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加速复工复产长期向好态势不变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编制的2020年一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今日发布。本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所采集的具有代表性行业和领域共14个,既包括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汽车制造、IT设备制造、医药、服装11个具体行业,同时也涵盖能源、材料和工业3个综合性领域。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同时审时度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强化“六稳”举措,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工业企业也经历了从产销受阻到有序复工复产的积极转变。3月份工业生产明显加快、供应链产业链逐步修复,呈现出快速恢复的良好态势。总体来看,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可控的,工业经济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备,创新动力足,发展韧性强,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

景气指数回落,3月趋势向好

一季度,中经工业景气指数为92.2,比去年四季度下降9.6点。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春节假期延长、国外疫情蔓延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工业景气水平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其中,工业企业在2月份受疫情冲击较大,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

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4月9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97.2%,比2月底提高18.9个百分点。企业复产水平明显回升,开工企业中,有一半企业生产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80%,八成企业生产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50%,均比2月底大幅提升。工业企业已接近全面开工,生产状况明显回升,接近去年同期水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环比来看,比2月份增长32.1%。

有效需求放缓,工业出口好转

新冠肺炎疫情对工业生产供给层面造成影响,为防止疫情蔓延,我国采取了减少人员流动、严控人员聚集等防控措施,投资、消费、外贸三大需求不同程度放缓,对工业品的需求也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1.1%,降幅比1-2月份收窄6.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25.2%,降幅比1-2月份收窄6.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13.5%,降幅比1-2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成效,投资回升的基础正在巩固,未来有望逐步走出低谷。

疫情虽然对我国外贸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随着国内防控形势好转,尤其是我国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及时落地,外贸形势出现积极变化。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逆势增长3.1%,而1-2月份同比下降19.1%。其中,电子、汽车、电气机械、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装备行业”均呈现出口增长态势。

价格弱势运行,企业绩效回落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有效需求均不同程度下降,导致我国工业品价格呈疲弱态势。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跌0.6%,跌幅比去年全年扩大0.3个百分点。逐月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且跌幅有所扩大,1-3月份价格环比分别为持平、下跌0.5%和下跌1.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同比下跌1.3%,季内各月价格环比持续下跌且跌幅有所扩大,1-3月份价格环比分别为持平、下跌0.7%和下跌1.2%;生活资料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同比上涨1.3%,但价格环比出现下跌迹象,1-3月份价格环比分别为持平、持平和下跌0.2%。

疫情期间经济社会活动受限,国内外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跌,加之工资、房租等支出缺乏弹性,以及疫情防控开支的增加,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3%,降幅比去年全年扩大35.0个百分点。从各子行业来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7个行业利润下降,其中,民生保障类行业以及需连续生产的行业利润或呈增长态势,或降幅相对较小。烟草、有色、油气开采、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1.5%、28.3%、23.7%和2.2%;医药、电力行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9%、19.4%和21.9%,降幅明显小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化工等重点行业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利润降幅相对较大,分别下降87.0%、79.6%、68.2%和66.4%。

在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双重挤压下,企业盈利能力也出现下降。1-2月份,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3.5%,比去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在中经产业景气指数重点监测的11个行业中,医药、煤炭、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等行业利润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2.6%、7.6%、5.3%和4.7%,而汽车、钢铁、IT行业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1.3%、1.2%和0.2%。与去年同期相比,除有色金属行业利润率有所上升外,其余10个行业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7个行业利润率降幅在1.3个百分点以内,煤炭、汽车、化工行业利润率降幅相对较大,分别下降4.1、3.2和3.0个百分点。

同时,交通物流不畅,导致企业库存压力加大、库存资金占用增多。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末上升6.7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6.1天,同比增加6.4天。3月份以来,交通物流状况逐步好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比2月份回升25.3个百分点,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恢复,企业库存积压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政策落实显效,企业信心增强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扩散,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失业人数激增,全球跨境投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大幅减少,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大幅下滑,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大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为我国经济恢复带来诸多挑战。

为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纾解企业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复商,我国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通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加大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力度,采取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定向降准等措施及时补充市场流动性缺口,短期贷款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中长期贷款则重点满足大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复工后的资金需求。扩大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大力促进消费回补以及潜力的释放,各部委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并不断创新政策举措,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在多项政策协调推进、共同发力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供应链产业链逐渐修复,订单明显增加,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逐步得到释放。3月份,我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回升至荣枯分界线之上,比2月份回升22.7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4%,比2月份回升17.7个百分点。在生产形势好转的同时,企业投资信心明显增强,国内投资也逐步恢复。1-3月份,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1.1%,降幅比1-2月份收窄6.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9.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6个百分点。

THE END
1.轻工制造行业2025年度策略:把握政策受益方向,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策略:考虑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2025年依托相关政策信号,优选预期政策受益方向,并结合行业发展成熟度的相关指标(发展阶段、渗透率、集中度等),综合筛选出2025年细分行业布局机遇,推荐新型烟草>两轮车=内销家居,关注新兴国货、出口&出海、造纸板块。 https://data.eastmoney.com/report/zw_industry.jshtml?infocode=AP202411281641100534
2.2024年饮料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4业 1.1.1 软饮料 调 1.1.2 功能饮料 研 1.1.3 运动饮料 网 1.1.4 酒饮料 w 1.1.5 茶饮料 w 1.2 饮料的分类 w 1.2.1 软饮料的分类 . 1.2.2 酒饮料的分类 C 1.2.3 茶饮料分类 i 第二章 2024-2030年国际饮料市场 r 2.1 2024-2030年国际饮料市场总体概况 . 2.1.1 全球软饮料市场发展综述 c 2.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28/YinLiao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3.食品工业2020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21年预测2020年,食品制造业中,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其他食品和方便食品制造营收利润率同比增长,其他同比小幅下降。 图112020年食品制造业子行业营收利润率对比情况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0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中,葡萄酒、精制茶和其他酒制造营收利润率增幅同比略有下降,其他细分子行业利润率同比均呈增长态势。http://www.nfmccli.org/v_1/5905.aspx
4.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七)饮料工业 (八)制糖工业 (九)方便食品制造业 (十)发酵工业 (十一)酿酒工业 (十二)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 (十三)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 六、政策措施 (一)严格市场准入 (二)发挥政府作用 (三)推进节能减排 (四)强化安全监管 (五)维护产业安全 http://www.110.com/fagui/law_390450.html
5.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43.46亿元,占非烟食品工业增加值47.60 %;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4.13亿元,占17.9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3.97亿元,占34.46%。由图3、4可知,经过“十二五”期间调整,代表初级加工水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由2010年的54.09%下降到2015年47.6%,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6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