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严“禁令”下的电子烟生存诀
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告一周后,电子烟网售最终被全盘掐灭。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强调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的宣传和规范管理,警示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部分线上卖家仍在售
VAZO品牌总监施润玮表示:“关闭电子烟在互联网平台的销售,能够有效整肃近期市场上所存在的部分无序宣传与传播,在有效拦截未成年人尝试性购买的同时也划定行业红线,杜绝依赖网络销售的伪劣产品。”
重资转向线下
相较于商家握紧一切线上机会“末路狂欢”,全面转向线下已是电子烟唯一的出路。目前,电子烟市场头部品牌基本已构建相对全面的线下销售体系。如RELX悦刻表示目前专卖店已超过900家,中国零售网点超过3万个;雪加snowplus截至今年7月也已经实现终端零售店面突破2万家,覆盖全国100座城市。
但这也仅限市场头部品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国注册的电子烟企业共有两千家。在失去线上销售渠道后,由于线下门店场所固定、成本过高,势必会迎来行业震动。铂德合伙人兼CMO方辉认为,未来留在市场上的应该是3-5个全国性品牌,10个左右区域性品牌,产品的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技术和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已有一些电子烟品牌在便利店等渠道铺货。
KMOSE刻米副总裁符志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线上渠道禁售电子烟,发展线下渠道是必然之路,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现在大多数品牌都在布局线下,线下渠道铺货主针对便利店、酒吧、电影院、KTV、网吧、咖啡厅等场所,同时电子烟自动贩卖机也成为电子烟品牌布局线下渠道的选择之一。”
然而,一直在网络轻资产模式下生长的电子烟企业来说,大范围布局线下渠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业内人士坦言:“开设专柜或单店大约需要投入十几万元,但要运转起来并保持盈利循环并非易事,线下渠道的高成本,将考验电子烟的持续投入能力。”
一位从事电子烟品牌运营的业内人士表示,此前一些主要依赖线上销售的电子烟企业,目前已经开始为线下渠道做布局规划,投入费用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数亿元。一般电子烟企业融资一次可获得几千万元,这意味着,一次融资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投入渠道。
“除非看到特别的商机与模式,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大概率不会触碰电子烟领域。”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A股电子烟概念指数继续下滑。截至11月7日收盘,在已上市的7家电子烟概念股中,有4家股价下跌,1家停牌,仅东风股份和顺灏股份上涨,涨幅分别为0.45%和0.3%。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线下监管趋严也势在必行。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指出:“在地方控烟立法、修法及执法中要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
在蒸汽范电子烟行业网站创始人陈谷龙看来:“电子烟行业洗牌期已来临。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国家下达的《通知》不是一件坏事,对于电子烟企业来说,乱序发展的红利吃到头了,规范发展合乎多方发展利益。”
施润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VAZO将继续延续分步骤、分阶段顺利推进线下实体店铺的整合与升级。”此外,也有部分企业选择其他发展方向。符志清透露,未来KMOSE刻米也会选择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有望与烟草监管一视同仁
在几年的野蛮生长后,电子烟迎来严格监管,核心原因还是电子烟存在的危害。《通知》里提到,电子烟烟液成分及其产生的二手烟(包括气溶胶)均不安全,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有效戒烟。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各种试验数据证明,电子烟里含有尼古丁,是有毒化合物、成瘾性物质,有致病性。包括电子烟添加的一些雾化剂、芳香剂,不管是一手还是二手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由于生产标准不统一,有些烟弹里含有不明物质,标注也不明确,有可能造成快速死亡等危害。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的推广和网络营销,我国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48.5%的人听说过电子烟,5%的人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是0.9%,获得电子烟的途径主要通过互联网,比例占到45.4%。据此推算,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大约在1000万。
《通知》提到,严厉查处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烟草专卖零售商须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商家不得销售烟草专卖品,甚至是“茶烟”等花哨个性包装的非法烟草专卖品。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零售烟草专卖品,如网络购物平台、外卖平台、社交平台等。
记者发现,虽然电子烟产品已基本在电商平台下架,但“茶烟”等声称自己“不含尼古丁”的产品依然在售。客服表示“茶烟应该不受影响”。在对于此《通知》中的“烟草制品”是否包含电子烟,张建枢认为,应该还是有所区别的。准确地说,电子烟和传统烟草还是不一样,还是一种新型的产品。“茶烟”等占的份额很小,但也添加了很多芳香剂、气雾剂等化合物,其实也是有害身体的。
张建枢提到,传统烟草禁止网络销售,这是有法规支持的。烟草作为国家专卖专营的产品,《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除了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或者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依法销售烟草专卖品外,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违者则属于非法经营。张建枢认为,电子烟因为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为了青少年的健康,也应该同样加强监管,避免青少年接触电子烟。
不过,也有业内高管认为,线上禁令暗示着监管层面将把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等价管理,线上渠道作为最不可控的环节被优先管制。随着线上禁令的发布,未来线下市场也应该会出台类似“烟牌”等具体的准入、管理措施。
仍待法律法规支撑
《通知》提到,各地要主动加强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不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倡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在地方控烟立法、修法及执法中要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