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最好卖的品就是东方树叶,利润比其它品牌的至少高出三分之一。”经销商于津表示,从2018年开始,东方树叶的销量数据明显起飞,今年不少门店实现了销量倍增:“七八十平方的单店,销量好一些的一个月能进货150箱,超过2200瓶。”另一位经销商王凡说,他知道今年有经销商光在东方树叶一个单品身上就赚了300万元。
受访的数十位渠道从业者中,对于无糖茶品类,“火”、“热”是收到最多的反馈。大多从业者观察到了无糖茶发力的细微现象。而对于整个饮品市场而言,影响行业的重大变革早已发生。
大多经销商都谈到一个词——持瓶率。也就是一个区域里手持一款饮料的消费者,占所有携带饮料消费者的比例。这适用于观察同一个地区不同品牌的影响力。
对于东方树叶的走红,王凡并不感到意外。今年夏天,王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走到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区盯上一个小时,看人们手中携带的饮品:“偶尔有人会提着别的(茶饮料),但十之七八手上拿的是东方树叶。”
而在十多年前,无糖茶还是一款小众产品。与含糖茶相比,无糖茶最不为市场所接受的是它的口味。2011年东方树叶刚上市时,曾有市场人士预言,东方树叶将因其偏执的选择陷入困境,在茶饮料市场,消费者追求更多的是口味差异,无糖茶的定位缺少未来。
老王解释了经销商热衷东方树叶的原因。对二级经销商来说,老牌含糖茶的价格过于透明,经销商的利润更多来自仓库囤货和物流费用。而东方树叶的零售价格,以及留给渠道的利润都更高,花同样的钱进一批货,经销商的储运费用占比要更小,省下来的钱都是自己的利润。
同样重要的还有新的市场趋势。饮品行业里,大品类的落成离不开超级单品的带动,例如可乐带红了碳酸饮料,拿铁带红了咖啡。而在东方树叶带动无糖茶市场起量之后,风口红利迅速显现。尼尔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软饮料市场出现整体下滑,但东方树叶在过去十二个月增速接近70%,对无糖茶市场增量的贡献近7成,并带动整个无糖茶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这让东方树叶的成功,不再是一个“老牌产品走红”的故事,而是一个坚持的“小众”产品撬动整个茶饮行业逆势起飞的励志故事。
无糖茶的竞争者是谁?很多人会想到含糖茶,但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无糖茶在向着瓶装水的方向增长。
这与于津观察到的趋势一致:“我这边的东方树叶过去主要是单瓶卖,现在旺季时候不少消费者变成整箱买。有车一族,特别是白领、中产人群夏天就喜欢囤货,一买就是好几箱。”
在他看来,东方树叶正在对标饮用水来销售,在超市货架上,东方树叶一般摆在五层货架的第三层,或六层货架的第四层,并会铺满一层,饮料堆里接近八成放的都是东方树叶。
乐香同样观察到了这一点,她店内东方树叶的消费者呈两种趋势,大多消费者习惯单买,但也有人愿意整箱抱走,其它茶饮则少有此情况。
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消费者更愿意把饮料分成“尝鲜”和“口粮”两大类,尝鲜品适合单独购买,用于满足对新品的好奇心;口粮更适合稳定的复购人群大批量购买并储存,用于日常消费。但少有消费者愿意用含糖饮料替代自己的全部饮水,喝一天下来,牙齿都泛酸。
在无糖茶风行之前,市面上“口粮化”能力最强的产品是矿泉水,原因是不用烧开,方便携带,最适合日常饮用。
眼下,无糖茶呈现出新的“口粮化”趋势。文文表示:“现在的愿望是,厂家出一款大包装的,这样买起来就方便了。”
背后是更强势的消费趋势——软饮料正在迅速兴起健康化趋势,并带动终端渠道与消费端的更多转变。“囤货型”消费者的出现,正在激励超市老板们加大进货量。
“我觉得可能是受父母影响,现在的父母都很警惕高盐高糖的饮食,因此也开始让小孩喝无糖茶。”舒民表示:“在我们这里,一辆车的后备箱打开,一箱水一箱树叶,这个是标配。除了办公室人群,学生中间也在流行喝树叶。”
消费者毛毛对「新熵」表示,过去主要是健身减脂人群喝无糖更多,现在,身边不健身的朋友也开始注重饮食上的健康了,大家的健康观念都上来了,喝饮料会主动去看配料表。
无糖茶已经将一块巨大蛋糕呈现在市场中。
“饮料健康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在老王看来,以东方树叶为代表的无糖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日本,年轻人主要喝无糖茶,含糖茶才是少数派。”
换言之,无糖茶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东方树叶起到无糖茶领头羊的作用。尼尔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软饮料市场出现整体下滑,但东方树叶在过去十二个月增速接近70%,对无糖茶市场增量的贡献近7成,并带动无糖茶实现逆势增长。毫无疑问,东方树叶已经成为国内无糖茶的代名词。
多位渠道从业者都认可东方树叶对市场教育的贡献:“十年前的情况是,很多大品牌做了无糖茶产品,但很快退出了。”东方树叶则是市场需求的开启者。在舒民所在的区域里,东方树叶消费者普遍表现出高忠诚度、高复购率的特点,而这离不开东方树叶坚持多年的市场培育。
随着品类跨过蛰伏期,无糖茶已经成为市场瞩目的新星。发达国家饮品市场的经验表明,超级单品诞生是品类上行的前奏——成熟的消费者群体、被先行者消化掉的市场不确定性、稳定的渠道利润……都预示着明星赛道的诞生条件成熟。
茶饮料要和可乐争雄,就需要更多品牌集中发力,回到产品力的源头上来,丰富产品供给。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饮料市场还需要更多有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