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77岁的蔡炳勤教授,行医生涯50余载,在中医学术上治学严谨,闲暇之余追求“游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强调顺其自然来养生,喜听音乐,擅长书法,爱好饮茶。
说到饮茶,蔡教授的“茶龄”已有70余载。目前依旧耳聪目明、身康体健,而且始终工作在临床和教学的一线,其中不得不说的秘诀就在这个“茶”字上面。
蔡炳勤:很小的时候,有一年春节,在一顿饱餐之后,我的父亲递给我一杯茶。初尝茶味,印象中是入口既苦又涩,似乎不怎么好喝。不过没想到待了一会儿,嘴里竟然有丝丝甜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甘”。整个口腔里感觉很舒服、很清爽,肚子也不那么胀了。其实,这就是茶水解油腻的效果。后来,每当吃得比较油腻时,我就会用茶水来解腻。自然而然地,我就爱上了喝茶,饮茶的习惯再没有间断过。就像茶圣陆羽所言,达到了“宁可终生不喝酒,不可三餐无茶饮”的境地。
其次,我要讲一下茶垢的问题。老茶壶内壁上经年累月聚积而成的厚厚一层茶垢,在茶文化中被誉为“茶山”。传统观念认为,正是这看上去并不雅观的棕褐色茶垢,才是泡出有滋味的茶的秘诀,因此家人都不让把茶壶和茶杯上的茶垢清洗掉。我就在想,茶垢真有这样的好处对人体健康无害吗后来我专门研究了一下,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您生于享有“海滨邹鲁”之誉的澄海,深受潮汕文化熏陶。潮州工夫茶全国闻名,不过,以滚烫热饮和浓茶为特点的工夫茶如今却饱受质疑,您觉得工夫茶能不能喝该怎么喝
记者:一年四季都喝茶,不同季节是否有不同的喝茶讲究什么季节适合喝什么样的茶呢
蔡炳勤:中医认为,天人相应,饮茶也要与季节相应。春天,万物升发,主张饮用绿茶,尤以谷雨前的茶最好,如“雨前龙井”“明前龙井”、碧螺春等。正如胡峤诗云:“玉髓晨烹谷雨前,春茶此品最新鲜”。绿茶娇嫩,不耐高温,泡茶水温以90℃为宜。饮茶之时佐以少许潮汕橄榄、绿豆糕、花生饼等小食,坐看春花烂漫,静享书香自然,实为人生乐事。
俗语说,“炎夏何以止渴,唯有热茶。”夏天炎热,人体水分丢失较多,大量饮用绿茶会偏凉伤胃,此时饮用半发酵的乌龙茶最好,如铁观音、单枞等。我喝铁观音50余年了,此茶独具“观音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好的铁观音“七泡仍有余香”。夏季饮茶还可配合少许甘凉滋阴的水果,如西瓜被中医誉为天然白虎汤,可以清解暑热,香蕉既可生津又可导滞通便。
经过炎夏的消耗,秋天人体易感疲惫,情绪多抑郁不舒,此季饮茶应以花茶为主,常见的有茉莉花、玉兰花、玫瑰花、桂花、菊花、金银花等。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芳香的鲜花为原料窨制而成。不同的花茶药用价值也不同:茉莉花可以清热润燥,健脾安神,岭南秋天多燥,暑热未尽,饮用茉莉花可芳香化湿解暑;玫瑰花茶养肝胆、健四肢、通血脉,更年期妇女、工作压力大的白领,多饮玫瑰花茶可疏肝解郁、清心宁神;金银花茶清热解毒、提神解渴,是预防流感的佳品。
记者:说完了不同季节如何喝茶,那么对于不同人群,喝茶又有哪些讲究
蔡炳勤:我建议老年人多喝绿茶。未经高温烘焙炒制的绿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本身的抗氧化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但不要空腹饮茶,也不要在睡前喝,因为绿茶的茶碱含量较高,对神经的兴奋作用较明显,易刺激人体消化系统,影响睡眠。
绿茶搭配其他药材一同冲泡,还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气短乏力、容易出汗的老年人,可以搭配参片补气固表;阴虚口干的老年人可以搭配麦冬,滋阴润燥;血脂偏高的可以再加上少许三七叶。
其次,老年人还适合喝黑茶,不仅有助消化,还能起到助眠的效果。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晚上喝的茶。
此外,少女和孕妇都要避免喝浓茶,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喝茶,更年期女性可以喝一些芳香的花茶,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记者:您个人有哪些喝茶的偏好
蔡炳勤:我是各种茶都喝。其实,选择喝什么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比如我是属于热性体质,喝了人参茶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所以并不是说某个茶名贵就一定好,重要的是结合自身体质,因人而异。不管什么茶,喝了之后让人感觉很舒服,就是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