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是一剂重要的中草药,千百年来,不知道为多少中国人消除了身体的病痛。就是因为它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中医对于绞股蓝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在很多的古代医书里,都有对绞股蓝的介绍。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中医对于绞股蓝的药性研究成果。
国内绞股蓝药性研究
我们先来说一说著名的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对绞股蓝的看法。在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常常饮用绞股蓝泡水,有治疗咽喉炎症以及治疗气管炎的作用,并且,服用绞股蓝也可以治疗偏头痛,特别是头痛睡不着觉的时候,服用绞股蓝可以帮助睡眠。
而在《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里,也有关于绞股蓝的记载。这本书里认为,绞股蓝不仅像《本草纲目》里所说的那样可以治疗咽喉炎症,它还有清肺化痰的功效。其实,绞股蓝之所以有这样的药效,是因为它属于寒性的药材。绞股蓝不仅可以清肺化痰,它还可以补气养阴,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另外,在《中草药彩图手册》里也有关于绞股蓝的记载。这本书的观点,主要是说经常服用绞股蓝,不仅可以清热解毒,对人的身体也有很大的补益作用,长期坚持服用,可以使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绞股蓝副作用
虽然绞股蓝可以有效消除某些不良身体症状,平时服用绞股蓝可以强身健体,但是,服用绞股蓝也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副作用,特别是当人大量服用的时候,特别是特殊体质的人服用以后会产生更加明显的副作用。
比如所,有一部分人在服用绞股蓝以后,会出现恶心想呕吐的症状,这其实是因为绞股蓝刺激到了肠胃导致的。更加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人在使用绞股蓝以后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耳鸣的症状。要是出现这些副作用的话,就应该及时停止服用绞股蓝了。
雪茶别名地茶、太白茶、地雪茶,是地衣类地茶科植物。
雪茶状如空心草芽,长30至70毫米,粗1至3毫米,重量极轻,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因此得名。
雪茶分为青雪茶(红雪茶)、白雪茶两种,藏语称之为“夏软”,纳西话里叫做“阁楞”意为“岩石上的茶”。
该茶出产于区内玉龙雪山、牦牛山、药山等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由于是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雪茶清纯爽口,其味略苦而甘,是难得的保健饮品。取少许用开水泡饮,或加在茶叶里泡饮,有降血脂、胆固醇,清心开窍,补血养心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神衰体弱等有明显作用。
绞股蓝又称:天堂草、福音草、超人参、公罗锅底、遍地生根、七叶胆、五叶参和七叶参等,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日本称之甘蔓茶。
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的气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多年生攀援草本。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平利、甘肃康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号称“南方人参”,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
绞股蓝茶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调节三高、改善睡眠、延缓衰老了!
(一)、提高免疫力
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同时增加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蛋白的产生。
(二)、治疗心血管疾病
1、降血脂
绞股蓝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保护血管内壁细胞,阻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2、降血压
绞股蓝具有明显降低血粘稠度、调整血压功能、同时能防止微血栓形成并增加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力,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3、降血糖
绞股蓝可以保护肾上腺和胸腺及内分泌器官,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机能。正是由于绞股蓝的这种功效,所以它具有降血糖和改善糖代谢作用。
(三)、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疲劳,健忘)
1、抗疲劳
2、促睡眠
绞股蓝能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反应的平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紧张、解疲劳、增强记忆力的功效。
参考资料
董淑炎.中药保健食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5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人们常用其干燥的地上部分入药。绞股蓝在亚热带与北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在中国其主要产自于秦岭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绞股蓝作为野菜食用首载于《救荒本草》,《本草纲目》记载其名为“乌蔹莓”,味苦、微甘,性凉;无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安神健脾、补气生津的功效。
绞股蓝有着“南方人参”和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之称。1986年,绞股蓝被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中待开发的第一位的“名贵中药材”;2002年,被卫生部纳入保健品名录。目前已上市有多种以绞股蓝为主要原材料的保健用品,如绞股蓝茶、抗栓延寿保健酒、千年润胶囊等,因其对人体有益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就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体内代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绞股蓝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化学成分
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作为绞股蓝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之一,其在药理学上也表现出多种作用,进而使绞股蓝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1976年日本学者永井正博等首次从绞股蓝中分离得到了达玛烷型皂苷类成分,之后,人们开始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迄今已有报道发现近140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包括人参皂苷Rb1、Rb3、Rd和F2。不同绞股蓝属植物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绞股蓝和光叶绞股蓝的皂苷含量相对较高,而长梗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皂苷含量相对较低。
一、绞股蓝皂甙的基本化学结构
我国学者研究,既证明了绞股蓝皂甙的基本结构达玛烷型结构,又发现了绞股蓝属植物皂甙的基本结构也是达玛烷型结构,还鉴定了绞股蓝皂甙元多系人参二醇系列皂甙,为进一步开发绞股蓝资源提供了依据。绞股蓝皂甙性能绞股蓝皂甙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皂甙水溶液经振荡所形成的气泡可以长久不消失,并可用以定性地鉴别皂甙。皂甙有较高的极性,易溶解于热水、含水稀乙醇、热甲醇及热乙醇中,溶解于含水丁醇及戊醇中,几乎不溶解于乙醚、苯等极性低的试剂中。利用皂甙的溶解性能可以将皂甙从绞股蓝中分离出来,得到粗皂甙。绞股蓝皂甙的熔点较高,约为139℃~303℃。皂甙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生成次级甙,可以使单糖链缩短,也可以使双糖链皂甙水解成单糖链皂甙。酸性水解可以使皂甙转变为次级甙,进一步水解得到甙元。皂甙的水溶液大多数能够破坏红血球,有溶血现象,因此皂甙药物一般不制成注射剂。口服则无溶血现象。
绞股蓝总皂甙提取及精制方法绞股蓝总皂甙提取方法
目前常用的绞股蓝总皂甙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
1.即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此外还有生物提取法、超声法等。2.醇提取法绞股蓝总皂甙得率较高,而水提取法则较简便,其他物质较多。
绞股蓝皂甙提取液脱色精制方法
绞股蓝皂甙提取液颜色较深,含杂质较多,配制一般带色食品饮料尚可,但配制浅色食品饮料或作药用,则需要将绞股蓝皂甙提取液进一步脱色精制,除去色素或杂质。目前绞股蓝皂甙提取液脱色精制方法已有多种,如溶剂萃取法、树脂法、树脂-吸附剂法、透析法等。目前生产上较实用的是树脂法和混合法。
单组分绞股蓝皂甙的分离在研究绞股蓝皂甙的药理作用时,需要弄清楚绞股蓝皂甙的成分,并分离出单一的皂甙成分。单组分皂甙分离,多采用柱层离法。
绞股蓝总皂甙的定性分析
1.李普曼反应阳性。
2.萨尔考斯基反应阳性。
3.1%水溶液呈中性,振荡有持续性小气泡生成。
4.加酸水解从不溶于水的部分可检出人参二醇。
5.紫外吸收光谱。
6.红外吸收光谱。
7.薄层层析。
绞股蓝总皂甙的定量方法
在新鲜绞股蓝中存在着能分解绞股蓝皂甙的酶,为了准确地测定新鲜绞股蓝样品中的皂甙含量,应尽可能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使酶迅速失活。若采用阴干的方法可能使部分皂甙分解,测得结果偏低。常用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和比色法,此外尚有薄层层析比色法、薄层层析扫描法等等。
绞股蓝总皂甙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不同产地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
我国药用正品绞股蓝从总体上看,药用有效成分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较高,但不同地区的样品之间,总甙含量相差甚为悬殊。绞股蓝属植物分布广泛,其地理、生态条件各异,如深入研究,肯定可分出很多地理类型、生态类型或其他类型,甚至还可以发现新种。因此不同地区绞股蓝,其总皂甙含量差异悬殊是可以解释的。但是,可以认为绞股蓝植物总皂甙含量通常在5%~10%之间,总皂甙含量超过10%的绞股蓝可作为高产类型的选优目标。
(二)绞股蓝属不同种之间皂甙含量的差异
绞股蓝属不同种之间绞股蓝总皂甙的测定(多用比色法测定,尚具有可比性)表明,种间差异显著,喙果绞股蓝、疏花绞股蓝的总皂甙含量较低,均在5%以下,目前看药用价值较低。毛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扁果绞股蓝均具有普通绞股蓝的利用价值。
(三)绞股蓝不同器官总皂甙含量差异
绞股蓝的根、茎、叶、芽、果各器官都含有皂甙成分。但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以叶的含量最高,果次之,根最少。具体比例在不同生育期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情况是相对稳定的。
(四)不同生育期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不同
绞股蓝一年可多次采收,但不同季节收获的产品总甙含量不同,可依据皂甙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选择最佳采收期。各地对不同生育期绞股蓝皂甙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尽一致,但总趋势是基本相同的。7月份以前,绞股蓝进入旺盛的营养生长期,大量消耗养分和水分。这一时期测得的绞股蓝总甙含量不高,约为其最高值的60%~70%。7月份以后营养生长变缓,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总甙含量上升,到9、10月份进入盛花中、后期,并坐果,这时营养生长已趋于稳定,生殖生长高峰已过,正是皂甙积累的最佳时期,此时收获的绞股蓝皂甙含量也是最高的。11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下降,绞股蓝体内高分子物质开始分解、转化,为越冬进行生理准备,部分叶片开始枯黄,茎秆老化,这段时期总皂甙含量是下降的。
(五)光温等生态因子对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当光温等生态因子对绞股蓝生育不适宜时,会影响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和总皂甙收获量(=产量(干重)×总皂甙含量)。在高温地区(以年平均气温≥15℃为例)绞股蓝总皂甙含量随日照的增强而提高。但日照过强,生长受到抑制,呼吸消耗加剧,产量反而下降,最终皂甙收获量减少。而在低温地区,如高海拔山区种植绞股蓝,由于这些地区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地温和植物叶温很大一部分靠日照增温以满足其生育的需要。因此,随着日照增强,总皂甙含量和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产量增加更为明显。因此在高海拔山区,当水、肥供应充足时,根据周围植被状况应轻遮荫或采用调光方式,在6、7两个月使用30%透光率的遮荫,其他月份可以不遮荫,这种处理比单一遮荫方式产量和总皂甙含量明显提高。
(六)海拔高度对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标准提取物
产品名称:绞股蓝提取物(绞股蓝总皂甙)
产品别称:七叶胆、五叶参、小苦药、公罗锅底、小叶五爪龙等
英文名:GynostemmaP.E.
有效成分:绞股蓝皂甙
气味:气微,微苦
规格:绞股蓝皂甙80%98%
产品性状:浅黄色粉末。
检测方法:UV
工艺流程
多糖类成分
黄酮类成分
目前对绞股蓝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绞股蓝多糖和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制备工艺方面,绞股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尚少。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为2%-5%,目前已报道的黄酮类成分仅有商陆素、芦丁及槲皮素等10余种。绞股蓝茎的黄酮含量与其生长期有关,以7月份含量最高,11月份相对较低。对不同产地绞股蓝的黄酮含量测定表明,黄酮含量存在产地差异。
氨基酸含量
研究发现绞股蓝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到6.5824μgg-1,其中包含了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研究发现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含量都远高于多种果蔬。
微量元素
据报道,绞股蓝中的微量元素多达23种,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13种微量元素和5种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也是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源。
其他成分
绞股蓝中除含有皂苷、多糖、黄铜、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萜类、磷脂、蛋白质等。这些成分可能在绞股蓝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等中发挥作用。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绞股蓝具有调节血脂、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和镇静止痛作用等。
调节血脂作用
绞股蓝皂苷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这种调节血脂的作用与抑制脂肪细胞产生游离脂肪酸及促进合成中性脂肪有关。绞股蓝皂苷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脂动物血清中的TC、TG、LDL浓度,显著增加血HDL,并且可显著降低内皮素ET,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开发价值。
抗肿瘤作用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3大慢性疾病。近年的研究发现绞股蓝和绞股蓝复方制剂具有明显控制血糖升高与减少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作用,并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发
现绞股蓝绞股蓝多糖通过改变葡萄糖代谢酶活性可使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显著降低。
研究发现GPS能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参数,提高肝糖原浓度。
抗衰老作用
有研究发现绞股蓝提取液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通过增强血液中SOD活性,同时降低自由基活性而实现的。绞股蓝皂苷能阻止脂质过氧化,减少Ca2+内流,明显抑制谷氨酸盐下调Bcl-2、上调Bax表达,进而降低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凋亡;绞股蓝皂苷在不成熟的皮层细胞起到抗谷氨酸盐氧化的作用,从而抑制不成熟皮层细胞的凋亡。绞股蓝皂苷还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堆积,降低GSH的消耗,增加细胞内GSH含量。
体内代谢过程研究
绞股蓝是一种含有复杂成分的植物,其体内代谢过程则更加复杂。分析绞股蓝的体内代谢产物及其分布的浓度,是阐明其药效物质的重要途径,也为绞股蓝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绞股蓝提取物产品前景展望
(1)绞股蓝药品:研究具有降血脂,改善脑功能,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新药。
(2)绞股蓝降脂减肥茶:此类产品仍能走俏,中老年人会接受。
(3)绞股蓝保健用品:利用绞股蓝皂甙能改善头皮微循环、促进脂质排泄、提高及恢复细胞活力,具有生发乌发、防脱发和增加头发拉力的作用,并美润皮肤,可开发绞股蓝系列化妆品,如护发素、乌发灵、洗发精、美容霜等。利用绞股蓝消炎解毒止咳功效,可开发中药服装,如治疗支气管炎背心、枕头、牙膏
等。
(4)绞股蓝保健食品:绞股蓝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植物,利用绞股蓝皂甙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剂,制备滋补保健系列食品、绞股蓝饮料系列产品及烟酒系列产品。
(5)绞股蓝饲料产品:绞股蓝所含营养极丰富,以绞股蓝粉碎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畜禽、鱼虾等,可促进生长,防病治病,提高肉、蛋、奶、鱼、虾营养含量。经初步尝试,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