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夜晚,是加班结束打不到车的西二旗,是夜店蹦迪数不清人的三里屯,也是公司楼下灯光温和煦暖的便利店。
总是免不了加班的大厂员工赵沫(化名)说:“下班回去的路上只有风没有人,远远望到7-11的灯,就有种到家的安稳感。”
心怀诗与远方、不甘碌碌一生的都市白领,不少人有着开个小店自给自足的理想,这个小店或许是咖啡馆,或许是红尘客栈,也或许是日剧韩剧里经常发生雨夜浪漫故事的连锁便利店。创业实非易事,在这些选择中,加盟连锁便利店或许是看起来最简单的一个,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智商税研究中心在进行长达一个月走访后得出结论,加盟便利店,只是换了形状的“为人打工”。
01拿自己资金给品牌打工
“我建议还是别惦记便利店这一行,”海淀区一家7-11的员工告诉智商税研究中心,“一是太累,二是根本也没啥盈利。赚钱的都是直营店,等直营店不赚钱了,才会转出去让大家加盟。”
参照7-11官网披露的加盟模式,A型为投资管理型,要求两位加盟者全职参与,并筹备80万元左右的启动资金。启动资金中名目清晰的包括10万加盟费,1.1万培训费,2.1万开店准备费,20万保证金——保证金虽然未来会归还,但在加盟过程中一旦违反711的规定就会有相应的扣款。
(7-11加盟模式)
(加盟便利店事实支出)
便利店行业的一位资深从业者张磊(化名)表示,便利店受到选址与客流量的影响,如果选址不好,销售额较低,那可能不仅赚不到钱,还要亏钱。
张磊说:“便利店的利润分配模式通常都由品牌总部制定,总部有绝对话语权,广大加盟主只能服从既定的利益分配制度,不少以加盟为主的品牌便利店,总部要收走一半以上的利润。”
仍然以7-11为例,它的D型加盟被称作委托管理型,选择这种方式的加盟主需要找到一个伙伴共同亲自参与日常经营,前期货款和日常运营产生的费用由总部承担,加盟人以分成方式获利。
张磊向智商税研究中心介绍,7-11在北京的委托加盟店中,毛利4万元以下的门店,总部提成52%,毛利在4万至10万元的部分提成68%;毛利超过10万不足22万元的部分提成78%。加盟主需要承担的部分包括房租、水电费、及人工费用,“林林总总算下来,最后能赚钱的人确实不多,想赚大钱就更是不可能。总部的高提成,让很多加盟主最后都感觉像是拿着自己的资金去给品牌打工。”
前期投入高、加盟条件苛刻的问题不止存在于7-11。
业内人士江天(化名)为智商税研究中心列出了加盟全家便利店的回报公式,“毛利润率25%,总部抽走62%,还得减去人员费用、和总部平摊的水电、报废损失和扣税。往大了算营业额,日销10000,每个月加盟者拿到手的税后利润是24795,水电平摊各5000,还剩19795,就算不交税,不报废,不雇人,清洁损耗都不计,一个月俩人就23500,纯等于帮全家打工。”
02没有增长预期的便利店加盟
目前正从事便利店生意的梁爽(化名)直言:“便利店是弯腰拣钢镚的苦活儿,如果在公司上班的月薪还不错,那我不建议加盟便利店,因为薪水不会增高多少,反而由于24小时营业,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
与此同时,经营店铺还面临增长预期的问题,起步阶段的投入和风险若是能交换中后期的营收腾飞,那也是一桩称心买卖,但在很多人眼中,加盟便利店并不属于这个行列。
江天也认同便利店加盟并不划算的观点,“采用加盟模式的企业一般是为了用较少资金还能实现扩张,但是由加盟带来的食品安全问管理漏洞也会随之而来,对品牌造成重创,反而不能带来持续的发展。”
如果卖了鲜食、热食,加盟带来的利益冲突又很容易滋生食品卫生问题,最终拖累品牌。”
(此前爆雷的便利店卫生情况)
对于加盟商来说,自己与传统夫妻店相比的最大优势在于鲜食等非标品,但这份优势无法真正转移到自己手中。曾经加盟连锁便利店的高颎告诫,“千万不要加盟,做了五六年没有任何成长,不知道自己不干这行能干嘛。出来啥也不能干,什么都要从零开始,开个小超市?那靠的也是供应链,我学会的整理货物、开收银机有啥用?”
03管理制度无法解决的加盟顽疾
有人指出形成加盟后的再开店,也就是不断赚钱、不断拓展来形成自己的连锁才是突破盈利天花板的关键。单家便利店的营收讲不出太大故事,想要增加收入,关键还是升入管理。海淀区7-11的那位小哥告诉智商税研究中心,自己的老板就是靠着三四家店铺共同营运,才获得了如今的收益,“普通人干不来这活”。
北京常见的连锁便利店中,只有便利蜂以“加盟模式招致利益冲突,容易滋生食品卫生问题”的理由坚持全部直营。
便利蜂方面对智商税研究中心表示:“直营模式对门店食品安全的管控力更强,可以更高效地确保服务标准一致。”
加盟或直营,是摆在便利店集团前的二选一困境,门店掌控力更强的直营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快速回笼资金的加盟代表着难以标准化的经营品质。江天判断:“当下国内便利店数量还远未饱和,作为城市的基本保障设施,便利店还会迎来快速发展。”
政策的落地、下沉市场的兴起、消费理念的迭代……种种因素都在要求企业做出选择并踏步向前,路口将至,而结局尚远。
很显然,如果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不计收入,就是想开便利店,那么这个生意对于你来说,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你想要靠开一个便利店来维持生计,想要把这个生意干成一个事业,那么还是劝你早早死了这条心,尤其是加盟别人的品牌,因为便利店单店想要大规模盈利,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生意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规模效应的生意,只有起了规模才能够变成事业,开得越多越挣钱。
那么,如果你是自有品牌,想要自己开连锁,那么你可以先加盟一个连锁店,自己趟趟水,搞明白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坪效,什么是布局,什么是SKU。
在这里,智商税研究中心推荐想要从事便利店生意的同学们,可以去看一本叫《零售圣经》的书,作者是711的铃木敏文,书中共享了很多开便利店的技巧。
当然,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人有便利店情结,一个个深夜还在营业的便利店就像一个个深夜里的厨房,可以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有这种需求呢?毕竟这是一门生意,而不是一首诗或者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