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金环小镇是指以莫斯科为起点,到东北方向的伏尔加河流域,有谢尔盖耶夫,雅罗斯拉夫,苏兹达尔,弗拉基米尔等8个著名历史文化古镇,组成的一个项链形式,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线路。它们曾是俄罗斯最早的聚集地,基辅罗斯古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是俄罗斯近千年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氛围,是探究俄罗斯文化渊源的必游之地。但因交通不方便,旅行社一般只安排到谢尔盖耶夫和苏兹达尔游览。我们是租车自驾,围着金环走了一圈,往返7天,经过了金环之路8个小镇,在其中最著名的四个小镇住下来好好游览了一番,感到金环小镇美景确实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奔腾不息的伏尔加河,多彩别致的俄罗斯传统木屋,优雅的大自然风光,古老美丽的教堂修道院古堡,都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的第一站是金环小镇谢尔盖耶夫,那里有东正教最著名的圣三一修道院和圣母升天大教堂,这个小镇原来是以圣徒谢尔盖的名字命名的,苏联时期曾用1919年被暗杀的红军将领扎戈尔斯克来命名这里,1991年官方正式将小镇命名为谢尔盖耶夫—帕萨德。谢尔盖耶夫距莫斯科仅有75公里,是离莫斯科最近的金环小镇。可以在莫斯科Yaroslavsky站乘火车,需时2个小时左右,当天可以往返,因此是来莫斯科旅行的人必去之地。
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坐落于谢尔盖耶夫小镇旁的高岗上,是俄罗斯最美的十大修道院之一,由圣徒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于1340年建立,初期只有一座圣三一小教堂和小道房。后来规定但愿在此出家的人必须自建小道房和膳食用地。由此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大修道院。圣三一修道院一直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朝圣地,据说在东正教里的地位,与梵蒂冈在天主教的地位相当。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199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彼得大帝在镇压索菲亚公主组织策划的近卫军叛乱中,曾到修道院避过难。1920年苏联关闭了大多数修道院,将大量修道士遣送到西伯利亚,这里一度被改建为博物馆。二战期间为了动员整个国家激起爱国热情,苏维埃政府重新开放了之前被关闭的教堂,以此来获得东正教的支持。
必须通过这座圣约翰门楼教堂的拱门才能进入修道院,圣约翰门楼教堂始建于17世纪晚期,拱门上面绘有讲述圣徒谢尔盖生平的壁画。据说这位热爱和平的修道士,曾在1380年为俄罗斯统帅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公爵祝福,为俄罗斯在库利科沃战役里打败蒙古军队,结束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进入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宽阔的庭院里,四周围绕着不同年代修建的风格各异,色彩鲜艳,极具特色的多座教堂,圣水亭,钟楼等建筑,还有鲜花草地衬托的更加漂亮。
圣母升天大教堂每天上午开放,供游客参观。我们去那天正是周末,傍晚时分看到主教堂正在举行仪式。一位披着紫色圣袍,带着黑帽的牧首面对祭坛,后面是两个身披黄袍的神父,还有一个孩子帮他举着权杖。其他穿黑衣的神父分列两旁。一个神父用洪亮的嗓音带领着唱诗班唱着圣诗,男女声无伴奏合唱此起彼伏,美妙异常。没想到这座教堂的回音很好,简直可与音乐厅媲美。牧首开始用浑厚深沉极富感染力的男中音宣讲,信徒们站着不断划着十字,低头行礼。我想能当上这么高级别的神职人员,嗓音动听一定是一个必要条件吧。牧首宣讲完后,祭坛上的大门打开了,里面金碧辉煌,这几天走了这么多教堂,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小激动一下,可惜不准照相。
圣母升天大教堂门口这座小型粉色建筑,是摄政王鲍里斯.戈多诺夫及其家人的墓穴。鲍里斯.戈多诺夫是伊凡雷帝的宠臣,深得伊凡雷帝的信任。伊凡雷帝去世后,他辅助伊凡雷帝傻瓜儿子费多尔登位,一直以摄政王名义把持朝政。鲍里斯.戈多诺夫还把自己的妹妹伊琳娜嫁给费多尔,并谋杀了伊凡雷帝的小儿子季米特里。1598年费多尔去世后,因没有留下子嗣,留里克王朝后继无人,在鲍里斯.戈利诺夫胁迫教会牧首及大贵族们推举他登上了沙皇宝座。这种篡权夺位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纷纷起兵讨伐。最后鲍里斯戈多诺夫被近臣毒死其皇后玛丽亚和8岁的儿子费多尔被处死,女儿克谢尼雅被强行送进了修道院。他的野心给家族带来毁灭,也让俄罗斯陷入15年之久的黑暗时代。直到1613年伊凡雷帝第一任皇后的侄孙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开辟了罗曼诺夫王朝时代,俄罗斯才重新统一起来。
谢尔盖圣圣三一大教堂在前苏联时代是俄罗斯东正教的行政管理中心。在教堂圣坛一角,一口银棺安放着这里的创始人谢尔盖的遗骨。据说这位圣徒,在这块森林环绕的山丘上,用木头修建了自己的小道房,独自过着严苛的修道生活,以他的虔诚和执念,深入到了民众的内心深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修行者加入修道院,就连熊都会来听他的布道,至今当地人还会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给修道院。我们去的时候,不少信徒排着长队走上圣坛,用额头碰触银棺,用嘴唇亲吻银棺,好虔诚。教堂角落里4个穿黑衣带白头巾的年轻姑娘唱着圣诗,无伴奏的和声,委婉圣洁,如天籁之音,在教堂里回荡,让人不由产生肃穆庄严的感觉。
这座黑色房顶建筑是圣水亭,位于圣三一大教堂旁边,修建于1644年。里面有一眼泉水,据说拥有魔力。1608-1610年荷兰人入侵俄罗斯,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被围困,众修道士顽强抵抗了侵略者达16个月之久。这眼泉水突然涌了出来,帮助被围困的修道士度过难关。看到有许多信徒提着塑料桶在这里打水,洗手。
这是圣三一修道院的学生,穿的黑色制服,像我们的中山服。微胖的那个懂点英语,主动和我们聊天,还帮我在列宁雕像前照相。
东正教的神父有两种,黑衣神父是决心终生侍奉上帝,不能结婚的,可以担任教会高级职位。白衣神父则可以娶妻生子,接受教会派遣到各地工作和传教,但不能担任教会高级职位。我们在圣三一修道院里,见到不少这样的年轻黑神父,个个面目俊朗神态沉静体态健美。想想他们这么年轻就斩断凡根远离红尘,不免为他们暗暗惋惜,信徒的世界我们也是不懂。
这是传统保守的俄罗斯东正教推出的猛男神父2014年年历。
这个小镇是俄罗斯套娃的发源地,据说世界上第一个彩色的木制套娃就是在这里设计完成的,如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售的绝大多数俄罗斯套娃都是在这里制作的,这个小镇被称为俄罗斯玩具中心。小镇原来有个玩具博物馆(MuzeyIgrushki),里面收藏的玩具曾经给历代俄罗斯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可惜已经关门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昨晚在谢尔盖耶夫住宿的旅馆很漂亮,欧式风格。
我们在谢尔盖耶夫小镇的宾馆里,巧遇当地居民举办婚礼,来宾们都打扮的好漂亮,强烈期待出场的新人会更漂亮。
宾客们不论老少男女,都盛装打扮,穿的很体面很漂亮,和新人相称。不像我们的婚礼,来宾都是日常打扮,像上街买菜的大妈,路边树下下棋的大爷。
新娘站在楼上,躲在父亲背后,悄悄偷看楼下等待的新郎。
父亲牵着新娘的手,走下楼交给新郎。主持人问他们是否愿意一生相随,交换戒指,拥抱亲吻,父母朋友上前祝福。
婚礼仪式非常简洁简单,就在宾馆大堂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的花门,宾客仅20来人,旁边只摆了香槟和点心。
谢尔盖耶夫镇很漂亮,和欧洲小镇可以媲美,物价也便宜,值得来看看,能住一晚更好,等游客散去,喧嚣消失,夜晚的小镇安详静怡,透着浓浓的宗教气息。圣三一教堂和修道院修建在山坡上,俯瞰整个小镇。居民住房修在山坡下,围绕着教堂和修道院,抬头就可以看到高高的塔楼和教堂金色的洋葱头尖顶。
谢尔盖耶夫镇这家饭店,装修的好漂亮,欧式风格,清新淡雅明亮。我们吃的是西餐,煮牛舌,沾芥末酱和沙拉酱吃,居然有泰国正宗冬阴功汤。我想吃俄国红菜汤,煮包子,你爹不干。
雅罗斯拉尔夫古城到处都有漂亮的城堡和古老的教堂,以耶稣显容大教堂,耶稣显容修道院,圣母升天大教堂最为著名。
苏兹达尔距离莫斯科220公里左右,是金环旅游线上最重要的古城。苏兹达尔古城建于公元9—10世纪,曾是基辅罗斯大公国的领地,尤里.多尔戈鲁基建立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后,苏兹达尔成为公国都城,是罗斯第二大政治与宗教的中心。在蒙古人入侵期间,苏兹达尔遭到惨重的破坏,到18世纪才开始逐渐恢复。苏兹达尔直译为“上帝保佑的城市”,至今还保存着11座修道院,25座教堂。这些具有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的中世纪建筑群,是俄罗斯古建筑代表作宝库,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和没落,被称为金环小镇的艺术中心。苏兹达尔坐落在一座高低起伏的小山丘上,蜿蜒平缓的卡缅卡河穿城而过,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草地,森林,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苏兹达尔是金环小镇中最具有优美静谧的田园风光,大自然恬静祥和氛围的地方,古朴而富有浓浓的诗意,因而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最值得慢慢细细地观赏。
整个小镇都很漂亮,一栋栋小别墅,涂成不同的颜色,窗户上还有装饰,窗台上摆着鲜花,花园围绕,门前的苹果树挂满果实,孩子们在草地上嘻戏,狗儿前后奔跑,猫儿伸着懒腰,远处的农田已经收割完了,麦秆还晒在地里,小河围绕着小镇静静流淌,一片安详恬静的田园风光,美的让人踹不过气来。据说当年苏联政府专门把这里围了起来进行保护,所以原始风貌得以保存。但房屋的质量规格不如欧洲那些小镇,还是经济实力决定的吧?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给教堂染上了淡淡的金色。倦鸟回巢,一片片乌鸦掠过头顶,栖息在树枝上。小贩忙着收拾货物,当地人三三两两,抱着大瓶的格瓦斯,坐在山坡上,草地上,边聊天变欣赏落日的美景。只有我们还提着相机,拿着手机,到处抢景,感叹着苏兹达尔的诱人美景。夕阳下的那小木屋,像不像童话里的世界?
苏兹达尔斯巴索—叶夫菲米男子修道院内共有四座教堂,圣母诞生教堂,圣母领报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和尼古拉教堂。最著名的是建于16世纪的圣母诞生教堂,6个漂亮的蓝色洋葱头穹顶,簇拥着中间的金色洋葱头大穹顶,非常漂亮和气派。教堂旁的钟楼上,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铜钟,在秋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苏兹达尔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0世纪,位于卡缅卡河的湾口,约1.4公里的坚固的城墙迄今仍完好保存。克里姆林宫里有宽阔的庭院,高耸的钟楼,主教宫十字宫和圣母玛丽亚领报大教堂。现在主教宫里设有苏兹达尔历史博物馆和古罗斯绘画艺术展。
克里姆林宫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圣母玛丽亚诞生大教堂,修建于13世纪中期。它的洋葱头穹顶是深蓝色,上面装饰有金色的星星,是苏兹达尔所有洋葱头里最漂亮的,成为苏兹达尔的地标性建筑。教堂里有许多1230—1630年间的壁画,鲜艳多彩,据介绍是俄罗斯任何同类壁画都无法相比的。因为经历过多次灾难和重建,曾停止开放多年。据最新报道,现在已经重新修复开放参观。
苏兹达尔这些古老的教堂太美丽了
这个教堂已经破败了,斑驳陆离的墙面述说着岁月的沧桑,枯干的树枝带来无尽的荒凉宽阔的庭院成了菜园,刚收获的红菜头堆了一地,这让我想起柬埔寨,缅甸的那些倒塌的寺庙,不知昔日王谢堂前燕,都飞入何人家?一只花猫肆无忌惮地在墙上舔着猫,我叫它,只是抬头看看我,又低头苦干去了。教堂门前的钟楼已经开始维修,不久之后会以新的面目示人了吧。
一只花猫肆无忌惮地在墙上舔着毛,我叫它,只是抬头看看我,又低头苦干去了。
弗拉基米尔金门,原是把守弗拉基米尔城要塞西边通道的大门,位于Moskovskaya大街的中心,因大门是橡木包铜镀金而得名。模仿基辅市金门,建造于12世纪,是弗拉基米尔古城中唯一残存的中世纪城门。在金门附近,还可以看到当年环绕城市的城墙,防御工事的遗迹。金门屹立的大莫斯科街,是通往西伯利亚的主要道路,从19世纪开始,那些被押解去西伯利亚的囚徒,都是从这里踏上漫漫流放长途的。金门之上建有一座教堂,现在是战争历史博物馆。金门是弗拉基米尔市重要的历史遗址,1992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圣母升天大教堂里面充满庄重严肃的气氛,圣象都很精美,上面复着金箔,还有精美的画框。教堂里的墙壁上布满了水彩壁画,精美独特,大都是以带着金环的圣徒为题材,据考证都是15世纪俄罗斯著名艺术家安德烈.鲁布列夫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后的审判》。教堂原来还供奉着从基辅带回来的,俄罗斯最受尊崇的圣像—《弗拉基米尔的圣母玛丽亚》,1930年被移到了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保存。
弗拉基米尔市的圣德米特里耶夫教堂,1197年建成,位于圣母升天大教堂旁边。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大公维斯耶.沃罗德三世葬于此。圣德米特里耶夫教堂以石灰岩为建筑材料,方便工匠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外墙上雕刻了各种华美的画像,在俄罗斯所有东正教教堂里,是唯一采用了这种独特装饰艺术的,因而被称为“石诗”、“石地毯”,使其享誉盛名。
弗拉基米尔市,广场上的樱桃雕像,据说这里盛产樱桃;
这是俄罗斯著名圣像画画家安德烈.鲁布列夫的雕像,我们曾在莫斯科特列季雅科夫画廊见过他的〈三一圣象〉,弗拉基米尔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里,有一幅他重新绘制的《最后的审判》。他手持画笔,仿佛正在给路人做素描。
在俄罗斯这些小镇上,都有卫国战争纪念碑,有长明火,有鲜花,墙上刻着死难者的名字,苏兹达尔纪念碑前还有卫国战争老兵们的照片,老兵们都露着慈祥快乐的笑脸,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享受和平的生活,一定很欣慰,为他们当年的献身感到骄傲。
驱车四百公里来到俄罗斯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家乡图尔市,宽阔大气的广埸宏伟又漂亮。
图拉被称为茶炊之城。城里的茶炊博物馆,收集了各种形状材质的茶炊上千个。茶炊,又叫茶汤壶。就是有两层壁四围灌水在中间烧火的烧水壶。茶炊的外形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茶炊。19世纪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开始生产茶炊,后来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有几百家加工生产茶炊和茶壶的工厂,年产量已达66万只。俄罗斯人爱茶炊,就像中国人爱茶具一样,其承载的茶炊文化,工艺技术,是俄罗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300多年来被视为俄罗斯人热情好客的象征。
列夫.托尔斯泰的外祖父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极其富有。托尔斯泰的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曾担任过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伺从官,生下列夫.托尔斯泰1岁后就去世了。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在列夫.托尔斯泰9岁时去世。托尔斯泰庄园,位于图拉州的亚斯纳亚—博利尔镇,距离莫斯科190公里左右,是他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的陪嫁,后由他继承。1921年亚斯纳亚—博利尔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区。1931年成立了列夫.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和文学纪念馆。这座庄园的领地就有五千多亩,仅托尔斯泰最喜欢的苹果园就有四五百亩。古树林立,青草茵茵,阔大幽深,静谧悠远,风景秀美。博物馆现在由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管理,他一直想把故居重新修复还原为19世纪时庄园的面貌,建设成俄罗斯重要的文化中心,有生命的博物馆。现在已经修建好一个综合游客中心,有酒店餐馆和停车场。据说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托尔斯泰庄园是一个极其神圣的地方,即便是普京来也必须在大门口下车步行进入参观。
这座庄园的领地就有五千多亩,仅托尔斯泰最喜欢的苹果园就有四五百亩。古树林立,青草茵茵,阔大幽深,静谧悠远,风景秀美。
一进庄园大门就是一片被托尔斯泰称为“静穆而华美”的池塘,沿着参天古树下的土路走过去,就是他的故居,一栋两层的白墙绿顶楼房,掩映在巨大的橡树绿荫下。他在这里出生,并在这里生活了48年。他在这里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他在这里给自己的农奴自由,他在这里创办学校教授农民的孩子读书,他在这里试图实现全世界平等的美好梦想,最后他在失望中离家出走,不幸去世,又回到这里,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故居里至今还保留着原来的装饰和摆设,还有他留下的2万余册14种文字写成的书籍,有些是屠格涅夫,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亲笔签名的赠书。书房里有他父亲留下的波斯书桌,书桌上摆设着烛台,干涸的墨水瓶,座钟等。卧房里,托尔斯泰的衣服,手杖,药物,出走前熄灭的蜡烛都还放在原来的地方。故居的侧厅设立了6个展厅,用来展示托尔斯泰的文学生涯,保存有托尔斯泰大量的手稿,修改过的清样,信件,用过的皮包,用过的猎枪。墙角的留声机,是爱迪生1907年送给托尔斯泰的礼物,里面保留了一段托尔斯泰和庄园里农奴孩子说话的录音,俄语,听不懂说的什么,声音平静,深沉,厚重,还带着一点点嘶哑和疲惫,如秋天白桦林在清风中哗哗地舞动。
宽敞明亮的饭厅里,墙上挂着许多托尔斯泰家族成员的肖像画,他们都是声名显赫的贵族。其中有两幅托尔斯泰的画像,分别是名画家列宾和克拉莫斯科的作品。饭厅里有2架钢琴,托尔斯泰当年经常在这里接待他的朋友。
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安娜.卡列宁娜》和《战争与和平》,就是在这个简陋的房间里,这张他父亲留下来的波斯书桌上完成。看到他穿着朴素的白色麻布衣服,俯首在一楼窗前孜孜写作的照片,心灵深深感到震撼。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林中空地上一个2米长,30厘米高的土堆,没有墓碑没有标志没有装饰,简洁朴实。晚年的他自愿放弃贵族的种种特权,想把自己庄园的土地分给农民,和妻子发生激烈矛盾。1910年10月27日那个冬夜,82岁的托尔斯泰,由女儿和医生陪同,悄悄乘上一辆马车,怀揣60卢布离家出走,不幸染上肺炎在梁赞的阿斯塔波瓦火车站与世长辞,从此后他一直默默地安睡在这里。据说这片林中空地是他和哥哥小时经常玩耍的乐土,哥哥曾告诉托尔斯泰,他将一个写着让人类幸福如兄弟们般相亲相爱秘密的绿棍子藏在这块空地上,托尔斯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秘密,临终时他留下遗嘱,要埋在这里陪伴这个秘密。这块墓地,被奥地利著名作家茨维格称为“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托尔斯泰庄园里养了好多猫,到处打盹玩耍。最可爱的是这只小黄猫,谁也不怕,任人抱任人摸,还躺在我怀里打呼噜,真想把她偷走。
托尔斯泰庄园里现在还养着20多匹马,据说都是名马。我们去的时候,马儿正在自由自在吃草,引得孩子们高兴地围观,旁边那只狗嫉妒了,汪汪直叫,还想咬马的脚踝。据说当年托尔斯泰就酷爱骑马,经常骑马在他辽阔的几万亩领地里驰骋,不知现在这些马,可是当年托翁爱马的后代。
列夫.托尔斯泰即严厉批判东正教的虚伪,又提倡废除国家,认为所有的爱国主义表现都是不道德的,还反对暴力革命,所以他被沙皇和苏维埃政府都不接受。沙皇政府对他又恨又怕,尼古拉二世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领报大教堂宣布开除他的教籍,所以他的墓前没有十字架。虽然列宁曾称他为“俄国革命之镜子”,但斯大林只承认他的文学天赋和成就,却批评他是失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所有财产和庄园都收归国有,他最喜爱的小女儿,亚历山大.托尔斯塔亚曾被关进苏联集中营,最后被迫流亡美国。他的儿子也逃到美国,穷困潦倒而死。
金环小镇自驾的一路上,道路两旁都是茂密的森林。经常看到汽车停在路旁的,但都看不到人。后来看到路边有好多卖野蘑菇的,下来问他们,说是在林子里采的,才知道那些开汽车的是去采蘑菇了。不认识这些蘑菇品种,第一张那两盆,共要价1500卢布,折合人民币150元,我掂了掂,估计有3斤以上。记得上次去青海湖,见到卖新鲜黄蘑的,60元1斤。
金环小镇自驾六天,行程1200多公里,游览了6个城市,今天回到莫斯科郊外一个小镇上,明天还了车就到圣彼得堡了,开始下一段旅程。这几天天气都很好,天空湛蓝云朵洁白,我们开车刚出了莫斯科市区,眼前就是茂密的森林,一排排白桦林,树叶已经开始黄了,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斑斓色彩,真是令人陶醉。一路上风光无限,教堂的穹顶闪烁在灿烂的阳光下,多彩的木屋点缀在辽阔的原野上,很美丽的俄罗斯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