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复方辑录之二十八 中药材复方辑录(花叶类)之二十八水翁花「复方」 1癍痧发热:干花3钱至1两清水煎服; 2暑热头痛:用法同上; 3... 

1、癍痧发热:干花3钱至1两、清水煎服;

2、暑热头痛:用法同上;

3、食滞:干花3钱至于1两,请水煎服;或加布渣叶3至5钱同煎服。

水翁花禁忌

尚不明确

闹羊花

1.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圣惠方》)

2.治风痰注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续传信方》)

3.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踯躅花、干蝎(全者,炒)、乌头(炮炙,去皮脐)各半两,地龙(阴干)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圣济总录》踯躅丸)

4.治左瘫右痪: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局方》伏虎丹)

5.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跌打损伤: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7.治疟疾: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8.治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9.治腹中百结(手术麻醉剂):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钱(按:据《汉书华佗传》张骥补注,当归用量作三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华佗神医秘传》麻沸散)

10.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闽东本草》)

11.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①用于手术麻醉

②治疗痹症(关节肿痛,或运动障碍)

取生闹羊花4两,金樱子根1两,洗净后,以烧酒1斤封浸1个月。成人每晚服药酒15~20毫升,体质较弱者10~15毫升(不可超量),具有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的作用。孕妇及体质明显虚弱者忌服。如遇轻度不适或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服绿豆汤等解毒剂以解之。

化学成份

花含木毒素即木藜芦毒素Ⅰ或杜鹃花毒素(andromedotoxin,grayanotoxinⅠ,rhodofoxin),石楠素(ericol-in)[1],羊踯躅素(rhodomollein)Ⅲ、日本杜鹃素Ⅲ即日本羊踯躅素Ⅲ、闹羊花毒素Ⅲ或八厘麻毒素(rhodojaponinⅢ)[2],木藜芦毒素Ⅲ(grayanotoxinⅢ)及山月桂萜醇(kalmanol)[3]。

闹羊花的禁忌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

山香圆叶

1.治泄泻、痢疾:山香圆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2.治妇女血崩:山香圆四两,桂圆一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3.治外伤肿痛:鲜山香圆和酒捣烂,烘热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4.治产褥热:山香圆、白英各三钱,梵天花五钱,羊耳菊、蛇莓各二钱。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一两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湿腰痛,产后伤风:山香圆一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6.治偏头痛:山香圆、鸡儿肠、金银花根、单叶铁线莲各五钱,黄酒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治关节或肌肉风痛:山香圆三两,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跌打损伤、筋骨痛:山香圆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脾脏肿大,根煲猪脾脏。《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山香圆叶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蔷薇花

①治疟疾:野蔷薇花,拌茶煎服。(《群芳谱》)

②治暑热胸闷,吐血口渴,呕吐不思饮食:白残花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蔷薇花的禁忌

《纲目拾遗》:刘克中云,香烈大耗真气,虚人忌服之。

玉米须

1.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

2.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3.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4.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

5.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

6.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3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7.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8.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

9.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

1.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2.治疗肾病综合征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3.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玉米须的禁忌

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扁豆花

1.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

2.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ml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含生药62.5mg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旋覆花

1.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未,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2.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艾(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挫、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3.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匿要略》旋复花汤)

4.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5.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6.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7.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8.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由酒服。(《本草汇言》)

9.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10.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12、治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濒湖集简方》

香附旋复花汤

功效: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组成:生香附9克旋复花(绢包)9克苏子霜9克广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薏仁15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旋复花代赭石汤

材料: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做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

旋复花五子丸

功效:主治眼见黑花飞蝇,或生翳障,五脏风热上攻,肝虚头痛。

组成:密蒙花、旋复花、甘菊花、决明子、枸杞子、菟丝子(酒制)、鼠粘子、地肤子、石决明(煅)、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麦门冬汤送下。

旋复花葱白汤

功效:主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组成:葱白(长9――12厘米者)2茎半夏12克生姜2.4克甘草当归黄耆各9克麦门冬12克阿胶12克人参4.5克黄芩3克旋复花3克

用法:上十一味,哎咀。用水1.6升,煮至800毫升,纳清酒600毫升,并将阿胶加入,煎取8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温卧,当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黄6克煮,服如前法;若秋后,勿强责汗。一方以黄雌鸡1只,割咽取血,纳酒中煮鸡,取汁以煎药。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海藻、菘菜。

旋覆花的禁忌

旋覆花温散降逆,故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因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需布包入煎。

莲须

1.治遗精梦泄:熟地黄八两,山茱萸二两,山药、茯苓各三两,牡丹皮、龙骨三钱(生研,水飞),莲须一两,芡实二两,线胶四两(同牡蛎炒热,去牡蛎)。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四钱,空心淡盐汤下。(《经验广集》固精丸)

2.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3.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莲须、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钱。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忌热物。(《孙天仁集效方》)

4.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白莲须一钱,粉干葛一钱,白茯苓一钱,大生地一钱,真雅连五分,天花粉五分,官拣参五分,北五味子五分,净知母五分,炙甘草五分,淡竹叶五分,灯心十茎。水煎热服。(《幼幼集成》莲花饮)

莲须红糖茶

原料:绿茶1克,莲须12克,红糖25克。

用法:莲花盛开时,采收雄蕊,烘干备用,每次加水1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绿茶即可。分3次饮,日服1剂。

出处:民间验方。

功效作用:治遗精。

莲须的禁忌

1.《日华子本草》:忌地黄、葱、蒜。

2.《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蒲黄

1.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蒲黄三两(微炒),龙骨二两半。艾叶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圣济总录》蒲黄丸)

2.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梅师集验方》)

3.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局方》蒲黄散)

4.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局方》失笑散)

5.催生:蒲黄、地龙(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黄)、陈橘皮等分。各为末,如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匕,新汲水调服。(《证类本草》)

6.治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7.治吐血、唾血: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简要济众方》)

8.治肺热衄血:蒲黄、青黛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黛,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汁调下。(《简便单方》)

9.治鼻衄经久不止:蒲黄二、三两,石榴花一两(末)。上药,和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10.治膀胱热,小便血不止:蒲黄(微炒)二两,郁金(锉)三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粟米饮调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蒲黄散)

11.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12.治舌胀满口,不能出声:蒲黄频掺。(《本事方》)

13.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蒲黄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鱼一钱。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凋,敷重舌、口中疮上,日三用之。(《圣惠方》蒲黄散)

14.治耳出脓:蒲黄末,掺之。(《圣惠方》)

15.治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单方》)

16.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纳之。(《千金方》)

17.治阴蚀:蒲黄二两,桐皮二两,甘草二两。凡三物,捣筛,粉创上。(《令李方》蒲黄散)

18.治丈夫阴下湿痒:蒲黄末敷之。(《千金方》)

临床应用于产褥期,于产后开始口服生蒲黄末,每日3次,每次3g,连续3天,以观察其对子宫的收缩作用。据31例产妇的服药结果,产后3日宫底平均下降4.71cm,而对照组(未服药)30例平均下降3.64cm;同时服用生蒲黄后产妇的恶露亦渐减少。认为所谓法瘀作用,其本质似在于收缩子宫;并认为蒲黄除能收缩子宫外,还有止血作用。此外,作者还根据蒲黄的作用及临床观察结果,对蒲黄生用活血行血,炒黑止血及阴虚、无瘀忌用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蒲黄无炒黑的必要,主张一律生用力陆床应用除孕妇外,一般无所禁忌.

蒲黄的禁忌

【注意】孕妇慎服。

侧柏叶

1.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2.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3.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4.治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

5.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6.治小儿洞痢:柏叶煮汁,代茶饮之。(《经验方》)

7.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柏叶烧灰调服。(《百一选方》)

8.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9.治妇人月水久不断:白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10.治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11.治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12.治大人及小儿汤火伤: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

13.治高血压:侧柏叶五钱。切碎,水煎代茶饮,至血压正常为止。(《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4.治深部脓肿:侧柏叶一两,白矾五钱,酒一两。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5.治流行性腮腺炎: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6.治鹅掌风:鲜侧柏叶,放锅内水煮二、三沸,先熏后洗,一日二、三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①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

将侧柏叶晒干或焙干后研成粗末,加入18%的酒精,以浸漫药粉为度,浸泡4昼夜,滤取浸液。每次50毫升(儿童酌减),日服3次,7~10天为一疗程。共治114例,治愈100例,治愈率87.7%。实验证明,本浸剂有较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如经煮沸、高压消毒,或加防腐剂,则会影响疗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③治疗肺结核

㈠静脉点滴: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150毫升中,1小时左右滴完;

㈡静脉注射: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中,15分钟左右注射完毕。64例患者经治1个月以上,临床治愈9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32例,无变化12例,恶化5例。疗程一般为2个月,对新鲜结核病灶和浸润期疗效较好,对陈旧性结核及厚壁纤维空洞型疗效较差。应用过程中未见毒性反应。

④治疗百日咳

用新鲜侧柏叶(连幼枝)1两,加水煎成100毫升,再加蜂蜜20毫升。如用干品,则每两煎成150毫升,另加蜂蜜30毫升。剂量:1岁以内每次10~15毫升,1~3岁15~30毫升,4岁以上30~50毫升,均日服3次。视病情需要连服1~3周。治疗越早,疗效越高,疗程亦短。配制本剂时可酌加防腐剂,否则超过4天即转酸味或起白沫。侧柏以新鲜者效果较佳。

⑤治疗溃疡病并发出血

⑥治疗秃发

用鲜侧柏叶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1.侧柏叶椿皮丸

组成:龟版60克(酥炙)、升麻、香附各15克、芍药45克、侧柏叶30克、椿根白皮22.5克

用法:上研为末,粥和为丸。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汤调送下丸药。

功效:滋阴养血,清利湿热。

主治:肠风便血,日久血虚。并治麻风、癣疮见于面部。

2.鲜藕侧柏叶汁

材料:鲜莲藕500克、生侧柏叶100克、蜂蜜15克。

做法:将鲜莲藕连藕节洗净,切细粒,再用冷开水浸洗干净,搅拌机搅烂,榨汁;侧柏叶洗净,切小段,再用冷开水浸洗,搅拌机搅烂,榨汁。把莲藕汁、柏叶汁、蜂蜜混匀,放入炖盅,文火隔水炖5分钟,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血。

主治:月经病,证属血热兼有血瘀;症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血色鲜红量多而有血块。

3.三味侧柏叶酒

配方:鲜侧柏叶、鲜骨碎补各30克、闹羊花9克、85%酒精1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搞烂,连汁置容器中,加入85%酒精,密封浸泡2周后,过滤压榨取汁,备用。

用法:外用。涂擦患处,日涂数次。

功效:补肾通络、凉血和血。

主治:脱发。

引自:《百病中医需洗熨擦疗法》。

4.旱莲侧柏叶茶

组成:旱莲草30克,荷叶、侧柏叶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碎,置热水瓶中,冲入沸水泡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血止后停服。

功效:清热止血,养阴益肾。

主治:阴虚火旺或感受暑邪所致吐血、咯血、鼻衄等多种出血。

禁忌:热象不明显者,不宜久服。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5.侧柏叶生姜酒

配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制法:将上述各药切碎,用纱布袋装,放酒坛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经常摇动。开封后,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服法:外用。每日次,每次用棉球蘸药酒涂擦患处。

功效:生发,用于斑秃。

6.侧柏叶酒

配方:侧柏叶90克、白酒250克。

制法:将侧柏叶置白酒中,浸泡10天,滤取药液,装瓶备用。

服法:外用。每天用干净棉球蘸药酒涂擦脱发区3--5次,每次擦10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

功效:主治斑秃、神经性脱发等。

7.侧柏叶柿蒂汤

组成:柿蒂、黄柏、黄连、生地、侧柏叶、丹皮、白芍、木通、茯苓、泽泻

用法:水煎服。

主治:血淋。血色鲜红,脉数有力,属心与小肠实热者。

8.侧柏叶芦根鲜藕汁

材料:侧柏、芦根、鲜藕各等分,白糖适量

制法:芦根切碎,鲜藕切片,同入锅内,加水煎汁。侧柏叶捣汁,二汁混合,加白糖,即可食用。

服法:代茶饮。

功效:侧柏芦根鲜藕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肿瘤患者食用。

方解:方中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凉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散毒。用于鼻血、外伤出血,烧伤烫伤等症。藕,健脾,开胃,养血。用于各种出血症。芦根清热去火抗癌,侧柏叶、藕均为凉血止血药物,三者合用,对肿瘤患者各种出血症有较大的治疗作用。

9.侧柏叶净肌汤

组成:侧柏叶5钱、好醋1钟。

制法:煎5分。服16服,痊愈。如眉发脱落者,用侧柏叶酒浸,九蒸九晒,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量:每服30-50丸,黄酒送下,1日3服,百日痊愈。

主治:杨梅痊愈后,遍身发瘰如癞,痒不可忍者,及中粉毒。

10.侧柏叶猪鼻汤

材料:生侧柏叶15g、金钗石斛6g、柴胡10g、猪鼻肉、蜂蜜各50g、30度米酒20ml。

制法:将猪鼻肉刮洗干净,与侧柏叶、金钗石斛、柴胡共放于砂锅内,加清水500ml,用文火炖煮60分钟,滤除药渣,冲入蜂蜜米酒,和匀饮之。

用法:此为1日量,分2次饮用。2-4天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

功效:该药膳有扶正养阴,消炎通窍的功效,适用于慢性鼻窦炎,流臭鼻涕等症。

11.侧柏叶木通茶

组成:侧柏叶15克、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6克。

制法:上药剂量加倍,共研粗末,混匀。每取18--30克,置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扶风燥湿,活血镇痛。

主治:风寒湿痹着,气血运行受阻,全身关节走窜疼痛,不分日夜,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关节屈伸不利,局部可有轻度肿胀,活动后疼痛常加重,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外伤性关节炎等。

禁忌:阴亏、气弱、滑精、尿频、便溏者及孕妇均忌服。

出处:《本草切要》

12.侧柏叶艾叶蒜汤

材料: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

功效:平逆气、止血。

13.侧柏叶白及莲须茶

材料:白芨30克、莲须、侧柏叶、沙参各15克组成

制法:按原方用量比例,研为粗末,每用20--30克,布包后置热水瓶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后取汁,再加入藕节汁、生地黄汁各10--15毫升,频饮代茶。每日1--2剂。

功效:清热止血,润肺止咳,治干咳吐血,血色鲜红;舌红苔薄,脉细数,如肺结核、支扩咯血。

禁忌:虚寒性出血不宜服用。

按语:方中白及、莲须、侧柏叶三味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其中白及的剂量为它药的一倍,此药性涩而收,入肺止吐血,独擅其长。莲须甘、平而涩,与莲子同功,能清心通肾,益血固精,通常用于各种出血及崩漏、遗精;侧柏叶味苦微寒,性涩而燥,善清血分湿热。沙参甘苦、微寒,专补肺阴、益肺气,又能润肺止咳清火,四味合用,有清热止血、润肺止咳之效。原方以生地汁、藕节汁调散服之。现改成散剂泡茶,兑入二汁饮用,其凉血、止血药效发挥更快。

出处:戴氏方(《实用方剂辞典》)

侧柏叶的禁忌

密蒙花

1.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2.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3.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银海精微》密蒙花散)

4.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密蒙花、青箱子、当归、赤芍、柴胡、川牛膝、桔梗、决明子各9g,红花、川芎各6g,桃仁、生地黄各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肝郁症状明显者加重柴胡用量或加白芍9g,去赤芍。妇女经期去桃仁;微热者,加丹皮、地骨皮。

5.治疗角膜溃疡:密蒙花、黄连、紫草、蕤仁各15g,秦皮、木贼草、谷精草、秦艽各20g。随证加减。将药置於洁净药锅内,加清水1500ml,先用武火煎至水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过滤取汁;然后再如上法煎滤一次。将2次煎液混合备用。用净毛巾浸於药液内湿透,拧至湿度温度适度,敷患眼处。如此反复敷之。

6.密蒙花配伍枸杞子:密蒙花清肝养血,明目退翳;枸杞子补肝肾而明目。二者伍用,清补兼施,有清肝、补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疗肝血虚而有热所致的目昏、视物不清。

7.密蒙花配伍菊花、石决明:密蒙花清肝而明目退翳;菊花疏风散热而;石决明清肝明目,与密蒙花配伍,其清肝明目之力更强。三者同用,有疏风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用於治疗肝热之目赤肿痛、翳障。

密蒙花的禁忌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莲房

1.治室女血崩,不以冷热皆可服:荆芥、莲蓬壳(烧灰存性)。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米饮汤调下。(《圣惠方》)

2.治血崩:棕皮(烧灰)、莲壳(烧存性)各半两,香附子三两(炒)。上为末。米饮调下三、四钱,食前。(《儒门事亲》莲壳散)

3.治经血不止: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热酒下。(《妇人经验方》瑞莲散)

4.治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朱氏集验医方》)

5.治胎衣不下:莲房一个,甜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6.治小便血淋: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饮调下,日二。(《经验方》)

7.治痔疮:干莲房、荆芥各一两,枳壳、薄荷、朴硝各五钱。为粗末。水三碗,煎二碗,半热熏洗。(《高科选粹》莲房枳壳汤)

8.治乳裂:莲房炒研为末,外敷。(《岭南采药录》)

9.治天泡湿疮:莲蓬壳,烧存性,研末,井泥调涂。(《海上方》)

10.治黄水疮:莲房烧成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腊梅花

1.治久咳:铁筷子花三钱。泡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2.治汤火伤:蜡梅花(以)茶油浸(涂)。(《岭南采药录》)

3.咳:腊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4.胃气痛:腊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5.中耳炎:腊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6.风寒感冒:根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7.烫火伤:腊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8.暑热、心烦头昏、头痛:腊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9.急性结膜炎:腊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腊梅花禁忌

腊梅花的食用没有什么禁忌,但不管什么东西食用等都要注意适量,此外要注意摆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月季花

1.治月经不调:鲜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钱,开水泡服,连服数次。(《泉州本草》)

2.治肺虚咳嗽咯血:月季花合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3.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月季花瓣干研末,每服一钱,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4.治产后阴挺:月季花一两炖红酒服。(《闽东本草》)

5.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胜春汤的药物组成有:月季花10g、当归10g、丹参10g、白芍10g,加红糖适量,清水煎服。其汤味香甜,无难咽之苦,每次月经前3~5天服3剂,每次加鸡蛋一个同煮,其效可靠,不愧是调经、理气、活血的妙剂。

6.月季花与代代花合用,更是治疗气血不和引起月经病的良方。用月季花、代代花各15g,煎水服。月季花重活血,代代花偏于行气。二药为伍,一气一血,气血双调,其调经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甚好。主治妇女肝气不舒、气血失调、经脉瘀阻不畅,以致月经不调、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甚或恶心、呕吐等症。

7.鲜月季花20g开水泡服,可治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

8.月季根30g,鸡冠花、益母草各15g,煎水煮蛋吃,能治痛经;

9.月经过多、白带多,用月季花(或根)15g水煎服或炖猪肉食;

10.月季花10g、大枣12g同煎,汤成后加适量蜂蜜服用,此方又香又甜,不像是药,对经期潮热很有效。

11.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当茶饮,或加入其它健美茶中冲饮,还可活血美容,使人青春长驻。

12.治肺虚咳嗽咯血:月季花合冰糖炖服,连服有效。

13.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月季花制干研末,每次服3克,用酒冲服。

14.治瘰疬未破:月季花鲜叶捣烂敷于患处(花赤可)。

15.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月季花嫩叶捣烂敷患处。

16.治疗遗精:月季花根30克,白芍药根10克,百合15克,用水煎服。

17.与益母草、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配伍,治疗月经不调、血瘀经闭方。

18.与香附、丹参等活血行气之品同用,治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方。

19.凡跌打瘀血肿痛者,常与地鳖虫配伍,治外伤肿痛方。

20.凡瘰疬未破者,可与沉香,芫花同用。

月季花的禁忌

不宜久服;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荆芥穗

1.荆芥穗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2.荆芥穗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3.荆芥穗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4.荆芥穗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5.荆芥穗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6.荆芥穗治大便下血: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7.荆芥穗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8.荆芥穗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9.荆芥穗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10.荆芥穗治大便下血: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11.荆芥穗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12.荆芥穗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13.荆芥穗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14.荆芥穗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滇南本草》

荆芥穗用药禁忌

1、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2、《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3、《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4、《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5、《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

黄蜀葵花

1.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2.治痈疽肿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3.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4.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5.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6.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黄蜀葵花的禁忌

孕妇禁忌

满山红

治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叶租末二两,白酒一斤,浸七日过滤;每服15~20毫升,日服三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满山红的副作用

临床上副反应轻微,但长期服用满山红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应予重视。有毒成分主要为木毒素。

鸡冠花

1.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粗末半两,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卫生宝鉴》淋渫鸡冠散)

2.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濒湖集简方》)

3.治下血脱肛:㈠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㈡白鸡冠花(炒)、榈灰、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永类钤方》)

4.治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

5.治咳血,吐血:鲜白鸡冠花五至八钱(干者二至五钱),和猪肺(不可灌水)冲开水约炖一小时许,饭后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6.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天仁集效方》)

7.治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怪证奇方》)

8.治白带、砂淋: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9.治血淋:白鸡冠花一两,烧炭,米汤送下。(《湖南药物志》)

10.治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钱,赤带用红者。(《孙天仁集效方》)

11.治风疹:白鸡冠花、向日葵各三钱,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12.治青光眼:干鸡冠花、干艾根、干牡荆根各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3.治额疽:鲜鸡冠花、一点红、红莲子草(苋科)各酌量,调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鸡冠花的药理作用

试管法证明,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10%煎剂在试管中,加等量阴道滴虫养液,30分钟时虫体变圆,活动力减弱,60分钟时大部虫体消失;如前剂浓度为20%,则15分钟时虫体即消失。试管法证明,本品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杀灭作用,10%煎剂加等量阴道滴虫培养液,30分钟时虫体变圆,活动力减弱,60分钟时大部分虫体消失;20%煎剂可使虫体5-10分钟内消失。本品10%注射液对孕鼠、孕豚鼠、家兔等宫腔内给药有中期引产作用。

鸡冠花酒

配方:白鸡冠花(晒干为末)180g、米酒1000ml。

功用:凉血止血。

制法:1将白鸡冠花末连同米酒一同放入瓶中浸泡,封口;25--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服用。

用法:每次30--50ml,每日1次,清晨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鸡冠花:性味甘凉,凉血止血。

此酒不仅可治妇女崩中,赤白带下,还可以治疗痔漏肠风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等症。

鸡冠花鸡蛋汤

材料:鸡冠花40克、鸡蛋1只、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冠花加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将鸡蛋去壳搅匀烧开,加入白糖适量即可。

用法:每天1次,连服7天。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崩漏、鼻衄、吐血、便血、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鸡冠花粥

配方:鲜白鸡冠花10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

制作:先将鸡冠花洗净,加水煎汁,与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内熬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餐皆可食用。

功效:凉血止血,利湿宽肠。

主治:白带过多、大便燥结、大便带血等症。

鸡冠花金银花饮

材料:鸡冠花30克、金银花30克、蜂蜜30毫升

制法:将新鲜鸡冠花30克洗净,晾干,切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放入洗净的金银花30克,拌和均匀,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趁温热时调入蜂蜜30毫升,和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主治老年性阴道炎证属湿热下注。

藕汁鸡冠花汤

材料: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

做法: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功效:主要治疗白带病温热型: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鸡冠花炖猪肺

配方:白鸡冠花20克、猪肺100克、冰糖30克

制作:

1、白鸡冠花洗净,用纱布袋装好封口;猪肺洗净,切成颗粒状,冰糖打碎。

2、把白鸡冠花、冰糖、猪肺同放炖杯内,加水200毫升。

3、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1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肝硬化腹水,并有出血患者食用。

鸡冠花炖鸭肝汤

材料:鲜鸡冠花2个、鸭肝1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制法:用淡盐水漂洗鸡冠花,用清水冲净;鸭肝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加盖隔水炖约1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人用。

THE END
1.宋茶,雅士的高级品味建E网设计资讯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https://www.justeasy.cn/news/20445.html
2.酒店会议室会场的布置9篇(全文)“U”字型、“T”字型、“回”字型、“口”字型、会见型、椭圆型(董事会型)、鸡尾酒会型、舞客人入座后,应及时为客人倒一杯茶,俗称“迎客茶”。一般每隔15-20分钟添加一次茶水。 (三) 会场灯光。建议使用三基色面灯, 亮度控制在500-700流明为宜, 会场的门窗需用深色窗帘遮挡或使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jc178f3.html
3.餐厅人员岗位职责及流程莱芜技师学院三.操作细则 1、签到、签退 2、参加班前会 3、餐前抽查 4、监督服务质量 5、处理投诉 6、安全检查: 7、参加领班级碰头会。 8、安排领班级员工下班。 9、签退。 四、工作内容 1、月度工作 ⑴对餐厅月度工作进行总结,并拟订下月工作计划。 ⑵对餐厅员工一个月来的日常考勤和工作考核进行汇总统计。 https://www.lwjsxy.com/a/jpkc/pengdiaojishu/zhiyegangweibiaozhun/2018/0804/521.html
4.品味四大名镇之乌镇:江南最佳旅游美景(图)林家铺子旁有锦和斋,经营南北货物,声誉极盛,至今尚存。在乌镇,您随处可以买到乌镇及桐乡的著名特产,如:姑嫂饼、杭白菊、三珍斋酱鸭、乌镇羊肉、熏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饼”、“杭白菊”最为出名。 〖最佳旅游时间〗 由于处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年气温16https://www.scspc.gov.cn/html/xxyl_66/lyyl_68/2009/0619/47968.html
5.如何看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服化道等细节表现?(知否五、茶艺第八集单独的一集盛老太太请了宫里的嬷嬷教三个孙女茶艺、焚香、插花。 宋时有四大清玩:烧香、点茶、挂画、插花 。 合称文人四艺。在中国茶艺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是历史上的绝唱(余响流布到日本)。汉唐人虽然也饮茶,但饮用的方式比较“粗暴”:将茶叶放入锅里煮,并加入姜、葱、茱萸、https://www.douban.com/review/9881311/
6.时尚:适合哈韩一族的开运吉祥物(图)星座频道13、五味子茶 五味子茶是一种颜色粉红的茶。五味子茶包含了咸、淡、苦、甜、酸五种滋味,在韩国,它被认为是调和阴阳、解除疲劳的汤水。每当家里有远方的客人造访或家人旅行归来时,主人就要为他们熬制五味子茶,这样即可以养身又可以洗去远行的尘埃。 14、毽子 https://astro.sina.com.cn/ot/2005-07-06/111519031.shtml
7.做个举止优雅的空姐——《空姐说礼仪》(五)客来宾至,好茶一杯。 用餐礼节助你在酒桌上谈笑风生。 礼物称心是理想境界。 牢记涉外交往五大黄金守则,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行礼方式取决对方的国家、宗教背景。 酒如人生,甘甜苦辣,如你愿意,可尝遍天下美酒。 第1节 涉外交往的五大黄金守则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与外国宾https://news.carnoc.com/list/98/9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