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和家人来到福建厦门旅游,在携程网上预定了一个海景房。与正常的宾馆不同,这是一间网约房。
“网约房”指的是通过网络渠道发布房源、预订并完成交易的一种住宿方式。近年来,“网约房”以其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密码解锁、无须见面等优势赢得许多人青睐。去年12月6日团团·BaoBao版发表了《孩子能轻易进网约房”阳光何时照进灰色地带》的暗访稿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广东广州、江苏南通等多地调查发现,“网约房”在监管上存在漏洞,无法落实实名、实数、实时、实情“四实”制度。还反映,这些未经有效监管的“网约房”极易滋生违法犯罪。没想到职业性暗访之后,过年期间记者在自己的旅行中再次遇到了这种情况。
其中专门提到了公安局要求入住人身份核验事项:“需要入住后抽一分钟扫描二维码进行入住信息登记(公安局要求登记所有入住人员哦!),登记成功后需要截图核验成功的界面发我即可,感谢配合,祝您入住愉快。”
传统的宾馆登记入住需在前台登记身份证,并刷脸认证,网约房入住的整个过程完全依靠入住须知的几点步骤提示。直到第二天退房,记者也未见到网约房的任何一名管理人员。
有意思的是,身份登记也完全是依靠“顾客自觉”。换句话说,任何人只要找到其他人的身份证照片正反面以及一张近照,也完全可以通过审核关。
不得不说,这种失去监管的网约房在保护未成年人上是存在漏洞和风险的。
浙江杭州最近有一条新闻:一名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的00后男孩因涉嫌盗窃电瓶车被刑事立案、取保候审。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取保候审期间,男孩失踪了。检察官调查后发现,男孩其实是在“网约房”内吸食“上头电子烟”,而男孩并没有登记,“网约房”是一名吸毒人员订的。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间“网约房”成为吸毒人员聚众吸食含有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的固定场所。
这个案例背后显示了网约房治理的失控,也给我们诸多警示。可以肯定地说,《孩子能轻易进“网约房”阳光何时照进灰色地带》报道引起了多方重视,记者日前所经历的网约房入住已是厦门当地政府,特别是当地公安部门加强网约房治理的一个结果。显然,如今的严格管理还是不够严格。
此外,携程等各大网络平台也应提高网约房入住门槛,对网约房经营者的资格、营业执照、房源类型等信息进行仔细审核查验,对于曾出现治安问题的网约房以及经营者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