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新闻里,一个较为可怕的词,莫过于猝死。
据统计,大约有1/4的猝死病人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感或呼吸困难。冠心病患者、三高人群,有家族史和遗传史的年轻人都是其高危人群。
猝死三要素:
01患者已经死亡
俗话说的“死而复生”、“起死回生”都不能认定为猝死。
02患者属于自然死亡
是由于自身疾病死亡,而不是死于其他外部因素等非自然原因。
03猝死是突然发生的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猝死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中风、冠心病等患者因血管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不断沉积钙、脂质等,血液流通的通道越来越狭窄,一旦血管被卡住,就容易发生猝死、心肌梗死等。另外,中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随着年龄增长弹性会降低,并且常有心血管疾病,在温度及环境突然变化时,调节能力下降,相对于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猝死。
日常的哪些习惯和原因会造成猝死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失调,发生猝死的情况,多见于经常加班的年轻人。
2.压力过大:压力过大、精神紧张,会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发生猝死;
3.抽烟酗酒:吸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发生心血管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3倍,喝酒会加速心率,进而诱发猝死。
猝死的发生与三大脏器有关:心、脑、肺。心脏是重中之重,心律失常,大部分与冠心病有关。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日常做好适当防范,可降低猝死的风险。
所以,评估心血管风险,知道血管年龄,预防冠心病,才能较大限度预防猝死!
评价血管年龄,主要有以下12个要素:
如果你符合0~4项,血管年龄正常;符合5~7项,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10岁;符合8~12项,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
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猝死呢
1.定期体检
表面上健康的人更容易惹上心血管疾病,别太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莫名自信。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检查。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心衰等疾病的患者,平时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预防的关键。比如规律服药,控制血压等。
2.戒烟酒
不熬夜,戒烟酒。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许多疾病的根源都是抽烟引起的,听人劝,把烟戒,拥抱健康好身体。
3.防止肥胖
饮食搭配合理,脂肪堆积不只让你发胖,还给健康带来了“暴击”。
4.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还会诱发心率失常,因此要做好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早晨起床,可先静卧10分钟后再起。
5.生活规律
老年人的生活作息非常规律,反倒是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令人担忧。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
6.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先兆。
通过检查预防心源性猝死
我们在日常做好心血管疾病检查,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担心自己会猝死的朋友,体检的时候,可以跟医生说一下需求,多做4个项目,一个是动态心电图,一个排查是否患有冠心病的检查;一个是颈动脉彩超;还有一个是心脏彩超。
1、关于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当中尤其心血管内科,心电图的检查是最为基础的检查方式。又叫Holter,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的心电图,能够发现常规静态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可发现早期和隐性的心脏问题。
2、关于冠心病检查冠心病主要表现是,由于支配心脏大血管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堵塞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冠脉CT造影或有创的冠脉造影,它可以清楚直观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很大。但冠脉CT造影本身具有放射性,是对身体有一定损害的检查,不作为常规体检推荐,需要严格的适应症。
3、关于颈动脉彩超如果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话,很有可能冠状动脉也有,那么结合抽血血脂的结果,血脂高就可以开始吃降血脂的药物来预防冠心病。
4、关于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动态显示心脏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心脏的各个结构都能在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
温馨提醒:对于有冠心病的病人,要预防猝死,必须随时携带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便在发病之初及时服用,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对于亚健康人群,甚至健康人群,及早进行心脑血管的检查,在你自认为健康的时候,了解自己的“心”究竟有没有隐患。即便无法避免加班、熬夜、过度疲劳,也至少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
深圳永福医院——健康体检科
深圳永福医院体检科拥有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是深圳市健康检查机构、广东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机构,可开展入职体检、职工体检、团体年度体检、学生体检、餐饮体检、高端体检等各类健康体检,多种个性化体检套餐方案(包括预防猝死专项体检套餐),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检查需求,医院配置有全数字化专业体检车,还可以为企业团检提供上门服务。另外,医院还可无偿为周边企事业单位提供急救知识培训,如有团检或急救培训需要可拨打0755-29174519进行登记、预约。
采用当前先进的硬件设备,24小时心电采集后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这项分析的数值高低是预防心脏猝死指标之一,高效实现心脏疾病的批量筛查,极大降低猝死发生几率,及早发现心脏病变、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
除了应对猝死,动态心电作为心脏诊疗手段,只需24小时佩戴,便会收集身体睡眠、休息和运动等不同状态下的所有心脏信息,对于各种阵发性、低频次的心脏异常活动,都能够及时捕捉;还可针对身体进行深层次体检,打造预防心脏疾病、慢性病的重要防线,缓解亚健康状况。
24小时动态心电检测,有助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以下症状人群,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5岁,肥胖,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生活方式极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酗酒,压力极大,有猝死家族病史。
上述群体除了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时还要留意自己有没有明显的活动后胸痛、胸闷等症状。
此外,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对预防猝死也很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