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学研究、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
以、为基础的科学。
2.声音是靠物体的产生的,声音能在、、
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
传入人耳。
课后练习:
4.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
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
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
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匕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
声,这是因为。
6.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匕机的马赫
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m/s
7.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发声体的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
得.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9.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X10,赫兹
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
10.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
因是()
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崂”的响声,
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
的响声
12.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A.电磁波B.真空C.空气D.耳朵的鼓膜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C.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
15.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最多能听到
()
A.1声B.2声C.3声I).4声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17.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D.空气、海水、铝
18.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薄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前预习:
L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做o
3.由于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4.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5.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
只耳朵的和的差异.
6.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
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
7.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耳聋两种;前者—治愈,后者
治愈.(填“能”或“不能”)
8.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
9.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
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C,无风)
活动与探究
[课题]听自己的录音为什么会感到不太像?
[内容]现在,录音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不少人受好奇心所驱使,都想听一听自己的录音,
然后把播放的录音与自己的原音进行比较,今天就请同学们做一做,你会发现什么?
[过程]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涨,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机或复读机来做这
个实验.
第一步:录音
第二步:播放录音
第三步:把播放的录音与自己的原音进行比较,发现播放的录音与自己的原音不太像.
第四步:分组讨论为什么是这样?
[结果]为了搞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声音的传递说起.研究表明,声音传入耳朵一
般有两种形式,种是空气传导,另一一种是骨传导.
声波实际上是一种振动的波.当声音被耳部收集后,便经过外耳道,振动中耳的鼓膜,同
时带动中耳的听骨.然后通过听骨神经细胞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于是就听到了声音.这种传递
声音的形式称为空气传导.而骨传导是由声带发音,振动头颅骨,并山听神经传递给大脑听觉
中枢,从而感觉到声音.
这两种传导形式的性质不同,功效也不同.我们平时听自己的讲话声,是以骨传导为主,
以空气传导为辅.而当听自己的录音时,却以空气传导为主,以骨传导为辅.这两者是有一定区
别的.所以,当你听自己的录音时,总觉得自己的讲话声不太像.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1.音调是由发声体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系,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有关.
2.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和音色.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
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
5.“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高;
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6.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
“低”指的是;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
7.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
A.越小B.越大C.不变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关.
8.“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9.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10.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11.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
12.全班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唱歌同学的声带在振动B.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C.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13.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
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
用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要保证工作和学
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
2.“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
3.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噪声.
4.“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5.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多选]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
6.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D.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7.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
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为了减小噪声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
10.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第五节声的利用
1.声不仅能传递—,也能传递—.
2.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
3.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
传递的性质.
4.蝙蝠的视力很差,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用的方法绕开障碍物并
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
5.解释下列现象
根据下图1—12、图1—13、图1—14三幅图,说明超声波在工业、生活和医疗等领域各
有什么应用.
6.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
取两只完全相同的音叉,按图1―15所示的方式放置,注
意要让两音箱的开口端相对.用细线悬挂一泡沫塑料球(或乒
乓球)与左边的音叉轻轻接触用锤敲击右边的音叉使其振动
发声.观察左边的音叉及泡沫塑料球的反应,你会发现泡沫塑
料球被弹起.这时用手握住右边音叉的叉股,使其停止振动.我
们会听到左边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际做一做,通过该实验能得
出哪些结论?
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
,说明声音是种波动,井II.能丘仃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种超声,
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
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
8.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
9.某雷雨天的晚上,王红同学看到闪电5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10.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第二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基础性学力反馈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人讲话依靠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
依靠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ABC。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
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
的,同时声波可以传递。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o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
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
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卜列各小题中选填
相应的物理量:“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她在引吭
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声具有能量
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A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一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_
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图2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乐器商店的标志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11.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听到洗澡间里传出“2002年的第一场
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的歌声,门外的小生大叫“牛郎兄,你以为你是刀郎啊!”
小生判断唱歌者为牛郎,而不是其他人,小生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12.不是利用回声测量的是()
A.海底深度B.两山间的距离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D.敌潜艇的位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
1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声波工
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
C.电视摇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1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16.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三、实验题(6分)
17.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图3
18.如图4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
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
响度与有关。
四、想一想(4分)
19.如图5所示,有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
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
能听到室外的鸟的歌唱声。而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
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听不
到鸟的歌唱声。请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女
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匕鸟儿的歌唱。
图5
五、探究与体验(20题4分、21题6分,22题4分,23题6分,共20分)
2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音符1234567
音名doremifasollasi
频率/Hz256288320341.3384426.7480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
2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
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
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总结:声音靠传播。
22.如图6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
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
序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你猜想编钟音调的高低和编钟
的大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猜想?
图6
23.将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
声音与平时的声音不同。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
中发现,但录音中自己的声音与平时自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然不是这种失真造成的。试解释这
种现象的原因。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课时一、光的直线传播
一,填空题
1.叫光源;人造光源有:—,___女然光源有:;热光源
有:____,______;冷光源有:____,__
2.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它是用模型法来研究
物理问题的.
3.光在中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在各种
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光年是单位,指的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的距离。
5.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个圆形光斑,这一
现象表明()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
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
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三,计算题
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
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
第二课时二光的反射
—>填空
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若入射角增大10%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
2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
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条,以某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
一条光线,有条反射光线.
4.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
5.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如果将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转过1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
6.当光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不同的物质传播时,当到达两种传播物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到
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结构所造成的。当反射面极为光滑时,将发生
反射,当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则会发生__反射。
1.在光的传播过程中,正确说法是:()
A光在一种均匀物质中传播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才会最大,它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最大值
C光是由无数条光线在传播时的细线组成的
D光从一种均匀物质进入另一种均匀物质时,也可以直线传播,只是传播的
速度发生了改变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日常所常见的两种反射,在这两种反射中的共同点在于()
A都可以把入射的平行光反射成平行光
B都可以使反射光在人的视觉里得到感觉,且感觉到强度相同
C两种反射都是由于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产生的
D前者遵守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守反射定律
三、作图题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2)在下图中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确定反射面的位置.
(3)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夜里,用手电筒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它的反光效
果很好.试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1题2题图1题
四、简答题
物体对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小强想:“如果只有镜面反射.,没有漫反射,
世界会成什么样呢?”请你帮他想出两个可能出现的情景.
第三课时三,平面镜成像
一填空题
1,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的大小;像和物的
连线与镜面
2、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从它们的成因看其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引起的。
3、为了使客人感到室内宽敞,主人在客厅的墙上装了一个大平面镜,这是利用了______达到
这一目的,这样可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倍。
4、湖水深10m,小鸟在距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的像距该鸟m。
5、谚语“摘不到的镜中花,捞不到的水中月”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6、正常人的眼睛观察绝业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疲劳。照镜子时,要想最清楚地看
见自己的像,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cm,这是应用了平面镜所成的像
的特点。
7、五看科医生检查耳道时,头上常戴一个凹镜,这个凹镜的作用是。司机外面安
装的观后镜是一个—,作用是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多选)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
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多选)
A.20°B.40°C.50°D.7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5.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6.a、b、c三条光线交于点P,如图3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
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a
A.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b\)
B.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与P点距MN
的距离相等
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大于P点距MN
的距离图3
D.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三,实验题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下面放在直
尺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的关系;平面镜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了它成的像是像.
四、附加题
1.一个平行光源从地面竖直向上将光线投射到一块和光线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离地
面3nl高,如果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则水平地面上的光斑离光源m。
2.一河宽30m,河两岸A、B分别高出河水面2.0m和1.0m。一人身高1.8m,他在B岸
一侧可以看到A岸边一株大树的倒影,但当他离岸的距离超过5.4m时;就看不到树梢的倒影
了。则这株树高约为m。
3.一块具有时针、分钟、秒针的手表,如表面指示10点10分40秒,则通过手表左方的平面
镜读出的表面示数是________
第四课时光的反射练习
一、填空:(30X2分=60分)
1、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或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米/秒。
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
以用
来解释o
4、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性质。
5、入射光线跟平面镜夹角为2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要想使反
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入射角应为。
6、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度,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
度角。若入射光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15°,则反射光线转过度角。
7、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大
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o
9、在水深为2米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5米高的大树,树尖在水中的虚像距水面的距
离是
____________米。
1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米处,若人以0.4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5秒后,
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此时像的大小o
11、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这种性
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
实际光线会聚,而是由实际光线的相交会聚而成的像。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则铅笔与镜面夹角为度。若铅笔跟镜
面夹角增大,则像与镜面夹角变。
13、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
14、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缘
故。
15.影子的形成说明:。
二、选择:(10X2分=20分)
1、对于光速的大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VQV空气》V成,;B、V空气》VQV跛瑙;
C、V或QVQV空气;D、V$^>V* 2、发生月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C、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 D、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背着地球。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一一一一() A、白雪:B、发亮的钻石; C、莹火虫;D、月亮。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 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70°;B、110°; C、80°;D、120°。 6、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不变;D、无法判定。 7、在狭小房间墙上有一面整面墙大的镜子,人走入房间后,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平 面镜的:-------------------------------------------------------------------() A、能成虚像的特点;B、能成正立像的特点; C、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D、物像间距总是物镜间距的2倍。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静的水面看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 B、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平面镜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 一点形成的; 1)、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9、在黑暗的教室墙壁上挂一平面镜,用手电筒正对着照射,从旁边观察的同学会发现: -----------------------------------------------------------------------() A、镜子亮了,墙也亮了,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墙发生漫反射亮了; C、墙和镜子都不亮,它们都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和墙都亮了,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要使反射光线离开原来的方向偏转80°,则镜面应绕轴 转动的角度是:------------------------------------------------------------() A、20°;B、40°; C、80°;D、60°。 三、作图:(5X4分=20分)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C的像。 2、平面镜前A、B两点,要使A点发出的一条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B点,试完成光路图。 3、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作出光源S。 4、根据图中射入和射出光线,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平面镜,并完成光路。 5、根据画出的镜面,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标出反射 角的度数。 (1) 四光的折射 一、课前练习 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0的点,同时发生 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是—,入射角是 反射光线是,反射角是;折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2.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居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 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零度时,折射角 3.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4.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法线.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 D.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 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光的速度减小了 C.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D.当光射到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时,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 4.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B.平静的水面映出周围景物的像是光的折射的结果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的结果 D.看到的水池底的位置比实际的高是光发生折射的结果 5.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等于90°B.小于90°C.大于90°D.180° 6.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 B.在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线方向变化了 7.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上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图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8.如图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1 C、不动D、无法确定/ 9.(多选)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匚^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