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糖酒会是全国食品行业的重要经济活动,被称之为天下第一会,自1955第一届全国糖酒会举办以来,至2016年已经举办了93届,走过了六十一年的风雨历程。
1955~1977:筚路蓝缕,以开历史
20世纪,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的近30年,都是我国较长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
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计划订货,统购报销,是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手段,而此时的糖酒商品交易会对于平衡市场、调剂余缺、繁荣经济,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中国建设初期百废待兴,糖酒会的产生自然也是筚路蓝缕。
在1956年和1957年,商业部在北京组织的全国糖业糕点专业会议上,初具雏形的“全国糖酒会”仅仅以供应会的形式进行了小食品的交流。
1965年,第11届糖酒会选择了河北保定,首次采取将两个会分段开的形式,这一年糖酒会的交易额达到了7900万元,成为了糖酒会发展历史上记述最早的交易额。
随后,“文革”席卷而来,由于糖烟酒商品的特殊性,为保证人民的生活需要,糖酒会继续延续,不曾中断。从1966年到1971年,洛阳、上海、韶山、太原、天津、武汉,依次召开了全国糖烟酒供应会,为保证人民生活需求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1972年,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糖酒会正式将供应会更名为全国糖业烟酒茶果三类商品交流会,成为糖酒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着地方经济尤其是商办工业的发展,第三类商品品种逐渐丰富,各地第三类商品的工业企业自身具备了进行全国范围交流的条件和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第三类商品地区间的交流,改善第三类商品的供应渠道,弥补一、二类商品的供应不足,糖烟酒三类商品交流会应运而生,成为专门进行第三类商品交流的会议。
这是糖酒会第一次走向独立,脱离了由行政工作会套开的历史,从此打破了地区界限和商品交流的封闭形式,至今成为石家庄人的骄傲。
1974年至1977年,柳州、无锡、烟台、西安先后成为糖酒会的东道主。
1978-1998:趁势改革,风雨直行
结束“十年”动乱,改革开放随即而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糖烟酒食品工业也发展迅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流通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了改革历程。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使人们的思想更为解放,改革也走向了从未有过的深度。农副产品取消了统购包销,商品流通企业自主权加大,商品价格放开,5%至10%的重要商品也由国家定价改为指导价。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
此时的糖酒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打破行业界限,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发展名牌战略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在河北邢台召开的第24届糖酒会上,成交额突破了2.66亿元。参加人数增加到7700人,商品交易额也增加到6.3亿元。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变化,也生动地再现于糖酒会的发展上。
从1978年之后,在南昌、邯郸、长沙、石家庄、邯郸举行的25届到29届糖酒会上,每年的商品交易额呈现快速猛增的发展势头。其中,长沙糖酒会上的交易总量达到9.23亿元。
1984年春,在石家庄糖酒会上,会议认为,原来一年一度的三类商品交流会已不能满足广大工商企业的需要,于是从1984年起,糖酒会决定每年举办两次糖酒会,分别在春、秋季举行。
1984年,还正式确定了开放式的组织办会原则,并在当年的河南安阳秋季糖酒会上正式实施。
从此,糖酒会打破了行业的封闭和原有交流形式的束缚,当年参加人数达到15900人,成交额超过了1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8200人,成交额翻了一番还多。
此后,在1985年~1998年的13年中,1985年(柳州、郑州)、1986年(石家庄、郑州)、1987年(成都、石家庄)、1988年(成都、郑州)、1989年(石家庄、成都)、1990年(石家庄、郑州)、1991年(石家庄、成都)、1992年(成都、郑州)、1993年(成都、石家庄)、1994年(成都、郑州)、1995年(成都、长沙)、1996年(成都、石家庄)、1997年(成都、郑州)、1998年(成都、长沙)都举办过全国糖酒会。
从1985年到1998年,除了柳州举办过一次春季糖酒会、长沙举办过两次秋季糖酒会之外,其他糖酒会的城市举办权都由成都、郑州、石家庄三地所瓜分。
这一期间,展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一般在5万~6万平方米左右,进入展场参展的企业,一般维持在三四千家左右,成交额更是固定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这十几年,全国糖酒行业发展得非常快,全国酒类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0多万千升增加到1357万千升,而这个产量已经做到基本满足供应。
1990年秋,全国糖酒会三类商品交易会更名为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而这一名称一直沿袭到今天。
时任内贸部副部长的白美清在参加1990年的全国糖酒会开幕式上肯定了糖酒会的成绩,他说,交易会开得很好,目前没有更好的形式可以替代,还要继续开下去。
1999~2015:承往启今,革故鼎新
进入新千年以来,糖酒会的召开还促进了糖酒副食品行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它也在影响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进入糖酒会的外商在成倍增加。
其中,第一次参会的统一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5000多万元,对方高兴地讲,如此大的交易活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
2011年之后,自1987年以来已经成功承办过20多次全国糖酒交易会的成都,成为了春季糖酒会永久的落户点。这也意味着,糖酒会将在专业会展上再迈上一步,从而释放自己巨大的会展经济效应。
新世纪以来,创新和规范管理,已经被列为全国糖酒会的生存之本。糖酒会面对工业体制改革、商业贸易体制改革、对外交流的增加、外资企业大量进入的竞争,决定建立全新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寻求发展的越来越多,参加糖酒会的国外企业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糖酒会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而它承往开来,革故鼎新,尽管已进入93届高龄,依然有着年轻人的全新面貌……
糖酒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符号象征和精神图腾,它承载了无数厂家、商家的光荣与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具有带动财富的神奇力量,很多商家在此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