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还宣称,这款酒产自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先窖藏了几年后,又洞藏在了古老的溶洞里,口感更加绵柔;“稍微包装好点,市面上起码要150元一瓶,甚至300~400元一瓶”,现在统统1折清仓。
若要购买有五种套餐可选:388元买1箱送1箱的“品质优选套餐”、760元买2箱送2箱的“超值爆款套餐”、1880元买5箱送5箱的“好友馈赠套餐”、3600元买10箱送10箱的“企业用酒”。以此计算,不同套餐下,每瓶酒的价格分别为32.2元、31.67元、31.5元和30元。
“如果你是批发,价格还可以谈,最低每瓶25元就能买到。”上述链接的客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主要通过线上销售,全国代理商有100多个,平均一个代理商年销售量上百件。
“仁怀市根本没有10元、8元的酱酒,也没有20元的!”此前,仁怀酒业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吕玉华便曾公开表示,“20元一瓶的售价对外推销,如此低廉的价格,连酱酒成本都不足以支持,何谈质量。”
从宣传网页上看,这些酒的“生产厂家”是贵州省仁怀市怀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怀江酒业)。启信宝信息显示,怀江酒业成立于2012年10月,自然人蔡聪会和李波分别持有80%和20%的股权。
“太可恶了!我们前年就已经报案了,工商局都找我去过好几回了。我一直在告它们侵权,乱打旗号,假冒我们”,一位怀江酒业人士表示,现在工商局抓不到它们人,“怎么抓呀?人都找不到,这些人全部是在网上搞。”
网络平台等频现“洞藏酒”当地曾严厉打击类似乱象
另也有一点也可印证,是不良商贩在假冒怀江酒业。启信宝信息显示,怀江酒业的注册地在仁怀市盐津街道办事处三百梯村,而非茅台镇。但上述宣传网页显示,这些酒在茅台镇进行洞藏,甚至称:“我们在茅台镇古老溶洞,2000平米的洞内……”
茅台镇洞藏酒不仅是噱头,甚至还有人专门造假。2019年2月,《新京报》曾以《茅台镇洞藏酒:散酒灌制的“三无”网红》为题,揭露了茅台镇洞藏酒的种种造假内幕:所谓洞藏酒只是噱头,商家只需要买来土坛陶罐,灌上散装白酒,再对包装做旧,通过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推广,以“洞藏陈酿”来卖。
报道刊发后,仁怀当地监管部门便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对外表示,仁怀早在2017年就已禁止白酒生产企业生产、销售所谓洞藏酒。“任何打着‘茅台镇洞藏酒’旗号的产品都是三无产品。”
然而,记者在网络平台上发现,打着茅台镇洞藏酒旗号的不少。比如一位自称贵州茅台镇兄弟酒厂的人士便推荐了一款15年的茅台镇洞藏封坛酒。“这款酒纯粮酿造、酱香型、53度、洞藏十五年。”该人士还表示,这款酒市场零售价150元/瓶~260元/瓶,批发价450元六瓶折合75元/瓶。
但记者查询工商资料,无法找到“贵州茅台镇兄弟酒厂”这样一家公司。为了打消记者顾虑,上述自称贵州茅台镇兄弟酒厂的人士还提供了所谓的“合格证”。“合格证”显示,这款酒产地为贵州茅台镇,却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
“替父卖酒”等套路再现
2018年6月,一则“美女大学生放弃高薪,回乡替父亲卖酒”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在帖子信息中,“陈静”自称茅台镇土生土长,不忍看到父亲卖不掉自己酿出洞藏数年的好酒而负下巨债,大学毕业后,要替父卖酒。一番感人至深的告白后,帖子迅速流传,“陈静”爆红网络。
两年多后,“替父卖酒”式套路再度死灰复燃。这次,“陈静”变成了“李琴”、“父亲”变成了“老厂长”。与“替父卖酒”宣传文案类似的,也有“我们对天发誓”“这酒口感不输1499名酒”的口号,打在大红横幅上。而不顺畅的人头衔接和同一张人物照片,变换着不同的口号,简陋的PS痕迹暴露出它们骗术的拙劣。
“这种东西我一个字都不会相信的。”一位茅台镇当地酒业人士看完上述网页中的宣传材料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茅台镇贵宾用酒和茅台镇八年坤沙酒都是一个团伙搞的,都是假冒的三无产品,千万不要信它们。”怀江酒业有关人士表示。
业内专家:部分“小散乱”酒厂打擦边球追求短期利益
近年来,茅台镇酱酒销售乱象不少。比如,2020年8月,央视曝光茅台镇部分无良商家乱标注年份酒情况,在酒中放入几滴老酒勾兑就包装成几十年的老酒进行销售。30年的酒标价1499元/斤,最后以300元/斤的价格成交。
新闻曝出后,仁怀当地政府也下大力气进行整治。“我们都是拿出扫黑除恶的力度,在整治这些乱象。”此前,一位仁怀当地政府人士对记者透露。
不过,这些乱象似乎又很难彻底根治,往往是一阵整治过后,各种乱象又死灰复燃。近年来,茅台镇当地酱酒销售乱象不断,原因在哪?
白酒专家杨承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茅台镇白酒乱象无法彻底根治,这背后在于当地酒厂共计3000家左右,但具有生产资质的酒厂只有3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80家。当地部分有资质的小酒厂或没有任何资质的‘小作坊’是造成行业乱象的根源。”
“这两年在‘茅台热’带动下,仁怀当地龙头酒企,比如国台酒业、钓鱼台等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小散乱的酒企生存比较艰难。为此,一些企业不得不走上不当甚至违法营销的地步。”一位茅台当地酒业人士表示。
“目前,酱酒市场虽然不完全理性和成熟,但经过近年的行业发展市场的品牌化也越来越明显,‘小散乱’酒厂面临较大生存危机,因此只能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自身产品。”白酒专家万兴贵分析道。
万兴贵同时是茅台镇一家酒企的副董事长。据他观察,茅台镇白酒乱象确实客观存在。“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酱香酒火热,让不少白酒经销商和酒商看到了机会,一些人开始投机倒把,打擦边球以获取短期利益。”
另一方面,酱酒热背景下,当地品牌酒企频频提价。2020年,包括茅台、国台酒业、钓鱼台在内的茅台镇品牌酒企都提价20%~50%,而这些酒企的主力产品动辄在数百元乃至数千元以上。
“实际上,很多老百姓没有喝过酱酒,对中低端价位的酱酒也有较为旺盛的需求。”万兴贵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茅台镇的白酒,那些打着“一折清仓”等旗号的大多为劣质酒,没有办法保证酒的品质,消费者应注意仔细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