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送礼”

今天聊一聊‘礼物’。礼物和我们的生活很密切,我们都接受过礼物也送过礼物。不同的人对礼物有不同的理解。十几年前,我读过一本书,叫《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是一名社会学家的博士论文。这本书的作者做田野调查的时候,住在一个村子里,专门研究礼物在这个地方的流动,然后根据调查,结合其他的研究和人类学的文献,写出了这本书。

《礼物的流动》这本书讲了什么呢?我把它拆开来重新组织一下,大概就讲了六件事:第一,什么是礼物?第二,为什么要送礼物?第三,礼物怎么送?第四,送礼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潜规则?第五,送礼物有什么额外好处?最后,这本书还讲了礼物当中的一个特别形态——彩礼。

《礼物的流动》

什么叫‘礼物’?从比较严谨的定义来讲,‘礼物’实际上是礼节的载体,我们通过礼物传达一种意见、一种情感,乃至一种观念。它不仅仅是个普通的物件,它有着很丰富的内涵。

比如谈恋爱的时候,你送对方一件礼物是为了表达爱意。但在另外的时候,你送给敌人一把匕首,是为了表达恨。都是礼物,表达的感情和含义却不一样。

一般来说,要满足三个条件才叫礼物。第一,要表达一个清晰的意见,你是尊敬他、喜欢他、想接近他,还是烦他?礼物的这个意义是清楚的;第二,它是一个物件;第三,这东西不能太贵,贵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叫送礼物,叫行贿。

关于‘礼物’,其实一直都存在争论,争论什么呢?大家觉得礼物有两重性。对送礼者而言,礼物具有单向性,也就是说礼物只表达送礼者单方面的情感意见,但同时,它又有一种潜在的‘心理交换’的意思,礼物给出去以后,人们似乎还期待着被回点什么,可这个‘交换’又不同于商品交换。

《射雕英雄传》丨礼物的交换不同于商品的交换

首先,礼物没有办法明码标价,比如说我给你买了一个10块钱的礼物,你要回给我的,不一定也是一个10块钱的。可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可能什么都没有。而这个事情还不能明说,只是心里有这个期待,不知道具体会给多少。

第三,回报的形式也不确定。我收了你的礼物,是回你一份礼物,还是帮你办个事、批个东西、给你钱呢?都不确定。

于是,礼物就有了这样两重性。它一方面是正常的礼仪,表达尊敬、想接近、爱慕或者是仇恨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有对回报的期待。情感的回报、价值的回报、利益的回报。这两方面是合在一起的。尤其是送大礼的时候总是会抱有期待,比如我们一听到有人落魄的时候往外送烟送酒,就知道他这个时候送礼物的目的性很强,送了就是要回报,对吧?这个礼物也叫礼物,只是目的性更强。而人在平顺的时候、心情比较好的时候送礼物,送了就送了,不太讲究这些。

《这个杀手不太冷》丨礼物具有两重性

我们为什么要送礼?通常来说,送礼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维持关系。要维持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血缘关系。包括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也包括结婚、嫁娶以后的血缘关系。比如说晚辈经常去看望老人,送点礼物。这种情况下,晚辈并不指望老人什么时候还回来,这就是纯粹的情感。

某种程度而言,这种关系中,送礼是互相尽义务,老的照顾小的,小的照顾老的。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含义,但是关系要通过送礼维持,如果一直不送就会越来越远,甚至到最后不联系了,所以这种送礼是一种义务。

其实送礼主要的部分就是加强非血亲的关系。我认识一个文艺青年,他可能不在乎对方的回报,觉得人家好就送礼物。但是有些商人就会考虑,这人有用,那人能办事,那就送个礼。也就是说,人在加强自己的社会关系时,会根据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以及要办的事、所处的人生阶段,给非血亲关系的人送不同的礼物。

《初恋这件小事》丨送礼物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关系

我们送礼物,是希望血亲关系稳定,非血亲关系得到强化。需要注意的是,强化这种关系的表意方式和载体得选对。比如说男生向女生表达爱意,城市里的方式很简单也很明确,送个花意思就是‘我喜欢你’。但是来一个乡下小伙子,牵头牛到姑娘办公室底下,牛也是礼物,而且肯定比花贵,但是这个姑娘一看到小伙子牵牛来,觉得在同事面前很没有面子,心想怎么认识这么一个250,然后就说‘赶紧走,赶紧走。’小伙子心想‘我这牛可比那个花贵啊,你怎么还这样?’这就是他表意表错了。

所以,送礼时,这几点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太大;第二,要有用;第三,表达的含义要特别清楚。

送礼一般是什么情况下送呢?有两种场景或者说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公开的,比如两个国家之间送礼物。我看新闻说中国又给日本一对朱鹮,这就是公开的送礼物。

朱鹮:我不仅是礼物,也是友好的象征

另一种比较复杂,私下送。一对一的时候怎么送?比如说,你去办个事搞不定,你想送礼,肯定不会在办公室送,一定是在对方回家,或者是在路上的时候拦着他,偷偷的把东西给他。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送礼方式。在这种场合下的私下送礼,‘你对我的关照我心里有数,我给你一个礼物’,彼此都能够会意。但是这种情况如果是和权有关,走了极端以后就容易变成权钱交易。如果是和私下的其他利益交换有关就容易变成行贿,这是很危险的。

也就是说,送礼和贿之间有一个边界。越私秘、送的礼越重礼就越容易变味。礼不会太贵,几百块钱,上千块钱了不起了。但是行贿就不会是这个数,是很大的数。由此可见,送礼也有很多讲究和学问,不同场合、不同氛围、给不同的人送东西都需要注意。礼物送得对,对方就能够感受到尊重或者是体贴。

《人民的名义》丨送礼和贿之间有一个边界

此外,送礼有很多规则,也比较累人。比如,得反复送。过去我们叫‘礼尚往来’,逢年过节就得送。彼此这个礼物来来回回的价值也差不多,这就是一个规则,虽然没说出来,但是大家都默认了。还有一个规则,叫送礼的因果不要改变,一改变因果,人际关系就会发生错乱。还有个规则是要回礼,这个很有意思。在中国,送礼是一套活,这套活你得把它做全乎了,逢年过节都是这点东西。就像《礼物的流动》里讲到的,就那么几样东西,在村里转来转去。

我们讲了,送礼这个事主要是要强化人际关系。关系在中国是用来干什么的?往往被用于搞特殊,用来不按规矩办的,关系越熟越例外。所以在人际关系中,送礼会带来额外的好处,一个是可以沾光,一个是可以有面。

过去人们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个人很厉害,你老给他送礼,往来之中你就成了‘鸡犬’了,就可以开口跟他要东西,他当了局长你就找他安排孩子的工作。又比如,一个很牛的人我也给他送礼,他也给我送礼,然后走到哪我都说‘这是张局长给我的,你看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为了有面子,满足虚荣心,目的还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优势地位。

这两件事情都会让我们发现,面子和关系有关,礼物又强化了关系,所以关系、礼物、面子、人情,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存文化’。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旦有面子、有人情、有关系了,就有例外,有了例外就不按规则办。只有到了没面子的时候才开始按规则办事。为什么我们的很多规则难以通行、法制难以有效地推进?很大程度上就是这套文化把人弄得五迷三道的,也弄不清哪个对哪个不对,反正大家都这样,累得半死,最后效率很低,都为了例外嘛。

《大宅门》丨送礼的文化也有糟粕

《礼物的流动》这本书里还讲了一个特别的礼物,就是彩礼。不光在中国,在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婚嫁的时候要给女方一个很大的彩礼。这个东西干什么的呢?在旧式婚姻里,彩礼一方面是表达尊敬,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彩礼交换了‘奴役这个女人、指使这个女人做家务和繁衍后代的权利’。在旧时代,一旦嫁过去,基本上不存在离婚,得生孩子、干一辈子活。所以某种程度上女方家要一个大彩礼是有道理的。

而女方家给的礼物叫嫁妆。嫁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礼物是给婆家这个家庭的,不是给男方父母的。所以彩礼是对女方父母的尊重。过去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婚嫁都是父母作主,所以是跟父母做生意。嫁妆是爱惜这个女儿,它代表家里的,跟男方父母没关系。都是礼物,但是它们有区别。给了嫁妆并不要求回报,给了彩礼是有回报的,就回报女人的劳动和生儿育女。

那么在乡村里头,评价一件婚事有没有面,有一个标准。很有意思,这个标准不是看彩礼而是看嫁妆。如果说女方父母收到100块钱彩礼,收到之后100%给了女儿做嫁妆,这叫送姑娘。女儿要送,这是最有面的。基本上都是家里头条件好不差钱,对女儿好的。第二种是父母收了100块钱彩礼,留了30或是40块钱,把其余的60或者70给女儿做嫁妆,这叫嫁女儿。第三种,父母收了100块钱全留下了,一分钱嫁妆没给,这被称为‘卖女儿’,就很没有面子。

所以这本书里写过去乡村社会的婚礼,彩礼和嫁妆最后变成了女方家长和男方家长的面子在较量。在乡村社会里面的彩礼又一次证明了人们在强化人际关系当中的面子是什么?是被尊重程度。

《礼物》丨送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不只是中国,在其他亚洲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都是这样的,送礼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人一生当中会面对的无数多的人情问题,可能会因为一次礼送对了一生受益,也会因为礼物送错而闯祸。

当然,现在社会更开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在弱化,不像以前的农村这么强,这就让送礼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个表情都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方式。逢年过节也不一定去大老远送礼,发一个红包,或者网上买一个礼物,快递小哥就给送过去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万变不离其宗,人的交往需要一个媒介。通过礼物这个媒介,我们才在非血亲关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系,然后强化,互相给面子、互相沾光,然后游刃有余地立足于社会。

THE END
1.升官发财的人最会送礼。红包收礼土特产他也是要请别人吃饭,联络感情。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求人办事,给对方送礼,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最大的认可。 礼送的越多,感情才会越好,事业才会越稳固。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 评论区可以留下您的看法。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UNJMKO055616WX.html
2.求人办事客气话怎么说求人办事怎么送礼高中知识2、求人办事怎么送礼: (1)求老师帮忙关照孩子:一般家长会送一些贵重的名牌包包化妆品给女老师,皮带钱包给男老师,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破费,老师教导孩子是职业操守,只要聊表心意就可以了。 (2)求领导给予升迁:这要看领导的级别以及你与领导的关系,原则是越是亲近,礼物选择应该越厚重。例如:烟酒和卡之类的。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325845.html
3.求人办事好不好去问进展啊?职场求人办事送礼,我认为事后送礼好! 求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表明自己的心意!有时是明说,有时是暗示。不管事情办得怎么样,一定要有所表示。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送礼要掌握两点: 1、对方的喜好 2、送礼礼物价值要跟你求人办的事给你带来的好处相匹配。重了你心痛,别人也有压力,轻了显得你不会做人! 求人办事,https://wap.zol.com.cn/ask/x_25952579.html
4.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以贬损他人报复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不按规定接受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影响案件审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定结果为目的,违反规定会见有关司法、仲裁或者行政执法人员,或者向其请客送礼;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或者私自收取费用,或者向委托人索要额外报酬;在代理活动中收受https://www.gdzwfw.gov.cn/portal/v2/guide/1144522200702953564440209042000
5.送礼的礼仪文化(精选8篇)1.送礼的礼仪: 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 送礼最重要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和购买礼物,这样收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能显示出你办事认真的态度,又能使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o609low.html
6.给一个不喝酒的人送礼,如果送两瓶假酒(五粮液),他会察觉吗?他毕竟你给人送礼的意义是什么呢?求人办事?给人留个好印象?还是就想恶心一下他?明知道人家不喝酒还非要https://bbs.hupu.com/61720844.html
7.2022年企业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6篇)企业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篇一 2021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精神,我局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年计划,并与部门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同落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领全局审计干部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职尽责。 为进一步压实各级人员的法治建http://cooco.net.cn/zuowen/75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