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探索碳核算概念方法与体系第2页

在《省指南》要求、低碳示范城市建设需求等影响下,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逐步细化,江西、河南、山西、陕西、浙江、江苏等省份均启动了各市(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国城市层面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主要依据《省指南》《IPCC指南》及发改委发布的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以下简称《行业指南》)等。除此之外,也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可以参考。

2013年9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针对中国城市开发了"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测试版1.0)"(以下简称"工具")。工具中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分为六个步骤,即确定核算边界、确定核算和报告的排放源、确定计算方法、收集数据、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其中,鉴于实测工作装置设备成本高、工作量大,工具仍采用排放因子法,但设置了优先顺序依次为实测排放因子、区域排放因子(省级或跨省)、国家排放因子和IPCC排放因子。

四、社区层面

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故社区碳排放的核算要以社区地理边界为核算边界。一般来说,社区所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源于生活消耗能源,其碳排放活动种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碳排放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和移动源燃烧(如交通);二是间接碳排放活动,如电力消耗、热力消耗。在设备的局限下,社区碳核算主要也是基于排放因子法计算。

五、部门层面

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各部委推动情况来看,由发改委进行统领性安排和总体性布局,能源(涉及国家能源局)和工业领域(涉及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是政策主体和重点,而金融(涉及央行、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科技(涉及科技部)、生态(涉及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是三大辅助领域。

结合《省指南》,碳核算同样也将涉及到多部门的协同推进,包括能源活动(涉及国家能源局)、工业生产过程(涉及工信部)、农业(涉及农业农村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涉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废弃物处理(涉及生态环境部)等。

六、金融层面

fortheFinancialIndustryStandard

基于GHGProtocol,《金融业指南》要求金融机构核算和披露投融资客户的范围1(如化石燃料燃烧等产生的直接排放)和范围2(如外购电力热力的间接排放)排放。针对范围3(如供应商)的排放,《金融业指南》采取行业分阶段纳入的做法:2021年首批被纳入核算的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2024年覆盖的行业将扩展到交通、建筑、材料和工业生产;2026年之后将覆盖全部行业。

七、行业层面

国家发改委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先后发布了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企业指南》),具体包括:

第一批10个,发电企业、电网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化工生产企业、电解铝生产企业、镁冶炼企业、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陶瓷生产企业、民航企业;

第二批4个,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中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独立焦化企业、中国煤炭生产企业;

第三批10个,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矿山企业、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氟化工企业、工业其他行业企业。

2017年12月,发改委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纳入的覆盖行业及代码,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民航等八大行业。其中,纳入的企业范围为2013至2017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自备电厂。

在国家发改委文件的指导下,各省级政府又在逐级细化行业碳排放报告指南文件。例如,广东省早在2014年就编制了《广东省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2014版)》并逐年进行修订;北京市于2020年12月正式发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电力生产业》。

八、企业层面

温室气体议定书(GHG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ACorporateAcingandReportingStandard)主要对于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标准,并强调了企业数据透明度的原则,即企业应以明确的方式披露温室气体清单的过程、程序、假设和限制等,并对于数据进行审计、记录、建档及外部验证。

ISO14064-1是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详细规定了组织或公司设计、开发、管理和报告GHG清单的原则和要求。包括确定温室气体排放限值,量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并确定公司改进温室气体管理具体措施或活动等要求。

针对企业,2016年6月1日,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32150-2015)实施,全部代替标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15496-2003);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又将碳排放的核算与报告要求文件升级为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计划,如《20201771-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并将覆盖范围延伸到了种植业企业和畜禽规模养殖企业。针对第三方机构,2017年,在ISO14064的基础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行业标准《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用规范》;同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参考指南》,用于规范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核查工作。

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实施以后,国内发电行业企业将根据国家级的文件和标准实施,进入全国碳市场体系下的核算核查和交易履约阶段;发电行业以外其他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将继续根据所在试点省市的原管理办法进行核算报告及交易履约。

九、项目层面

基于项目的核算,最著名的就是《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CDM,发达国家可从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或吸收项目中取得经证明的减排量(CER),用以抵消一部分其对《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CDM的核心是GHG项目中CER的获取,而这依赖于对项目的GHG减排量的核算和证明,就是GHGProtocol系列标准中的"项目核算GHG协议"(TheGHGProtocolforProjectAcing)。

十、产品层面

针对产品的碳排放核算,碳信托(CarbonTrust)和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共同牵头,英国标准协会(BSI)于2008年具体制定了《PAS2050标准》,是全球第一部产品碳足迹标准。PAS2050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到生产(或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分配、使用和回收处置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并根据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力(GWP)折算成CO2当量,来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结语

可以看到,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碳核算体系的构建都已日趋完善,并且沿着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两个方向生发出完整且互补的闭环。但是,当下仍有两个在方法论层面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有没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实测。CEMS的测量法通过直接测量烟气流速、CO2浓度和湿度等参数即可得到温室气体排放量,其数据精确度最高、成本也最高。但基于实测的数据是确保碳市场公平交易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促进碳排放权国际流通、免缴跨国贸易间碳边境调节税的重要基础。

二是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碳核算。目前基于生产的核算方法,只能衡量商品和服务生产地产生的排放量。然而,我国作为出口大国,生产活动中有近10%—20%的碳排放会随着贸易活动转移到国外,基于生产的核算方法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难免有失公允。因此,未来需要判断是否有办法以消费为基础开展碳核算。

总结一下

1、什么是碳核算?

碳核算即是一种测量工业活动向地球生物圈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可以看到,从核算对象来说,开展碳核算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两点条件:一是划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是确定工业活动主体。

2、碳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碳核算最主要的形式可以被分为基于测量和基于计算两种方式,具体从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

3、碳核算体系的构成与标准

碳核算体系的构成是一个交错复杂的巨大网络——大到国家、小到产品。本文提及了10个层面,整体而言,碳核算的方式可分为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类,前者主要指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宏观测量,而后者则包括企业的自测与披露、地方对中央的汇报汇总,及各国对国际社会提交反馈。时至今日,发展出了共同目标下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独自推进又交互反馈的路线。

THE END
1.《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试行)》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54711-1-1.html
2.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附件6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 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 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 地方、企业三级温室https://doc.mbalib.com/view/613c268eb5588d571ff33438ec787180.html
3.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食品、烟草及酒、饮 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 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 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69919/
4.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本页面是食品文库整理(《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翻译搜索复制)的详情页,欢迎用户浏览学习。http://wenku.foodmate.net/2024/02/129232.html
5.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标准规范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此页】 日期:2021/8/25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http://www.fscp.org.cn/page.asp?sortid=311&typeid=407&pid=4993&showlist=2
6.烟草与酒饮料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附件6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 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 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 号)提出的 “加快构建国家、 地方、企业三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15/7113161036001143.shtm
7.GB/T32151.25GB/T 32151.25-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25部分: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 发布用户:发布时间:2024-10-08 文件类别:正版文档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0.00MB 资料描述: GB/T 32151.25-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25部分: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http://zlkj20.com/Download/DownloadInfo/228351
8.关于印发第三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3、《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4、《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5、《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6、《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511/t20151111_963496.html
9.怎么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碳排放6、《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7、《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 8、《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9、《氟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https://www.tanzixun.tech/tanpaifang/article16397568001498.shtml
10.国家发改委即将印发其它10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此次培训会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印发的第二批4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石油化工、独立焦化、煤炭生产)和即将印发的后续10个行业(矿山,陆上交通,氟化工,公共建筑运营,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造纸,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业,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www.cnemission.com/article/news/DomesticNews/201506/20150600000913.shtml
11.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与比较2015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第三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此批指南包括的行业有造纸、有色金属、电子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矿山、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公共建筑运营、陆上交通运输、氟化工、工业其他行业,可以可看出,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涉及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22787-1.html
12.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6492_968732349.html
13.博雅智慧碳排放统计核算管理信息平台(MRV):企业产品组织的零企业碳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和评估。碳核算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 24 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发布的 ISO14064 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进行碳排放核算。核算的温室http://www.boyasmart.com/nd.jsp?id=29
14.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为各企业能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了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机制,增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整理出了发电设施、造纸和纸制品、陶瓷、石油天然气、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石油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镁冶炼九行业已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以供有需要的请自行下载。https://www.vipstq.com/h-nd-31.html
15.酒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注:数据统计口径为玛纳斯厂及烟台厂,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标准为国家发改委《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525.804,851.215,377.010http://sys.fygsoft.com/repinfodetail_346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