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大众的眼睛里,投资人都是出入顶级高档写字楼、出门开着豪车、美女秘书也是那种可以秒杀任何一家酒吧夜店之王的主…但是真实的情况又是什么呢,投资人也是人,也要解决吃喝拉撒问题,也有七情六欲。
除了极个别的投资人宣称要将投资作为终身事业的大boss之外,在VC/PE丛林中,其余绝大多数也是在升职和辞职之间摇摆。
但是这些“天之骄子”如果不做投资,还能做些什么工作呢?他们除了做投资找项目,其他的谋生技能又有多少?更为关键的是,那些下定决定要开启新的人生阶段的、注重仪式感的投资人们如何写辞职信?
辞职信不仅是告别上一份工作和前一个工作岗位的结束语,更能看出一个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简洁的几行字,足以彻底说明职场中的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据私募君多年的观察,投资人一般重新开始一份工作,其实“悄悄的辞职,打枪的不要”的偏多,事后才会宣布,更多是被媒体挖出来,然后才被大众所知。
也有一部分投资人会在朋友圈发布消息,表示自己换老板了或者自己当老板了。比如之前知名投资机构DCM的卢蓉,形式就比较简单。卢蓉曾任DCM中国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她就仅仅是发了个朋友圈,称自己离开DCM加入HCapital。
右为卢蓉配图来自卢蓉朋友圈
除了这种形式简单的,还有一部分投资人或供职机构会主动对外宣布的,一般通过公开渠道主动公布职业生涯变换。
像元KKR的刘海峰和华裕能辞职,是由供职机构KKR对外主动公布的。
KKR当时的官方邮件比较长,私募君节选了部分:
KKR今日(2016年8月30日)宣布其亚洲私募股权业务的重要人事变更,包括中国业务高管变动及中国、新加坡和韩国业务新招募的资深投资管理人员。KKR全球合伙人、亚洲私募股权业务联席主管路明将单独负责KKR亚洲私募股权业务。
同时,KKR全球合伙人、亚洲私募股权业务联席主管、大中华区总裁刘海峰与另一位KKR全球合伙人华裕能将于今年年底辞任。两人将共同成立一家自己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刘海峰与华裕能将于2017年开始转任KKR公司顾问。在KKR任命新的中国业务负责人之前,路明将担任中国区临时主管。
KKR联合创始人、联席CEOHenryKravis和GeorgeRoberts表示,“刘海峰和华裕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业务平台,我们为KKR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秀业绩感到骄傲。我们衷心地祝愿他们在新的事业发展上一帆风顺。同时,在KKR进入亚洲十周年之际,我们也很高兴能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人才加入KKR亚洲团队以扩充我们在这一区域的实力。”
刘海峰和华裕能也表示,“作为KKR的一员,我们非常自豪在过去十年中参与创建了一个亚洲顶尖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未来我们将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双方还将有很多共同合作的机会。”这封邮件是以KKR的官方口吻发出的,私募君以为不能完全代表刘海峰和华裕能的口吻或说辞。
曹大容和王浩有个人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都戴眼镜,温文儒雅。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都富有情怀,这一点从他们的辞职信可以看出来,辞职是为了追寻梦想。
王浩
先看王浩的。2017年7月1日,和卢蓉一样,王浩也是通过朋友圈,公布了自己的辞职信。他用的是便签形式,原文如下: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景林从事一级和一级半市场工作近八年,从三十几岁到四十出头,参与了它的创立,陪他一起成长,发展至今,离开的决定是多么的不舍!
然而,人,生而短暂,在浩瀚的宇宙和漫长的历史中,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当经历了身边人,人到中年撒手人寰之后,步入不惑之年的我恍然发现,我到底在寻找什么?生命的价值何在?
是的,我热爱投资,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如何让自己的投资创造价值,如何让自己的投资帮助那些有梦想、有格局的企业家,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同时也是我努力想达到的。
梦想能否成功我不知道,然而追求梦想,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感谢理解我,信任我,给我最大支持的蒋总!创业时的艰辛,发展时的痛苦,我们一起走过,此生难忘!
感谢景林的同事们,大家一起奋斗,一起拼搏,在景林的八年,见证了我的成长,是我最值得回忆的八年!
我们之所以相遇,是因为我们有缘。有缘,让我们再次相聚!
2017年7月1日
王浩的辞职公开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参与创立了景林资本,和蒋总一起扛过抢打过仗,创业的艰辛,让他难忘,他也非常能够理解,所以心怀感恩。
曹大容
我们再来看曹大容的,值得一提的是,曹大容的辞职公开信,也是深情爆满,与王浩的一起都是范文精品。原文如下:
没有什么比创造一个新东西更加令人激动
感谢各位创业者、投资圈和媒体的朋友对我的关心。
针对近期媒体对于我个人和光速安振动向的报道,有一些需要解释的地方,在此我做一个回应。
我仍是光速安振的董事总经理,继续管理着两期基金的投资业务和投资组合。
在此也向光速安振团队的伙伴们多年来的努力、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
但我也经常会有一些困惑。虽然在中国,我感觉光速就是我,我就是光速。但实际上光速是一家美国品牌,并不属于我。
一个人,一家企业,他奋斗的一切最终都将体现在他的品牌上。
如果这个品牌你不能拥有,最终将无法完成你的使命。
在16年的投资生涯里,我见了无数的创业者。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类,是那些拥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宏大的格局和长远眼光的人。有些人在能力上可能比他们还要优秀,但真正决定一个人所能达到何等高度,是看他在一开始就拥有怎样的格局。
光速安振的伙伴郝玮、王京,以及即将加入的几位重量级合伙人——其中包括前德迅投资的董事总经理邱谆——将组成云九资本新的合伙人团队,在中国风投市场坚持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努力打造出我们心目中最好的创投品牌。
就像我身边许多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一样,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多么的令人激动,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了。
我们将在这条路上反刍自新,砥砺前行。
2016年6月6日
认真阅读后,我们会发现,不管是曹大容还是王浩,都是“煽情”的高手,通篇行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子:
一般情况下,讲到自身的梦想时,投资人会在这部分着墨较多,可以理解,作者一般写到这里的时候都比较激动,内心应该如潮水澎湃一样。
新晋的投资经理和VC/PE合伙人们学会了吗?可以尝试自己写写哟,但是不要轻易的递交给Leader。
一封优质的辞职信可能需要3-5年,甚至10几年来丰富内容。王浩用了八年,曹大容用过了10年。你准备好自己要投入多少年了吗?
没想好的,还是踏踏实实的找项目,多募资,想想如何让自己推送的项目如何顺利通过投决会吧!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