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作业
1.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如图所示,具有高效吸音效果,对油渍有超快,超高的吸附能力。这种新材料的密度仅为,它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能承受1400℃的高温,且具有隔热性好、绝缘能力强等特点。这种材料不适合用来制造()
A.用电器绝缘外壳B.厨房吸污“毛巾”
C.打桩用的重锤D.会场吸音板
2.如图所示,将某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噪声检测器和示波器,某一瞬间噪声检测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同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幅值”最大值在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显示了声音的频率B.图乙波形中的“幅值”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C.图甲装置能减弱噪音D.图乙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响度”
3.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4.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用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将手机1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________;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比较数据,得出________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________;
A.人在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先后听到手机1在两种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5)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5.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6.现代生活中噪声污染无处不在,为了减少噪声的危害,实验小组选购了三种不同材质的耳塞。为了比较这些耳塞的隔音性能,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三种不同材质的耳塞、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
7.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8.噪声的防治有多种方法,隔声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1)将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聆听闹钟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音调和响度。盖上盖子后,发现它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了变化;
(2)分别用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将闹钟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声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