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2.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吸烟、喝酒的危害,能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知道抵制不良习惯是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设计分析
目标序号
知识维度(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
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1
√
2
3
评价任务
1、知道“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和“拒绝危害有方法”。
2、围绕烟酒的危害,毒品的诱惑,当正确对待好奇心,且远离损友。
3、做好方法引导,远离危害是有方法的,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危险场所,果断拒绝和求助等,要注意法治教育与德育结合。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课前预习:
1、结合第一课的复习,全文通读,预习本课。
2、调查家庭,同学,形成调研小报告。
3、记下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
4、有需要,查阅课外资料。
课中学习:
1、积极参与学习小组的讨论。
2、课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3、尝试理解教师的讲解,形成自己的知识。
任务1:了解烟酒和毒品的危害。
任务2:
1、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
2、拒绝危害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环节
吸烟情况调查
1.将学生课前调查材料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
(1)统计:被调查对象年龄段:青少年()人;成年人()人。
每天吸烟支数:1-10支()人;11-20支()人;
21-40支()人41支以上()人。
烟龄:1~3年()人;3~5年()人;
5~10年()人;10年以上()人。
患病情况:何种疾病:()()()()……
(2)结论与启示:(由同学们自己填写)
2.分小组讨论结论与启示。
3.每个小组在白纸上写出本组同学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4.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
二、讲授新课
【烟酒有危害】
(一)结合书本资料及课前调查情况讨论“吸烟危害知多少”。
1.学生阅读P18活动园资料。
2.观看肺部图片(P18)
正常人的肺部为灰白色且表面光滑,而达8年以上烟龄的肺部却为煤黑色,不仅会整体干枯萎缩而且表面呈颗粒状,模样恐怖。
3.播放视频“一支香烟毒死小白鼠”实验。
视频内容:医护人员抽取一支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并溶解到水中,再将含有香烟有害物质的水溶液注射到活蹦乱跳的小白鼠身上,小白鼠死亡。
4.学生观后体会和感受。
5.各组交流吸烟的危害,并汇报。
教师提供资料:仅仅戒烟一天,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的益处便会显现出来。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下降一半。
戒烟5年—15年后,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
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
(二)【酒精危害】
过渡语:不仅吸烟有害健康,喝酒也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
1.小组讨论交流搜集到的酒精危害资料。
2.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三)烟酒观点大碰撞
情境一: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情境二: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情境三: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其它对烟酒的错误认识。
结合这些生活中的事例,各小组自选一个情境进行演绎,考虑采用何种“说服理由”,澄清这些“错误的认识”。
【毒品更危险】
认识毒品
一些新型毒品和伪装毒品打着“时尚”“娱乐”“刺激”的旗号,有的甚至伪装成果汁、跳跳糖等,让人成瘾。
毒品的危害
(1)课件出示吸毒者惨状的图片(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吸毒后的疾病、吸毒引发自杀、畸形儿等图片)。
(2)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学生发言,小组讨论。
危害:(1)吸毒损害身体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吸毒祸害家庭: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