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环境空气污染现状
灰霾天气成因与机制非常复杂,即使是在汕头这样普遍认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海滨城市,仅以轻工业类型为主要工业类别,环境空气质量也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近一年来,全市多次出现灰霾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和正常出行。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级别为优的日报占全年60.7%,级别为良的占全年39.3%。2013年,级别为优的日报下降为42.2%,级别为良的占全年57.8%,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上升了21.6%,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环境污染由点及面,最终影响到全球,灰霾污染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些宣传语体现出最深刻的环境保护诉求。以空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环境保护需求日益突出,燃煤锅炉改造、淘汰黄标车、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工作任务不断被分解到各级各地区的日常管理过程中。
2节能减排成为治理空气污染新举措
针对越来越恶劣的环境,强化管理形势逼人。“国十条”、总量控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油器回收装置、烟气在线监测装置等设施的配套要求,强化环评审批、考核制度、机动车标志、施工期监理等制度的建立,环境管理的深度和强度随着环境安全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
3可供借b的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及效益分析
节能减排是一项涵盖水、气、声等各环境要素和多种能耗的综合性工作。节能减排方案的效果,也往往体现在减少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降低噪声排放水平等多个方面。
为便于推广先进经验、促进节能减排,调查分析并列举各企业在审核中有利于空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减排措施,汇总实际取得的环境、经济效益(有关数据资料引用至各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热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和综合利用
主要形式可见造纸车间烘干机加罩、锅炉蒸汽余热综合利用、蒸汽输送管道加装保温材料、染整工序废水余热利用等等。
潮南区两英镇某印染厂为减少环境污染,缩短染色周期,实现生态环保染色,降低生产成本,引进低浴比染色机,这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染色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新时期印染工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方案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投资回收期短(仅2.58年)、效益显著,实现了降低水耗、蒸汽消耗量(年节约燃煤约1211吨,节约燃煤成本约85万元)、助剂消耗量,从而也降低了末端处理的压力等多个目标。
3.2各种措施节约电能
安装变频装置――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包括变频节能、功率因数补偿节能、软启动节能,现阶段的应用范围很广,压缩机、风机、水泵、纸机等均可依需求安装。通过对主要用能设备加装变频器(需符合三个前提条件:大功率并且为风机/泵类负载、装置本身具有节电功能(软件支持)、长期连续运行),可以大量节省电耗。
澄海区溪南镇某造纸厂广泛应用了电机变频设备,有效降低了电耗。2012至2013年间,企业节省电耗为160万千瓦时,单位产品节能量为15.3千克标煤/吨产品。
3.3改进操作方式及主要用能设备――以汕头市龙湖区某电池厂为例说明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2.空气污染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存在着粉尘、施工机械设备的扬尘、以及施工运输排放的尾气。在公路路基修建、平整路面,混凝土制作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面积的尘土飞扬,空气质量恶劣。砂石、水泥、混凝土等颗粒状态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如若装载不够严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泄露,停留在空气中会构成扬尘,污染当地空气,使得空气质量变差。在施工阶段,各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会排放大量尾气,尾气中对空气构成威胁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质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和牲畜健康。上述的各种空气污染物质还会对沿路的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有所影响,造成农业减产,且高速公路建设所涉及的距离远,幅度宽,若这些污染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将会在大范围内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3.地质环境灾害高速公路一般距离跨越较大,途经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地表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公路施工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灾害,这一特点在山区或者地质环境较差的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度较低的路段进行施工时发生路面崩塌的概率较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毁坏等事故。随着山区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山区公路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破坏的事故也越来越多,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路面等级高,路面较宽,挖掘量增大,会形成大量的高边坡,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大,山体滑坡会对当地植被、农作物和水体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高速公路在山区建设引起泥石流的事故频发,会造成公路损坏和当地地表破坏,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1.宣传高速公路建设利弊高速公路建设有利有弊,如何寻求高速公路建设稳速增长才是我国现在应解决的问题。数量可观的高速公路着实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为人民谋取了极大的利益,但人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可见的利益而忽视了其潜在威胁,高速公路在承担着公路运输和区域交流的重任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了沿线地区人民遭受着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这直接关系沿线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一切身利益,同时这些环境问题还会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息繁衍造成破坏,我们高速公路建设者理应综合考虑利弊,有规范、有效率、有道德的进行公路修建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举,综合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高速公路建设数量与质量是由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决定的,我们不能因探求眼前利益而盲目修建公路,而应根据实际,建设环境友好型公路,为我国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韩伟单位:张家口市公路施工管理处
[关键词]室内空气;甲醛;室内空气污染;危害;防治措施
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而室内空气污染又因为具有“不可见”的原因,容易被人们忽略,从而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个“隐性杀手”[1]。
室内环境安全是扎实推进关系整个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而甲醛现在被各界普遍认为是室内环境的第一杀手,它的释放期长(一般为3-15年),其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危害严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即人类致癌物)。
1.1甲醛
建筑装修材料、燃料的燃烧与工业应用、食物及各种生活消费品三个方面[6]:
1.2.2燃料的燃烧与工业应用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醛,而有些燃烧的过程(如农作物的燃烧、垃圾焚烧、吸烟等)均可释放不同程度的甲醛,含有甲醛的一些产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向环境中释放一定量的甲醛。
1.2.3食物及各种生活消费品食物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因为甲醛是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很多生物体内都存在着低浓度的甲醛。如猪肉中甲醛的含量为20mg/kg,土豆中甲醛的含量为57mg/kg,梨中甲醛的含量为60mg/kg。人每天通过食品摄入甲醛的量为1.5~14mg。近年来,在面包生产过程中一些生产者加入一种“吊白块”(即甲醛次硫酸钠)的物质以改善劣质面品的感官。此外,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防腐剂、纸张、印刷油墨、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2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危害
2.1中毒的临床表现
甲醛是一种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头痛、眼刺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全身症状有乏力、头痛、心悸、胃纳差、体重减轻、失眠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黏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长期吸入低剂量的甲醛还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7]。
2.2甲醛对健康的影响
可以分为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生殖发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这几个方面[8]:
2.2.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甲醛对免疫系统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且有明显地致癌作用。通过吸入染毒法实验观察,甲醛能导致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明显下降,并能引起小鼠T淋巴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而高剂量的甲醛还能引起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且可以引起小鼠足垫肿胀部位的单核浸润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见,甲醛能影响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它对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2.2.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地损害作用,它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变形坏死的DNA、RNA重新合成的数目减少,可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有实验研究表明,甲醛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毒性损害作用。
2.2.4生殖发育毒性甲醛具有生殖和发育毒性,可引起孕期妇女发生妊娠综合征,可引起新生儿的体质降低等。李解生等[9]在研究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甲醛可导致小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增加,对小鼠具有生殖毒性;甲醛在小鼠体内可抑制小鼠胚胎的生长发育,对小鼠胚胎具有发育毒性。
3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国内外采取很多方法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进行治理,并且现在已经有一些产品问世并使用,而且门类很多,令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其实,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净化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吸附法去甲醛、空气负离子法去甲醛、臭氧氧化法去甲醛、催化氧化法去甲醛等[10]。
3.1室内空气甲醛污染主要的防治措施
分为消除或控制污染源、通风换气的稀释效应、净化剂降低室内甲醛的污染和绿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四个方面[11]:
3.1.1消除或控制污染源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应该从装修前入手。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选择较为环保的装饰材料。装修设计时还要进行一些预评价,要充分考虑所用板材的种类和数量,更要及时改进施工的工艺。在工艺的选择过程中要主要考虑三点:
3.1.1.1选择材料注意选择的材料既要在质量上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又要是经济实惠的,即选择材料要达到最优的组合。
3.1.1.2装修方式提倡是尽量接近自然,尽量少用各种化工材料,尽量不要进行过度的装修。
3.1.1.3施工过程尽量运用一些工艺的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减少甲醛污染,将污染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3.1.3净化剂降低室内甲醛的污染对于房子装修完毕后急于入住的业主来讲,使用净化剂来消减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一般常见的净化剂有除醛剂、除醛棉等,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室内甲醛进行消减的,从而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有实验数据证明,使用净化剂能使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降低80%左右。但由于甲醛的释放年限可长达15年以上,因此使用净化剂只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不能取得长期效果。
3.1.4绿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利用绿色植物来消减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方法。据研究报道[12],以下6种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广东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绿萝(Epipremnumaureum)、垂叶榕(Ficusbenjamina)、虎尾兰(Sansevieriatrifasciata)、龟背竹(Monstera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semperflorens-hybr),并且根据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这6种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两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根据研究,芦荟、龙舌兰、吊兰等能吸收90%以上的甲醛,从而对室内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根据实验和资料证明,它能吸附95%以上的甲醛,且可以反复使用,能有效的控制甲醛在室内的积累。据报道[13-15],活性炭与植物联合作用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净化效果比单一应用活性炭或植物效果要好,而且长期作用的效果要比短期作用的效果好;利用新工艺制备的活性炭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动态吸附效果要比静态的吸附效果好;经过热处理后的活性炭,当达到一定温度(如650℃)时,负载MnOx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活性炭原样。
[参考文献]
[1]孔雪霞.论室内空气污染物危害及防治[J].山西科技,2011,26(5):144-145.
[2]李峰.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11,26:144.
[3]张淑娟,苏志锋,林泽健,等.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2):139-142.
[4]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室内空气污染造成160万人死亡[J].首都公共卫生,2011,5(1):46-47.
[5]朱桂芝,李涛,郭晓诗,等.甲醛对人体毒作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50-251.
[6]罗晓红,顾艳.室内甲醛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1,27(21):2501-2503.
[7]徐志金,陈清波.浅议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89-90.
[8]程慧芳,王健,于婉,等.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25,27.
[9]李解生,李纯颖,李勇,等.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242-1243.
[10]宁晓宇,袁向华,郑浩,等.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环保产业,2010,5:23-25.
[11]林海.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控制措施[J].环境工程,2011,29(增刊):182-184.
[12]曹受金,潘百红,田英翠,等.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较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798-1801.
[13]廖秋实,李苑,杨宇婷,等.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对室内空气甲醛净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99-102.
[14]胡刘平,莫开林,杨凌,等.活性炭对甲醛吸附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4):52-54,15.
[关键词]城市建设施工;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城市建设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空气污染
1.2噪音污染
城市建设施工的噪音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噪音污染源主要包括:建筑物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升降机、切割机、电锯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浇注和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建筑工地挖掘、装卸和运输产生的噪声,如打桩、搅拌、浇灌、吊运、平整等都会产生噪音。此外,
在特殊情况下,因工程工期和施工部门等问题造成的昼夜施工,更是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投诉率最高的环境问题。
1.3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指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办公废料、土方活动、包装废料和装修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体表现为,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外部常常会一些固体包装材料,但材料使用时,外包装便失去了功能而遭到废弃,这些外包装多为高分子材料,极难分解,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同时,废液容器、工业棉纱、复印机废墨盒、废电瓶、施工废料、废电池等工程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1.4水体污染
在建设施工中,施工人员要铺设好下水道,就得在施工地的土壤打下很深的地基,这就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建设施工所带来的水污染,主要在于地基钻探、基桩、灌浆等工序的抽排地下水带来大量悬浮物而导致城市下水道淤塞并污染江河水。此外,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有清洗废水和施工材料废水。在建设施工后期会对工程环境进行清理工作,如墙体、玻璃等部位会残留很多粉尘或施工粉尘等物质,由于没有做好废水回收工作,清洗结束后废水就会流向地面,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还会导致排水管道的堵塞。
1.5光污染
城市建设施工中的光污染主要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涂料、磨光大理石、玻璃幕墙等材料形成的反光。由于玻璃重量轻、抗震性能好、通风采光性能好,且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但长期生活在建筑物表面光亮强的环境下,会对人体眼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甚至出现失眠心悸、头昏脑胀、食欲不振等严重后果。
2.建设施工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防治空气污染措施
2.2防治噪音措施
防治建设施工噪音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为此,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性,执行环保法规作为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第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工期,禁止夜间连续施工作业;三是采取必要的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罩、隔音网等;四是提高建设施工技术水平,改进施工设备,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如液压打桩机或采用噪声比较小的震动打桩法和钻孔灌注法等。
2.3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措施
首先,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措施:对施工当天产生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并将其堆放到指定区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的进行资源化处理,不可再生的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吊落方式清运高处施工的垃圾。
其次,对固体废物中渣土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控制获取土方过程的速度和力度;对箱式运土车进行覆盖;将渣土堆放在指定范围;尽量避免渣土远距离运输;及时运走渣土垃圾。
2.4防治水污染措施
在城市建设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处理好在地基钻探、基桩、灌浆等工序中抽排地下水带来的大量悬浮物质,防治其直接通往地下水道,造成淤塞、污染。同时,还要合理处理那些清理玻璃、墙体的废水,沉淀过滤其中的杂质,然后再排放。
2.5防治光污染措施
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光污染,如采用镀膜玻璃或加色加图案的低反射率玻璃;二是限制在交通路口、繁华地段、住宅小区使用玻璃幕墙;三是在我国没有出台取消玻璃幕墙的相应政策、法规前,建筑设计部门应将光污染考虑到设计中,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扬尘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和光污染等。为此,建设单位必须提高认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同时,把建设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双.探究建筑施工中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J].电子制作,2013(12):232.
[2]杨蕾.生态城市建设作用机理与模拟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张利,田宝华,肖正直.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3):127-130.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谢丹(1978—),女,江西宜黄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法理
学、环境法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研究”(1314)的阶段性成果。
一、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发展状况及其特征
单一的煤烟型污染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1995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出现新的特征,氮氧化物已成为广州、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表明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大气污染开始转型。④据《199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公布,近年来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交通环境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一直呈上升趋势;非采暖期大气污染物中60.6%的一氧化碳、86.8%碳氢化合物、54.7%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排气。⑤《1995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珠江三角洲以降尘和氮氧化物污染较为严重,广州氮氧化物污染已居首位,达0.124毫克/立方米,超过日平均二级标准;佛山、中山、深圳也分别达0.081、0.075、0.073毫克/立方米,这表明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呈上升趋势。⑥到90年代末,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虽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酸雨问题依然严重,但部分大、中城市已出现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二、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问题
1.标准未真正体现保护公众健康原则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出现修订后反而宽于原标准的现象。2000年标准在1996年标准上予以修订,二氧化氮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40微克/立方米改为80微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限值由80微克/立方米改为120微克/立方米;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120微克/立方米改为240微克/立方米,标准大幅度降低,臭氧一、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也有所放宽。而事实上,从1995年起,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在空气污染物中的比例开始上升,甚至成为某些大城市冬季的首位污染物。同时期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二氧化氮的准则值是年平均40微克/立方米,小时平均200微克/立方米。2000年标准的放宽可能是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并非为了保护公众健康。
2.标准未及时反映大气环境状况的变化
(二)单一污染物、单一地区治理方式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长期以来采取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如针对烟尘,设立烟尘控制区,安装消烟除尘装置;针对二氧化硫,制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综合防治规划,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污染,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大力研发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在山东省、山西省等部分城市进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排污交易试点等;在氮氧化物成为一些特大城市主要污染物时,开始进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分阶段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等。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对于由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引起的空气污染有一定效果。然而新时期以灰霾、臭氧为典型的空气污染,除了直接排入大气的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一次污染源外,更多的是来自CO、SO2、NOX、VOCS、NH3等气态污染物在一定大气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原有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复合空气污染问题。
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单一地区治理方式,是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物。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以单一行政区自主治理的方式为主。如北京于1999年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分阶段采取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推广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对燃煤电厂进行脱硫、脱氮和除尘治理,调整搬迁首钢,淘汰老旧机动车,实行全国最严厉的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然而,北京周边作为全国两大重要煤化工集中区域的山西、内蒙古以及承接北京转移出去的相当一部分工业产能的河北排出的污染物吞噬了北京的治污效果。北京频发的空气污染事件证明,在流动的空气面前,局部性、区域性的努力难以取得成效。
(三)处罚过轻
三、治理机制
(一)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1.统一规划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
2.要兼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二)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发展的最新形式,已不是单纯的空气污染治理方式。最近一些发达国家试行将空气污染治理、能源政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整合,运用三者相互关联的作用,以更少的成本实现更多的共同利益。这种更广泛意义的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在帮助空气质量达标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机构(IIASA)的收益模型研究表明:低碳策略能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微颗粒物的排放而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每减少1%的二氧化碳能减少1%细微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②我国目前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主要用于空气污染③,尚未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相结合,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重典治理
关键词:医院污染;类型分析;防治措施
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控制环境污染。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在日常运作中,因为从事医疗、预防以及保健工作,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一旦处理不慎,将带有细菌或者有害的化学物质传播传去,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控制这种状况的产生,改善医院的环境,防止造成环境污染,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措施
1.1医院废水
对于医院的废水处理,目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预处理、物化或者生物处理和消毒。预处理主要是利用化粪池对废水中固体物质进行过滤;然后利用生物处理来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以达到排放的标准;最关键的步骤是进行消毒。对医院的废水进行处理与一般的工业废水还不相同,医院废水的处理主要是进行消毒,将致病微生物和粪大肠菌群消灭掉,减少传染的发生。
1.2医疗废弃物
在现阶段的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基本都是采用的焚烧,焚烧能够将废弃物中的致病微生物彻底消灭,并且在焚烧之后,会产生无机灰分,固体废弃物的体积也有所减少,减少了运输和处置时所占据的空间。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在废弃物焚烧的过程中,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这也是一项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对垃圾进行破碎和压缩处理,但是在进行处理之前要对其进行消毒。与焚烧处理相比,有机堆肥的费用会低一些,还可以得到熟化的肥料,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消毒效果不好,垃圾里的致病微生物不能够被彻底的消灭,所以还需要进行化学消毒来处理。卫生填埋是医疗废弃物最终处理方法,医院经过消毒或焚烧处理的废弃物和剩余残渣都将送至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
1.3噪声污染源分析
螺旋CT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CT机发出的x射线束的直射、散射和泄漏辐射有可能造成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异常,这就是我们所要防护的要素。CT机产生的x射线束在开机时产生,并在关机时立即消失,没有剩余辐射和活化问题。CT机在运行时,不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废水。核磁共振仪(NMR)在运行时发射1.29MHz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在开机时产生,关机时消失。同时也不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废水。
处理的措施一般都是在进行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执行,注意安装的精度与准确度,尽量的减少设备在运转期间发生的震颤。此外,还可以对这些设备使用的房间进行特殊的设计,减少噪声的扩散范围。
1.4空气污染
医院中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因为在燃煤蒸汽锅炉运行的过程中,会向大气中排放很多的污染物,而在面积较小的医院中排放的密度又较高,所以空气质量较差。在对医院内的废弃物进行焚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在医院使用药品的过程中,药品也会散发出污染气味,同时室内消毒工作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在医院内的病人呼吸、打喷嚏等行为,也会有传染性的物质进入到空气中。
要使医院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有以下措施可以采纳。首先医疗废弃物最好送到院外的焚烧处置设施中进行处理;其次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防止药品污染;设置有效的空气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另外选用一些污染轻的消毒器材,采用正确的消毒方式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2.1水污染防治措施
酸性废水处理采用中和处理,如使用氢氧化钠、石灰作为中和剂,将其投入酸性废水中混合搅拌,PH一般控制在6~9方可排放。含铬废水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在酸性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再加碱中和,调节PH值8~9,形成氢氧化铬沉淀,出水水质达标后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站。传染病区污水与非传染病区的污水进行分流,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传染病区废水首先经过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站;传染病区设置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2.2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院内普通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建设专用的生活垃圾储池,要求有防渗防雨淋设施,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严禁医疗垃圾混入普通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是在设计中应选用质量过关的低噪声设备。二是在设备安装时应注意保证安装精度,并采取减振基础。三是对风机、空压机等以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的设备。四是泵房水泵安装时应采取减振基础,泵座基础安装弹性衬垫和保护套,泵进出口管路加装避震喉,水泵电动机安装隔声罩,并将水泵设置在地下室内,以降低车间内噪声向外环境辐射。
2.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站排放的气体可采用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紫外灭菌工艺处理恶臭气体,最终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筒排放,排气筒的高度为44m。在厨房排烟系统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效率在75%以上,厨房油烟的排气筒高度应大于22m(高于综合办公楼高度1m)。
3结束语
[1]李金惠,杨连威.危险废物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如果再不重视船舶等非道路移动污染源的治理,那么,要想大气质量达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船舶主要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2.5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可谓是“移动的火电厂”。
7月上旬,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船舶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白皮书》。其数据显示,一艘使用3.5%含硫量的燃料油的中大型集装箱船,以70%最大功率的负荷行驶,一天排放的PM2.5相当于50万辆使用国四油品的货车。
对过往只强调发展的航运业来说,大气防治无疑是被漠视的盲区,同时没有船舶燃油标准,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没有清晰的排放数据……诸多原因已成为地方乃至高层治理缓慢的理由。
污染比想象大
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腹地,以及长江、黄河等内河港口城市,船舶污染比公众想象的要大得多。中国主要港口城市均属于人口密集地区,所以船舶、港口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公共健康风险和环境影响较其他国家的港口城市更为严重。
在香港,2012年的数据显示,船舶废气排放是全市PM1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最大排放源,前两者占到约三成,二氧化硫则达到50%。
对此,多位专家认为,在中国无论是跨国远洋船,还是大量内河船,船舶废气污染主要源自劣质燃油。同时,我国尚缺乏船用燃料油和船舶排放国家强制标准。
远洋船舶虽受到国际海事组织《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的约束,燃油含硫量最高不超过3.5%。但这已是国四柴油含硫量50PPM的700倍。而以散货船为主体、占中国船舶九成的内河船,油的使用更为混乱。
国际海事组织已在全球批准了4个“排放控制区”,即行驶至该区水域的船舶需换成更清洁的油。中国并没有设置排放控制区。因此,有能力使用低硫油的船舶到达中国水域后,也依然燃烧高硫油。船舶使用的燃料油,其含硫量是车用柴油的上百倍甚至数千倍,远洋船单位燃料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量远远超过道路车辆,而给船舶“换油”是降低船舶废气排放最快速的方法。
中国17.26万艘船舶的废气污染是长期被漠视的大气污染源,其严重程度不亚于陆上的火电厂、机动车等。此外,港口污染源还包括塔吊、大货车等车辆排出的废气,水泥、砂石、煤炭的卸载扬起的灰尘等。
根据香港的一份研究报告,2008年远洋船舶和内河船舶的废气排放造成当地1202人过早死亡。事实上,这些影响有被低估的可能。
未算清的家底
中国还没有实施对船舶港口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最主要的原因是各方还没有认同船舶和港口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香港政府于2007年委托研究机构编制了一份全面的船舶废气排放清单。而在大陆,上海是第一个且唯一制定港口排放清单的城市。
根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最新排放清单,排名世界第一的上海港,2010年船舶和港动(包括货车和货物装卸设备)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2.4%、11.6%和5.6%。
管理乏力的困局
环保部门没有执法依据,而由交通运输部内部哪个部门来管也很模糊。船舶、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的权责主体还不明确。
据了解,船舶年检职责不在环保部门。按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船舶排气污染的年检是由“交通、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委托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船舶年检的单位”检测。
对此,环保部污防司人士曾向媒体透露,2014年6月内部送审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中,海事部门负责船舶的注册、批准、登记和营运,船舶排放达标状况评估职能则划归环保部门。
但部分专家认为,环保部对于船舶废气污染的管理较为陌生,可能力不从心。
事实上,2013年,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均涉及部分船舶港口废气排放治理措施,但并非强制。
除了权责、政策、标准等不明,更多的港口担心提高燃油标准,会影响船舶经济,致使船舶转向其他港口。行业竞争、部门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克服博弈的方法是在全国范围或重点港口区域实施一致的减排法规。这些措施应针对多数港口的主要排放环节来制定,如油品、船舶和码头机械的氮氧化物排放。这样做能使所有船舶行驶到中国任何一个港口所需要遵循的环保法规都是一致的。
他山之石
建立有针对性的港口废气排放清单;
开展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设定排放目标,制定和执行港口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在近海海岸建立“排放控制区”,实现减排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空气质量污染治理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
由于有些城市的企业对工业发达的追求,对污染物的负面影响理解不够,预防不利,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从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我们通过对空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他空气污染物以及空气质量的污染指数进行分析,找出对空气污染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控制其在空气中的比列,从而达到治理空气污染的目的。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应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本文是通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来分析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方法介绍
因子分析是从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而来的。1904年CharlsSpearman提出这种方法用来解决智力测验得分的统计,这是因子分析的起点。
三、实证分析
3.1指标选取
根据空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选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这五个指标。
可吸入漂浮物是指悬浮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将常规检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等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3.2.收集数据
3.3进行分析
R程序:x
fact
fact$scores
各地区的因子得分:
CumulativeVar为累积方差贡献率,由结果可知前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5%,所以可选取前两个因子。
因子模型为:
x1=-0.873f1+0.318f2+ε1
x2=-0.254f1+0.748f2+ε2
x3=-0.136f1+0.525f2+ε3
x4=0.721f1-0.527f2+ε4
x5=0.979f1-0.189f2+ε5
公因子f1在x1,x4,x5上的载荷比较大,公因子f2在x2上的载荷比较大。
3.4综合评价
通过数据和分析可知,越是发达地区的污染反而没有欠发达地区严重,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和环境问题。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森林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们通过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换将质量的污染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
四、建议
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
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2)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领导必须树立
正确的政绩观,学会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关键词:化学环保卤代烃污染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由于我国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晚,法制上还不十分健全,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也很淡薄。最近看到蚌埠市民买水吃的现实,这又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环保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了。所以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法制的教育,已显得特别重要。
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
3.卤代烃污染。讲卤代烃时要介绍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
4.CO2污染。结合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发展H2能源。
二、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1.无机物污染。在讲过滤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产生障碍。
2,有机物污染。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酚为五毒之首,为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使蛋白质变性。
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处理回收酚。
3.有机氯农药污染。在讲CI2与苯酚的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时,向学生介绍有机氯农药易残留不易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体内。例如:DDV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植物神经,发生慢性中毒而致癌。
防治措施:淘汰有机氯农药使用有机磷农药,最好用虫治虫,用菌治菌。
三、有关土壤污染的教学
1.化学污染物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2.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
3.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4.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1.1建筑物
高碱混凝土和在混凝土中渗入防冻剂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氨类物质,同时室内使用的地砖、石材、瓷砖等也都含有氨类物质,氨类物质会随空气中温度、湿度的变化而逐渐释放出来,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含量超标。
1.2居室装修
在现代化的装修中,给室内带来更美观的效果,但乳胶漆、壁纸、大理石板材、木板材、装饰玻璃、屋面吊顶等装饰材料都会释放出大量挥发性的有机物对空气产生污染。
1.3室内家具
在家具生产过程,使用不合格的板材,劣质胶水、油漆等,这些不合格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会在室内空气中释放出来。研究发现,长期在含有此类有害物质的环境下生活,会造成头痛、恶心、呕吐等,甚至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等各种症状。
1.4厨房油烟
家庭厨房油烟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的有机物和颗粒状物质,且油烟可以在空气中以气态、气熔胶态形式存在,其具有可吸入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
1.5家用电器
2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甲醛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的,当人体吸入的甲醛溶度较高时,会产生支气管哮喘,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过敏性皮炎,全身乏力、心悸、头痛等。
2.2氨
2.3苯
苯是强烈致癌物质,当人体吸入高溶度笨,会产生恶心、头痛、胸闷、头晕,甚至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精神萎靡、记忆里锐减等神经性衰弱等。
2.4TVOC
TVOC会引起集体免疫性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系统,产生头痛、头晕、胸闷,甚至影响消化系统,损害肝脏和造血系统等。
2.5氡
当氡随着气管粘膜进入人体肺部时,将造成人体白血病、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肺癌,国际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氡是引发肺癌的主要致癌物质。
3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建立健全室内空气质量法规:
1998年,我国针对公共场合的CO2、CO、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细菌数量等制定了第一部法律《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996年,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引入了对甲醛含量的限制。针对室内空气出现的问题,先后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16146-1995)、《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GB/T18202-2000),2001年,国家颁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这些标准的出台,对人们加强室内环境卫生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装修选材防治
3.3家用电器的合理使用
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电器都是容易产生电辐射的家电,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内,家用电器尽量分开布置,减少超剂量辐射的污染危害,尽量避免多种家电的同时使用。家电使用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使用距离,减少受电磁辐射的影响,人与电视距离应在5m左右,与日光灯距离在3m,家庭有孕妇和小孩的尽量不要使用微波炉。
3.4使用空气净化器防治
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有:滤网式空气净化器、纤维活性炭景点滤网空气净化器、电子集尘空气净化器、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室内净化选用需要的净化器。
3.5植物防治
在室内种上几盆植被,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同时也能净化空气。如吊兰能够有效吸附室内有毒气体,芦荟能够吸收室内甲醛,仙人掌能够有效减少室内电磁辐射量等。绿色植物盆景既能取到美化环境的功效,亦能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3.6室内通风防治
4结语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过科学技术水平,来加强室内空气的环保,减少室内有害空气的排放,同时注意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S].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影响;污染;保护措施
一、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因为我国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而企业又一直把建筑效率和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忽略环境保护这个环节,久而久之,建筑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为了我国面临的最严重污染之一。在建筑领域,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有空气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1.1建筑施工造成的空气污染
但凡有大型建筑施工的地段,空气中总是漂浮着诸多粉尘、烟灰等颗粒物质,严重污染了施工区的空气环境。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会进行土地深层挖掘,导致尘土飞扬,各种施工物料堆积、搬运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粉尘颗粒大,可以辐射施工区百米左右的范围,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大批建筑材料有赖于大型车辆和重型机械的搬运和操作,无论是车辆还是施工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机械尾气,这些尾气中伴有大量的硫化物、碳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仅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还可能经过流通传播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有害气体成分还会进入土壤,降低土壤质量。
1.2废气污染
施工期间,废气问题以扬尘最为常见,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的污染主要也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造成的,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环节主要是:建筑垃圾、细料运输、场地平整、存放和使用,还有一些建筑施工场地,施工人员高处抛洒垃圾这样的不文明现象,木工进行作业,砂石、石灰、土方回填、风蚀扬尘、车辆流动也会造成粉尘污染。如果遇到大风、干旱季节,施工现场扬尘情况会更加严重。另外,施工车辆、施工机械、燃煤取暖、包括食堂燥饭也会产生一部分废气。在热熔加工化学材料、油漆稀释剂在装饰过程中的挥发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废气。
1.3建筑施工造成的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建筑施工当然也离不开水的支撑。在施工建设中,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水对建筑物料进行调和,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泥浆、污水。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杂物、材料粉末等会造成水污染的物质,这些建筑工程用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严重破坏了城市水环境,还可能导致城市地下供水系统崩溃瘫痪。建筑施工及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使得污水范围扩大,深入地表后破坏植被生长环境,周围植物因污水而大量枯萎死亡,一旦出现大雨狂风天气,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水土流失严重。
1.4建筑施工造成的噪音污染
1.5建筑施工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含堆积地表的和悬浮空中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挖掘土方、建筑材料剩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堆积于地表,利用价值低,从而形成堆积地表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在施工中,大量诸如粉煤灰、石灰粉等粉尘颗粒状建筑材料会因大风天气悬浮于空中,形成空中废弃物粉尘污染。
二、针对建筑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
2.1建立完善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
建设施工前需要经过环境评价体系的审定,对于污染太过严重、环境代价太大的施工项目要予以制止或者改进,使施工方案尽可能做到节能环保,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施工标准,对施工中水质、空气、噪声、土壤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数据控制,工程建设一旦超标要立即整顿,倡导绿色施工,建工程和建设施行绿色评估和监督,促进建筑施工环境的改善。
2.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3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2.4对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雨水等废水排放时需要将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将大颗粒泥沙、杂物等过滤出来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避免造成下水道堵塞不通。对于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废水也需要经过处理再排放,禁止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下水道系统。
2.5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措施
固体废弃物主要由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构成,在预防固体废弃物污染时要率先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存放工作。在施工阶段使每个人都养成、垃圾分类丢弃的好习惯。定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清理,避免因随意丢弃垃圾而产生环境污染。
2.6对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
各级环保部门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噪音防治的管理办法,组织施工单位加强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学习,提高噪音控制处理能力,对各大施工现场噪音排放进行严格监督,促进噪音标准排放的落实执行,净化施工现场环境。
2.7加大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
通常情况下建筑垃圾也具有一定利用价值。例如混凝土和碎砖可以利用至道路铺设当中,回收废气的水泥袋可以回收重新加工使用。近些年清洁生产逐渐被各大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在预防和治理污染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是一种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生产量的一种重要举措,对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因此,将该举措引用至我国建筑业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对推进我国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肩负社会责任,在政府、施工单位及其他部门的配合下从源头上减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创造节能环保的施工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和谐统一,达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1]刘怀志.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05:60-62.
[2]张健.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07,05:132-134.
[3]田婧.建筑施工环境保护调查研究[J].环境工程,2008,05:31-34+3.
[关键词]污染危害污染检测污染防控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将甲醛、氡、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氨和苯列为民用建筑工程控制的污染物。被监测的4种污染物中,以甲醛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TVOC,苯和氡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说明室内环境污染广泛存在于民用建筑工程中。
第一,建筑和装修材料散发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性污染物并呈多样性。
第四,不可避免的污染,只要不超过国家有关标准。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监测
市场上进行室内环境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标准法;另一类是便携式仪器检测法。国家标准法的主要步骤是采用采样仪器到现场采集空气样品,然后送到实验室专用的分析监测仪器进行分析。国家标准法是国家认可的监测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等优点;但操作繁琐,监测周期长,费用高,难以适应大规模的现场调查需要。
现行两个关于室内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的标准因分别属于不同行业,适用范围不同,其监测项目、分析方法、采样要求和对检测结果的计算及判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GB50325.2001的规定,只要放射性氡、游离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氨、苯等5项指标达到要求,就可判定该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合格.而按照GB/18883.2002,则要求除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外的16项指标全部合格,方可判定其空气质量合格。两个标准对放射性氡、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氨、苯等5项指标指定的检测方法大部分相同,但个别项目也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对甲醛的检测,GB50325.2001允许使用现场便携式检测仪器,GB/T18883.2002则不允许按照GB/T18883—2002监测时不需要考虑室外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其监测结果是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实测值;按照GB50325-2001的规定,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反映的是建筑装修过程造成的污染情况。
三、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防控措施
(一)从源头上把好关,装修时应尽可能选用环保达标的材料和产品。从装修设计、选材、施工等环节全方位控制污染源的引入,倡导绿色家装、绿色消费。
(三)在室内种植能吸收有害气体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居室,还可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如鸭跃草、虎尾兰可吸收甲醛,吊兰会吸收氮氧化物。
(四)家具中放置一些活性炭吸附剂,也可降低室内的有害污染物。
(五)人住前进行污染物检测,各项指标合格达标后,方可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