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11河北
前门大街
桥头三门前
前门车站
大清门
崇文门
崇文门外
北京城墙
一组照片新、老北京对比照,
让人泪流满面!
▲西单德盛永烟酒合作社
(菜市场北侧)
▲西单
▲西单宣传栏
▲西四无线电料商店
▲西四新华书店
▲西四新华书店旧书门市部
▲新街口百货商店
▲新街口电影院海报栏
(左边是新街口中学前身女十中)
▲新街口人民公社理发馆
▲新街口文化用品
门市部、乐器部、体育用品部
▲新街口浴池
▲宣武门大街
▲宣武门和天主教堂
▲裕华园澡堂
(西单北大街甘石桥)
▲元长厚
(宣内)
▲中国人民银行
(西四转角楼)
(西四转角楼,西南向东北拍摄)
▲大华照相馆
(左边是新街口百货商店)
▲地质部
(西四)
▲公私合营德兴源副食零售店
(宣内大街路东,商店后面是教堂)
▲公私合营和聚永京式酱园
▲广济寺
▲国泰照相馆
▲亨得利钟表眼镜店
▲红楼电影院
▲怀仁堂第二门市部
▲怀仁堂乐家老铺
▲柳泉居
马翼良诊所
(精神科)
▲明明眼镜公司
▲砂锅居及满伯良诊所
▲天津宏兴茶庄
(87年并入元长厚,地址在新街口乐器部北侧,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百花深处胡同口斜对面)
▲同春园饭庄
(宣内大街)
▲外文书店
(西单路口西北角)
▲西城区西单北门诊部
(南侧平房是小吃店,北边二层是红砖清水墙)
80年代是西城区传染病、婚检要来这里。
▲1961年西四丁字路口
▲1961年雍和宫老爷庙
▲1961年珠市口东大街
▲东单路口
▲白塔寺药店
▲北京第二皮鞋门市部
(西单菜市场南侧)
▲北京售票所西四售票处
▲菜市口信托商店
▲成文厚
▲民族宫
▲先农坛
▲1961年白塔寺药店
(阜内大街)
▲1961年鼓楼
▲鼓楼东大街
▲广安门外大街
▲广内大街
▲1961年南小街
▲文津街
▲1961年西单路口
▲北海
▲三座门大街(东)
▲内皇城
▲北上门
▲北上东门
▲北上西门
▲五色土
▲福佑寺
时光已不能倒回,往事只能回味……
以上如有误,望指正,感谢!
希望您会喜欢。
▲1960年,北京火车站
▲1960年,新街口人民公社理发馆
▲1960年,菜市场丁字路口
▲1960年,北海公园,正在看邮票的小孩
▲1961年,瞅出这是哪了嘛?
▲1961年,东直门城墙
▲1961年,幸福大街北路口
▲1961年,菜市口
▲1961年,护国寺附近的路口
▲1961年,东四北大街
▲1962年,红星新闻电影院
▲1962年,北海公园
▲1962年,方巾巷
▲1962年,京西矿区
▲1963年,东单食品厂
▲1963年,五四大街
▲1963年,南池子
▲1963年,北京动物园
▲1964年,新街口
▲1964年,西长安街
▲1964年,北京饭店
▲1965年,琉璃厂
▲1966年,天安门夜景
▲1967年,大华电影院
▲1967年,东风市场
▲1967年,东安门
▲1968年,东四工人文化宫
▲1968年,北京动物园
▲1968年,崇文门城楼
▲1968年,正阳门城楼前,地铁2号线地面工程正在施工
▲1969年,西直门城楼
▲1969年,复兴门
60年代,那时的您又在做什么呢?
1936年
火车从上海去北平在南京摆渡
现在的北京,
是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
大家也更愿意称这里为帝都。
但是在北京人心里,如今的北京有些陌生,
许多熟悉的景致,
渐渐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或又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1.当年一枝独秀的王府井百货大楼。
2.马路上除了公共汽车,只有稀疏的几辆汽车。
3.晨光中的工人体育场。
4.那个时候路口的交通岗。
5.蓝天白云下的北京。
6.您能认出这是哪吗?
7.那个时候的马路上除了公共汽车,基本都是非机动车,零污染。
8.北京站。小时候坐火车出趟门,回学校得跟同学炫耀三天。
10.长安街上的大一路公共汽车,当年的北京只有1路是加长公共汽车。
11.那时候的天安门。
12.过去大杂院里那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近,也随着高楼林立消失了。
13.那时候的地铁,零零散散的人,没有拥挤,也没有限流。
14.属于红墙青瓦的寂静,是古都的味道。
15.冬储大白菜。
16.绿色铁皮垃圾桶,如今也随着漫长的时光消失了。
17.蜂窝煤——入冬时节和冬储大白菜一样是每家每户必备品,而这一黑一绿的色彩点亮了北京人的冬日。
18.晨光中天安门城楼。
19.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排着队,一路上欢歌笑语。没有现在关起车门就走的那种疏离。
20.当年的“板儿爷”。
下面,
让我们穿越到70年代,
回顾一下那时的北京。
▲1970年,那年穿开裆裤的小孩,如今岁数可不小了啊
▲1971年,天安门
▲1972年,长征旅馆
▲1973年,胡同里的大爷和小孩
▲1973年,这里面有您嘛?
▲1973年,天安门广场
▲1973年,王府井大街
▲1973年,颐和园
▲1973年,天坛
▲1973年,西单路口
▲1974年,北大红楼
▲1975年,卢沟桥
▲1975年,牛街清真寺
▲1976年,崇文门路口
▲1976年,西长安街
▲1977年,天安门
▲1977年,八达岭长城
▲1977年,国庆时绽放的礼花。
▲1978年,故宫
▲1978年,春,被沙尘暴笼罩的北京
▲1978年,颐和园
▲1978年,颐和园昆明湖
▲1979年,您能看出这是哪家电影院吗?
▲1979年,地铁1号线
▲1979年,建设中的劲松新住宅区
回看70年代的北京,
那时的您又在做什么呢?
当这些三四十年前的场景,
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
凡是经历过的人,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
80年代的北京,真是回忆满满啊!
▲1982年,拍摄于燕京饭店。
▲1982年,拍摄于北京饭店。
▲1983年,昆明湖上划船的人们。
▲1983年,故宫。
▲1983年,几个老大爷在打扑克牌。
▲1983年,安定门外护城河。
▲1984年,北京171中学操场。
▲1985年,前门外珠市口的“复康药店”。
▲1985年,复兴门桥。
▲1985年,前门西河沿街劝业场的“新新服装店”。
▲1985年,建国门桥。
▲1985年,太平街北口。
▲1985年,街边的西瓜摊。
看到这儿,
您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啊?
我们继续上图~
▲午门前供游人拍照的小汽车。要知道当年小汽车还是个稀罕物。
▲街边停满了自行车。
▲友谊商店。
▲颐和园画舫。
▲天坛回音壁。
▲小皮球儿,香蕉橘,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现在国家大剧院西侧的川店胡同。门楣上的花瓣形木桩,大家还记得它是干嘛用的吗?
▲小竹车。
▲“心里美”萝卜。
▲大栅栏,那时这里不是旅游区,是真正的商业街。
▲鼓楼大街。
▲建国饭店。直到今天,它依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外观。
▲前门大街。
▲80年代,北京车少路宽,堵车这个词还很陌生。
▲8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单元楼开始兴建,不少职工从单位分到了房。
▲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用煤生火取暖。
▲胡同一景。
▲北冰洋。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菜市口大街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菜市口胡同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厂桥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厂桥路口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朝内北小街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崇文文化馆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瓷器口向东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瓷器口向西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德胜门外街景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大茶叶胡同送蜂窝煤的小贩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胡同里补盆补锅的手艺人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德胜门外黄寺大街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地安门附近
90年代末的北京市,看看那时的街景和生活:动物园102路105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