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正是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的开工开学季,同时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期。河南省公安厅与河南法制报联合以文字特写和情景短剧的形式,揭露九大电诈新骗局,详尽报道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典型案例、民警提醒等,增强广大群众反诈意识,守护百姓“钱袋子”。
1“银行卡能卖钱?”
小心成为骗子的帮凶
关键词:
银行卡手机卡高价诱惑帮信罪
“两卡”买卖黑灰产业链条一直在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犯罪链条,早已盯上了学生群体。未成年人、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对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在一些“高价购买”的诱惑下,容易沦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工具人”,进而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反诈提醒
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反诈民警李东琪提醒:
1.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手机卡和各类支付账户,都属于违法行为,把自己的卡提供给不法分子使用,就是不法分子的“帮凶”,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2.广大青少年要深刻认识向不法分子出售、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自身防范意识,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安装来历不明的App等,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人”。
2帮他人定制“有钱花”?
花店老板银行账户被冻结
现金礼品大额转账“洗钱”渠道
用百元大钞包成的“现金花束”,藏着人民币的生日蛋糕,作为礼品的黄金、高档烟酒……这些带着孝心或爱意,被送给长辈或爱人的新兴礼物,不知何时被诈骗分子盯上了。诈骗分子以订购大额礼物为由,将涉嫌诈骗的赃款转入商家账户,以定制礼物并给付手工费为由委托商家取款。然而,商家帮忙取款的行为,已成为诈骗分子“洗钱”渠道的重要一环。
典型案例
然而,就在该男子离开后不久,贾先生收到了自己银行卡因资金异常而被冻结的消息。一头雾水的贾先生终于感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赶紧报警。
警方经调查后得知,资金异常是由于男子转入花店老板银行卡用于购买“有钱花”花束的资金,实际上是涉嫌诈骗的赃款。
法律链接
反诈提醒郑州市公安局反诈支队黑灰产打击整治大队民警李松阳提醒:
1.广大商户要谨慎接收网络订单和大额线下订单,规范收款流程,拒绝来历不明的货款,尽量通过公对公账户转账,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2.不要随意向他人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用于过账,莫因小利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
你想多了
助力打榜刷单返利变种多变化快
刷单返利类诈骗因为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犯罪相互“融合”,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引流方式。典型案例
一旦你心动,骗子就会拉你进群聊或下载App,并安排“托儿”在群中推送已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你“做任务”。
当你开始“垫资”时,骗子会先给你甜头,按约定支付小额货款和佣金,骗取你的信任,目的是让你加大投入,多次转账。
随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借口拒绝返现,并要求你继续大额“刷单”,称这样才能拿到之前投入的钱,直到你发现被骗。
反诈提醒新郑市公安局反诈大队民警张春子提醒:
1.牢记反诈公式:陌生链接/二维码+下载App+垫资做任务=诈骗;
3.任何需要垫付资金的任务,其本质都是“刷单”,前期的小额返利只是为了获取信任,你看中的是小额返利,而骗子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4“高价”收购游戏账号?
都是玩不完的“套路”
高价收购低价充值第三方交易平台
升级太慢?买高等级游戏账号。装备太差?充钱……随着网络游戏日渐盛行,越来越多的玩家为提升游戏体验,不惜下血本“氪金”,购买各种游戏点卡和装备。但这些游戏装备,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网络交易给大家带来了极大方便,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起了“歪主意”。
大学生王某在玩网络游戏时,一名游戏好友称想要高价购买其游戏账号,王某便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两人协商一番后,商定以800元的价格交易游戏账号,但对方要求在“××游”网站上进行交易,王某便点击了对方提供的链接,将游戏账号挂在“××游”网站上,对方在该网站付款购买。交易结束后,王某在该网站上提现,发现资金被冻结。王某赶紧联系该网站客服,却被告知其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资金冻结,需要充值同等资金进行解冻。王某按要求充值后,发现还是不能提现,该客服又以“解冻费”“保证金”等借口,诱骗王某多次充值。王某转账8200元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无独有偶,受害人李某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发现一只心仪已久的手表,成色极新且价格远低于同类商品。李某心动不已,便立即联系对方。对方提出不能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李某急于买到心仪的手表,便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支付了货款。付款后,李某发现对方失联,遂报警。
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脱离平台交易。受害人主要为喜欢线上购物、网上交易闲置物品的年轻人。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支队黑灰产打击整治大队民警李松阳提醒:
1.买卖游戏币、游戏账号时,不要轻信“低价充值”“高价收购”等信息,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要在正规官方平台上进行操作,避免私下交易;
2.一般以各种名义要求交纳费用的都是诈骗,例如手续费、解冻金、押金等,都是骗子的惯用手段,切勿上当。如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5追星追到“律师函”?
别落入骗子的陷阱
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民警李若兰提醒:
6网遇“完美恋人”?
可能是“杀猪盘”
杀猪盘网络交友诱导投资
前不久,市民张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认识了一名自称是金融分析师的男子。在张女士眼中,该男子和其梦想中的男朋友形象不谋而合。相处半个多月后,两人的关系逐渐密切,甚至一起规划了今后的“二人世界”。有一天,两人一番讨论后,张女士决定听从该男子的意见,把自己的钱放在某投资平台赚钱。随后,她发现,该投资平台账户里的金额虽然在涨,可就是无法提现。该男子对张女士解释,这是因为该投资平台在维护升级,暂时无法提现,后期会返还一笔巨额奖励,张女士信以为真。随着投出的资金越来越多,张女士发觉被骗,遂向警方报警。警方发现,除了骗张女士在平台投资以外,该男子还先后以“还信用卡”“挪用公款”“父亲生病”等为名,骗取张女士钱财。
不法分子从各种渠道收集海量信息,进行筛选比对,挑选出值得下手的对象。
不法分子会精心准备话术本,通过日常的嘘寒问暖以及暧昧聊天,和受害人培养感情。
在获取信任后,不法分子开始引导受害人投资。刚开始,受害人会有一定回报。在被所谓“稳赚不赔”的假象所迷惑后,受害人会加大投资或赌上所有的身家,甚至向亲戚朋友借钱,更有甚者,不惜网贷筹钱来投资。最终,受害人都会无法提现,且联系不到不法分子。
1.牢记反诈公式:“完美恋人”+点击链接/下载App+投资=诈骗;
2.网络交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面对素未谋面的网友,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一旦对方提出借钱、转账、投资等要求,千万不要冲动听从,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安装他人推荐的来历不明的App。
7“无抵押贷款”?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忒假了!
无抵押秒到账刷流水
骗子抓住借款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放款之前要求受害人先转账是无抵押贷款最常见的伎俩,贷款被骗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进了这个坑里。一般不法分子会虚构名头比较大的公司,声称放贷条件容易,不需抵押也不需查看收入情况,基本上凭借一个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当受害者心动后,不法分子会编织各种理由,让受害人转账,通常以材料费、保证金等由头忽悠受害者上钩。
当受害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以后,发现不法分子“人间蒸发”。
针对这一类骗局,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民警李若兰提醒:
2.任何网络贷款,凡是放款前要求缴纳解冻金、资金保险费、手续费、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3.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官方发布的App,更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8“老板让转账”?
转还是不转?劝你留个心眼
这个群里除了受害人外,其他人都是诈骗分子的小号。诈骗分子还会在群里模仿公司负责人聊天,谈论公司业务进展,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最后,不法分子会编造支付“合同保证金、业务款、资金拆借”等理由,要求财务人员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2.完善并严格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转账、汇款等流程的审批程序。定期查杀电脑病毒,加强防范能力,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病毒窃取个人信息。
9
“百万保障”到期了?
“不取消会影响征信”?不要信!
取消续保到期扣钱下载软件屏幕共享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信息并致电,谎称自己是“百万保障”保险业务客服或工作人员,以受害人购买商品时点击了“百万保障”需要取消,或者已到期需要续保等为由,引导其点开“百万保障”页面。
谎称受害人已经开通“百万保障”服务,每月要扣费数百至数千元,引发受害人恐慌。
利用受害人下载的软件,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或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
反诈提醒针对这一类骗局,新郑市公安局反诈大队民警张春子提醒:
2.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会影响个人征信、影响理赔、需按月扣费等为由要求转账,或者要求下载未知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协助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