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的一个农业县城,张涛经营着一家单体酒店,他感慨地说:“只有春节,这里的酒店生意才红火,可惜一年只有一个春节。”这个县城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商务客流也相当有限,除了婚丧嫁娶的宴会,只有在返乡高峰期才能迎来真正的客流。
近年来,每逢春节和节假日前夕,各种数据都显示县城酒店的火爆和投资潜力,不少酒店集团也将目光投向了三四线市场,被外界解读为重仓县城市场。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商贸活动频繁的百强县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城,大部分县城缺乏足够的商旅客流来支撑酒店的日常运营,旺季短暂,淡季漫长,许多酒店老板长期处于不饱和状态。
以去哪儿和马蜂窝等平台的数据为例,春节期间高星酒店预定增长最高的Top10县城和热度涨幅最快的年味儿小城,几乎有一半都属于旅游资源丰富的目的地城市。这些地区的火爆,关键在于其丰富的、更具性价比的旅游资源。
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管集团都在布局下沉市场,其中县域是下沉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下沉市场的机会更多集中在连锁酒店品牌的降维打击上,而非下沉市场蛋糕的整体变大。连锁酒店品牌以其更强的获客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切走了原本属于单体酒店的份额。
酒店集团争相布局县城市场,也是为了抢占县城酒店市场的第一波连锁红利和窗口期。尤其是高端酒店,布局县城市场的窗口期更短,因为适合的物业有限,且县城对该类产品的需求也有限。快速布局下沉市场,对于酒店集团来说是做大自身规模和体量的重要抓手。
对于酒店投资者来说,投资县城酒店需要考虑得更复杂。除了要考虑县城的酒店市场容量,还需要考虑投资回报周期,以及后续其他品牌进入后带来的分流和竞争加剧等影响。单纯看到县城酒店节假日火爆就贸然进入,最终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县城是人情社会,面子在很多场合比里子更重要。因此,如果酒店能够承接婚丧嫁娶的宴席,就应该将门头和大堂设计得更为宽敞,而不是过于追求坪效和效率。同时,酒店还可以通过“+”服务融入本地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把县城酒店再做一遍”,不是简单地将高线城市的酒店模式复制到县城,而是要根据县城的特点和需求,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版酒店。这样,县城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