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法论茶产业十大趋势——品牌驱动茶叶

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制约。其中,以品牌突破为核心,带动全产业链所有资源协同运作,是茶行业在时代浪潮中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推动因素。

为进一步剖析茶品牌特色,为产业发展找寻确定性的前行方向,“说茶”联合茶叶品牌营销专家、中国茶叶商学院特聘教授、《销售与市场》行业顾问、《茶叶品牌密码》作者、奇思品牌创始人田友龙,特启动“品牌方法论——茶品牌构建与升级的方法解读”系列专栏,剖析茶品牌升级发展的方式方法。

品类让位,品牌登场!

当下中国正由茶叶大国向茶叶强国强势迈进,产业底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曾经茶产业由规模驱动,当下由价值引领,大品类时代已翻篇,品牌时代已经到来!

产业新使命,品牌成引擎

21世纪,中国茶进入大时代,用户革命了,竞争格局变化了,产业使命不一样了,品牌取代品类,成为茶产业最强劲的引擎!

用户崛起,为品牌买单

21世纪用户崛起了,自我觉醒了,知识丰富了,腰包也鼓了;更愿意为体验、情感和服务买单,消费主流从买产品转向选品牌,为品牌买单成为新常态。

喝茶那点事,用户在意汤色滋味香气的吸引力,更追求天然、健康、有营养,还讲究情感与价值共鸣。一个有故事、承载情感,表达自我价值内涵的“茶品牌”,用户才会购买,茶叶全面进入品牌时代。

△第四届正山小种光泽红茶品鉴会(“说茶”摄)

产能过剩,品牌成竞争焦点

过剩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品牌抢占用户心智,规模建立成本优势,差异化建立竞争壁垒。这套逻辑是一个递进关系,差异化建立品牌,品牌俘获用户,用户累积获得规模效应;一句话品牌成为竞争的焦点,做品牌可以说是别无选择。

乡村振兴,品牌迎来新风口

中国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中央进行了全面而周密的部署,提出“实施产业兴村”“培育农产品品牌”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农业迎来品牌化风口。

茶适应性强,价值较高,用户较广,销售周期长,能发挥山地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国家战略助推茶从品类主导向品牌驱动升级,品牌贯穿茶供应链全体系,茶叶品牌建设全面提速!

茶叶品牌,理还乱的尴尬

茶界一直认为品牌很重要,也不缺乏打造品牌的梦想与激情,品牌之理是扁的,话是圆的,品牌建设之路公说公有理,一直是剪刀不断,理还乱。

龙头企业,标杆指向不明

茶文化有底蕴,物种有特色,技艺有匠心,这是培育品牌的沃土。茶界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一直在积极实践,八马、华祥苑、品品香、竹叶青等头部品牌星光闪耀。

茶叶品牌星星数量不够多,星光不够亮,头部集群没有绝对的王者,品牌建设模式是“八仙过海”,路径丰富多彩各不相同,走的路多了,也就没有了路!

经典理论,惨遭破坏逆行

品牌建设需要工具和模型,中国市场不缺品牌理论与工具。茶叶品牌几乎都不是经典理论的践行者,而是逆行者破坏者。

“定位论”:主张品类即品牌;茶产业万马奔腾千百年,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代表或独占一个品类。

“品牌法”:讲究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声音;茶却是一个品牌多个梦想,多种声音。

“爆品思维”:追求战略大单品,产品少而精;茶叶品牌单品规模不大,喜欢“生堆孩子打群架”。

事实站到经典理论的对立面,这不仅让大众感到迷惑,甚至连专家也看不懂,茶品牌之路到底在何方?!

△松溪茶山(“说茶”摄)

模式探索,多次碰壁

茶人有大梦想——打造世界级茶叶品牌,重构世界茶业版图。没有普适性的品牌模型那就创造,人们不仅敢想还敢干,多种方法和理念得到积极的实践:

有人主张,学习立顿好榜样;

有人呼吁,做标准茶打造大单品做超级品牌;

有人吹捧,科技创造新物种开创新格局;

有人鼓吹,抓住年轻人抓住未来。

茶人们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积极实践,努力的结果并不美好——茶叶品牌通用模型还未找到,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社交品牌,不一样的路径和方法

茶,从来就不只是天然饮品,茶是人与人的连接符号,社交属性才与茶叶品牌第一性原理,社交品牌才是茶叶品牌的通用模型,建设路径与方法与众不同!

自我映射,品牌的底层

茶是社交工具,在一片树叶之上建立联系,是用物性承载内容,内容附着情感,情感凝结价值,价值获得身份认同,茶成为用户的射,一种社会化对话语言。

物性基础:汤色滋味香气的吸引力,这是茶叶品牌的支点,也是内容与情感的载体。

情绪表达:物性承载内容,内容表达情感,将茶链入用户本真生活,与用户共情共振,用户对茶自然热爱。

价值导入:用户借茶传递自己的价值信号,标明一种身份,获得一种认同,吸引志同道合的茶友建立茶生活社区,这就是茶的社交原理,也是品牌的底层。

圈子经济,引爆社群

社交原理下建品牌,讲规则,更讲顺序。社交讲圈子,欲建品牌必先建圈子,从群体符号化出角色形象,用形象承载圈子成员的情感,表达出价值主张,运用价值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建立精神社区,一个承载自己心灵家园的社交圈就建成了。

△饮茶(“说茶”摄)

社交圈子志同道合,有信任基础,又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因同情共振,一个人的喜欢就会引发一群人的狂欢,这就是圈子引爆经济,也是社交品牌建设的基本方法。

打文化牌,建立包容式品牌

社交圈子有深度,无广度,圈子经济建品牌就有不一样的玩法——不能追求覆盖的广度,只能追求接触用户的深度,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的包容性品牌华丽登场。

茶是农业,更是文化业,文化的包容性与链接能力十分强大,用文化可以覆盖全茶类建成包容式品牌,还能打开产业边界,连接到茶周边,构成茶生活产品生态圈,满足用户对茶的一切想象,这就是包容式品牌的终极目标,也是茶企建设超级品牌的方法!

下期精彩★

继续聚焦茶品牌构建与升级的方法解读,别错过下期品牌方法论:

THE END
1.体验式营销+定制酒服务半藏酱酒渠道营销新模式坐标:厦门,我是厦门易创客陈盛胜, 深耕社交新零售行业10年,主要提供新零售系统工具及顶层商业模式设计、全案策划运营陪跑等。 半藏·志汇通过酱酒产品,结合新的商业渠道营销模式起盘,实现了:700+分院、6W+精英人群、近7亿销售额。 今天和大家分享半藏商业模式解读: http://xiamen0139550.11467.com/news/9320641.asp
2.要增长,到万商聚焦酒商转型渠道创新!如何跨越周期,在这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酒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都对酒商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如何通过转型和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是摆在所有酒商面前的重大命题。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361500.html
3.茶酒融合,品味中心茶和酒,作为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味体验。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美食与美酒的追求越来越高涨,茶与酒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兴趋势。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茶酒融合带来的品味变革。 1. 茶与酒:源远流长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历史传承,茶和酒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自古以来https://www.coffee.cn/tea/post/123923.html
4.2023年茶酒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2023年茶酒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茶酒行业报告/庞文报告 PAGE 1 茶酒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目录 TOC \h \z 24474 前言 3 4498 一、茶酒业发展模式分析 3 16075 (一)、茶酒地域有明显差异 3 16749 二、茶酒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4 2446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0/6000215200010113.shtm
5.文旅大客户营销策略课程文旅项目销售培训唐云讲师文旅行业客户领导干部办公室、商务用餐环节、大型项目谈判和签约环节是文旅行业大客户营销三大高频率的“场景”,在这三大“场景化”营销涉及到六大维度。 一、需求挖掘 宣传部、文旅局、xx管理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xx景区旅游公司需求分别是什么?哪些需求是共性需求?哪些需求是个性需求?哪些需求是矛盾需求? https://m.nlypx.com/gkk_detail/300754.html
6.保险使用企业微信的好处是什么?保险行业企业微信营销模式有哪些以上就是《保险使用企业微信的好处是什么?保险行业企业微信营销模式有哪些?》相关内容了。企业微信为茶酒饮料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借助语鹦企服提供的工具和解决方案,构建私域流量池,开展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茶酒饮料企业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天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多企业微信私域玩法https://crm.bytell.cn/blog/yyqf/book/23380
7.2024年版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7.1.1 图书出版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政策壁垒 (2)规模壁垒 (3)人才壁垒 (4)品牌及经验壁垒 7.1.2 图书出版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盈利模式分析 1)横向型盈利模式 2)纵向型盈利模式 3)相关多元化盈利模式 (2)盈利模式创新建议 1)增加盈利点 2)增强盈利能力 7.1.3 图书出版行业盈利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投入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85/TuShuChuBanHangYeQianJingFenXi.html
8.中国家政服务行业现状透视与未来展望知识库保洁服务标志性事件四:2002年,经由北京中青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授权,正式设立北京中青家政有限公司,实现家政服务专业化发展,建立“传播家政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引领行业发展”服务理念,建立“员工制模式、个性化培训、亲情化服务、级差化管理”营运体系,建立:“统一招工培训、统一技能考核、统一体格检查、统一安排工作、统一持证就业http://www.jzx7788.com/html/zhishiku331/177528.html
9.四川将持续深推川茶川酒产业合作发展不仅如此,四川还希望川茶、川酒企业能进一步加强工艺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开发茶酒伴侣、茶酒礼盒、酒味茶饮等贴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酒茶融合产品。同时,创新发展业态,研究“川茶+川酒+文化”“川茶+川酒+体验”等合作发展新模式,推动“文化茶庄+精品酒庄”等建设,积极开发茶酒融合文创产品等。(记者?朱雪黎)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0/7/7/4414e4bbc259449bba14f6cc09c4314a.shtml
10.图书出版报告中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状况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2025第1章:中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综述1.1 图书出版行业产业链分析1.1.1 产业链及主要业务流程1.1.2 各环节的主要职能和业务关系1.2 图书出版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2.1 图书出版行业相关政策1.2.2 出版体制改革成果1.2.3 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规划1.3 图书出版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3.1 宏观经济环境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程度分析1.3.2 http://www.zyzyyjy.com/baogao/443395.html
11.202420242030年中国茶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摘要 2 第一章 中国茶酒行业概述 2 一 茶酒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 三 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3 第二章 市场发展现状 4 一 市场规模与增长 4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646019.html
12.茶叶企业发展范文12篇(全文)从数据上看, 茶叶电商近几年发展迅猛, 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如服装、鞋帽等, 其在整个国内茶叶销售比例上仍然较小, 不足5%, 增速明显下滑。 2 线上茶叶经营与线下茶叶经营的对比 2.1 线上茶叶销售的经营模式分析 第一、线上销售成本低。近些年, 传统的线下“推广+加盟”的茶叶市场模式, 受限于昂贵的租赁费用, 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lpk2159.html
13.蒙顶山茶交所总裁傅元森:互联网+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傅元森:首先互联网经济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其次我国是产茶和消费茶叶的大国,且茶叶属于快消品,消费频率高,规模效应突出,行业前景巨大。与此同时我们推动B2B智慧贸易和电商(B2C)4.0,从根本上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理念、创新服务标准,我们还创新建立科学、直观、大众化的茶叶产品交易标准和溯源体系,保http://www.chayou365.com/html/charen/rwft/201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