
“天下第一黑店”、“美衣集中营”、“衣往情深”……一些商户在门头牌匾上打出这样的文字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以宣传自己的店铺。但这些内容不仅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容易误导他人。
执法人员对不规范门头牌匾进行拆除
不规范的门头
事件:商户牌匾用语违规被查处
9月17日上午,郑州市二七区工商局一马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敦睦路上发现一家服装店的门头上打着“乞丐王”的字样。执法人员随即查看了该店的营业执照,执照上没有企业名称,只有老板个人的名字。
该店老板称:“我只是想起个吸引人眼球的名字,所以就打了这个门头招牌。”工商执法人员表示,这种门头字样有损中国人的形象,遂责令商铺老板对其进行整改。
不久前,一马路工商所还查处了一家名为“美衣集中营”的服装店。阎朝阳告诉记者,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集中营”的解释是:帝国主义或反动政权把政治犯、战俘或掳来的非交战人员集中起来监禁或杀害的地方。
“把‘集中营’这样的特殊名词用在服装店的门头匾额上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但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且也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阎朝阳说。
阎朝阳告诉记者,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心启动”,内容不健康;“天下第一面”,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擅自夸大宣传;“丑女美甲”,引起社会公众不良心理反应,称谓低俗。
现象:街头牌匾违规严重
去年,郑州市专门下发通知,规范了门头牌匾设置标准。城区门头牌匾只准标注店名,而且只能一户一匾。应规范书写店名或标明标志,用字要规范,不能单独使用外文。除门头牌匾外,其他位置不得张贴、悬挂、安装小布幔、小灯箱、镂空字以及小牌匾等附着设施。门头牌匾只准标注店名,不得书写与经营商品有关的经营品种、物品价格、联系方式等。
此外,还有多家商铺存在一店多匾
解析:不规范使用文字误导他人
记者调查后发现,一些商铺往往利用成语的谐音吸引消费者。如服装店的牌匾上写着“衣衣不舍”、“衣见钟情”、“衣往情深”;一些饰品门店的牌匾上写着“饰情画意”、“女人饰界”;饮食服务场所牌匾上写着“食全食美”、“美食美刻”等。还有一些商家使用繁体字、简体字或异体字,如“韓影館”、“大胖饭館”、“仃车场”、“灯具縂滙”等。
二七区工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街道店铺的门头上普遍使用繁体字、谐音字、错别字等不规范的字体,会给人留下城市品位不高、管理不规范的印象,有损城市形象。
“一些商户乱用谐音字,甚至还故意写错别字,造成文化污染,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郑州市民严女士说,以前他们家门口有商户打出“天下第一黑店”的招牌,其实店内卖的是黑米、黑豆之类的商品。严女士感觉这名字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经常有小学生路过,容易误导他们。
郑州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在出差时曾经看到一个烟酒店的名字是“益康烟酒”。吸烟和过度的饮酒是不利于健康的,这样起名字容易让人误解。
说法:随意傍名牌是侵权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个体工商户为了吸引消费者,在门头牌匾上标着一些知名品牌的名字或者徽标,或者“中国驰名商标”的字样,这样很容易造成侵权。
不久前,二七区工商分局大学路工商所执法人员曾对中原路上的手机经营店不规范的门头字号进行了集中检查与整治。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手机店普遍存在门头字号的名称与实际注册登记的名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他们在检查中发现,一家手机店的门头上打的字号是“中国移动通信”,而实际营业执照上核准注册登记的名称是“郑州市二七区卓一通讯商行”,属于门头牌匾与营业执照上核准注册登记的名称不符。
执法人员对65家手机经营店进行了检查,发现有20余家手机经销商的门头字号与实际注册登记的名称不相符,有的打着“中国移动”,有的打着“中国通信”,还有的打着“三星体验店”等字样,这些都违反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阎朝阳还说,一些商户未经许可,在门头牌匾上注明“国家免检”、“中国驰名商标”等,也是违法的。
建议:应广泛宣传并加强监管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事物不断涌现,门头牌匾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和侵权行为不断增多。如何从源头上对门头牌匾进行规范呢?
“主要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商户规范设置门头牌匾,让群众明白,在门头牌匾上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错别字,使用繁体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以及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都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谈到对违规门头牌匾的治理,阎朝阳说。
河南新动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广晓说,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使人们了解法律法规关于牌匾用字的规定,知道牌匾中哪些字体可以用,哪些字体不可以用,以及不规范用字应当受到哪些行政处罚,进而提高经营者规范用字的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