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捐赠无可厚非。然而当捐赠者是烟草企业时,情况就复杂了。公众以及公益机构对于这类企业的赞助和捐赠行为很难厘清,也没有一套甄别赞助和捐赠的机制。因此,找到一种适宜的捐赠方式是当下烟企捐赠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8年5月19日,上烟集团已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而这条新闻仅仅出现在该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同样,云南中烟也已捐赠2745万元,湖南烟草捐赠1187万元,而这些企业的名字同样没有出现在网络上各大捐赠企业名单中,只是出现在中国烟草集团官网上。
2009年7月22日,控烟公益组织——新控健康发展中心研究中心负责人吴信群教授向本报证实,上海世博会已终止接受此前倍受争议的2亿元烟草企业捐款项目(5月7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向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捐赠人民币2亿元),北京大学医院心内科专家胡大一等20位专家撰写的联名信指出,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烟草控制柜架公约》的有关条款,严重违背了我国政府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2009年10月有媒体揭出,在山东举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接受了包括山东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内的9家烟草公司的巨额捐款,其中山东烟草专卖局(公司)捐款额是2000万元。此事引发国家控烟办和有关控烟组织的严厉批评。国家控烟办负责人表示,会正式致函全运会组委会,敦促其退还来自烟企的捐款。其后不久,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社会捐赠办公室明确向本报表示,不再接受烟草企业的捐款,并决定退还之前收到的所有来自烟草企业的捐款。
据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对烟草企业赞助公益活动和文体赛事活动的监测显示:2009年9月至12月,共有52家烟草企业捐赠公益及文体活动79起,其中公益捐赠63起,文体赛事捐赠8起,覆盖15个省份的40个市县。有8家烟草企业因其公益捐赠活动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表彰。其中,烟草企业在35起捐资助学活动中,将中、小学作为重点捐赠对象的有23起,占66%。
2009年,中国烟草再度丰收。全行业实现税利5131亿元,同比增长559亿元,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袭击下,拥有世界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中国烟草业绩不降反升。而且烟草行业在公益领域的捐赠也逐年上升。
但与此同时,公益机构在公益资源紧缺的状态下,要面对扩大捐赠范围、增加筹款额度等生存性问题。
从慈善机构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也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也没有接到任何政府部门的通知禁止接受烟草企业的爱心捐助。
“在中国公益领域需要甄别赞助和捐赠的概念。然而遗憾的是,公众包括公益机构对于赞助和捐赠的概念并没有厘清,也没有一套甄别赞助和捐赠的机制。”
在国外,很多烟草公司也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日本烟草公司所进行的公益活动主要集中在社会帮助项目、教育项目、预防青少年吸烟活动,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等。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奥驰亚也在采取各种行动来承担社会责任。该公司已经实施了一套详细的内部营销标准,通过它来管理全球范围内各个营销部门的活动,其严格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地方的法律,例如:“不通过品尝来推销”、“不分发、出售或提供印有我们卷烟品牌或标志的T恤、帽子或雨伞”等等。它承诺尽一切努力不让青少年接触到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