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气开始逐渐降低时,便利店里的热饮暖柜便被接通了电源,数十种咖啡、奶茶在40多度的隔热板上一字排开,等待人们把它们带走。
在北京便利蜂,暖饮柜分为三层,上下层分别以咖啡和茶饮为主,中层则以果汁、牛奶产品为主。货架排面上,旭日森林暖饮、Costa咖啡、雀巢咖啡、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元气森林乳茶占据货架的前五大饮品。而全家便利的暖饮柜是一个放在收银机旁边的4层迷你柜子,在咖啡、茶饮之外,增加了植物奶、椰汁、燕麦摩卡等更迎合年轻消费潮流的产品。
在北京马家堡商圈的7-ELEVEn便利店中,暖饮柜足足摆放了7层——在便利店品牌中暖柜面积最大,为此饮料的种类也最为丰富,售价从5元到14元不等。此外,热饮柜中还出现了热红酒,250毫升的听装规格售价14.9元。
来自《亚太热饮行业的机遇:高增长经济体提供的机遇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热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593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1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3%,且这一趋势还在延续。
热饮柜也传导到了大卖场。
但在便利店暖柜中,并不是所有的饮料产品都可以进入暖柜中售卖。
例如在便利蜂,饮料上架暖柜有两个门槛——首先需要饮料具备热检报告,报告上说明饮料安全可操作的加热温度,同时说明可以连续加热的时控期。其次,在感官上加热后的饮料不会出现沉淀物、液体凝固等异常现象。
便利蜂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便利蜂热饮SKU数量超过50个,种类包括咖啡、豆乳、茶饮、果饮等,既涵盖统一、雀巢、康师傅、农夫山泉这些老牌,也有煮派、旭日森林等新锐品牌。
饮料品牌也会针对秋冬季节定向推出季节单品。
农夫山泉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其饮品矩阵中已有东方树叶、炭仌咖啡和打奶茶适合暖柜设置。例如东方树叶的红茶、青柑普洱、乌龙茶等口味均推出335ml规格,并在包装方面做了加厚及多重加强筋的处理,提升瓶身的耐热性和稳定性;炭仌的铝罐包装也非常适合暖柜。
今年秋天,农夫山泉打奶茶还推出了新口味铁观音奶茶,并强调其中的牛奶来自新鲜牛奶经过巴氏杀菌、膜处理后的浓缩牛奶。
一名曾在7-ELEVEn工作过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相比于果汁加热后略微黏腻的口感,茶、咖啡这类饮品更适合在暖柜售卖,因为咖啡和茶是在冬季加热后口感不易变形的产品,有些拿铁、奶茶类产品在加热后会更香醇,此外这类饮品本身的定位与便利店的客群也更匹配。一名便利蜂店员称,去年暖柜也上过核桃露之类的产品,但因为易拉罐类包装不被顾客喜欢,就更改为瓶装的椰汁类产品。
和奶茶店相比,暖柜中的饮品并不如奶茶店丰富,但在价格上和便携程度上,便利店暖饮更胜一筹,例如平装暖饮在地铁里携带更方便。基于上述优势,现制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在今年10月推出“奈雪暖茶”新系列,包含“蜜香暖梨汤”和“竹蔗茅根水”两款产品,看好秋冬热饮市场,并在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已经上架。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瓶装热饮比常温、冷藏饮料有更高的成本——更短的热饮保质期提升损耗。
在7-ELEVEn门店的暖柜上,暖柜将温度显示的屏幕直接展示给顾客。
全家便利在饮料底部、便利蜂在饮料盖子顶部的贴纸,都可以撕掉,“如果这饮料过期了,店员重新更换标签很容易。”一名北京消费者告诉界面新闻,她从不购买暖柜的饮料,而且同样的价格,可以购买便利店内的美式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