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2020年什么新品类会大火,含酒精饮料可能会优先得到一票。
英国食品行业媒体FoodBevMedia将“含酒精饮料”列为2020年食品饮料五大趋势之一。事实上,含酒精饮料在今年就已显露出增长潜力。
喜茶今年就瞄上了“茶饮+酒”的生意,从4月起先后推出过3款“醉醉系列”含酒精茶饮。其中最受消费者好评的“醉醉葡萄啤”,是喜茶和科罗娜强强联合出品,喝起来那叫一个爽。
我们观察到,今年不仅新茶饮行业屡次探索含酒精饮料,百威等啤酒公司也对“饮料+酒”这个组合“下手”了。
新茶饮一直以来都是玩混搭的好手,去年奈雪的茶就在华南地区试水“茶饮+酒”的搭配,首次在水果茶中加入白葡萄酒。
而今年,当你走进喜茶也可以点上一杯加了酒的茶饮了。喜茶4月推出“醉醉粉荔”,开启了全新的“醉醉系列”,之后又迎来新成员“醉醉桃桃”。酒香、茶香、果香交错,大概这就是让人“上头”的原因吧!
将喜茶醉醉系列送上热搜的,是“醉醉葡萄啤”。这一次,喜茶做起加酒茶饮来更认真了。8月,喜茶找来科罗娜,联名推出“醉醉葡萄啤”,第一次在果茶中加入啤酒,还搭配了喝科罗娜必备的1/16青柠片。相比朗姆酒的甜润,啤酒与葡萄汁的融合更沁人心脾,少许的气泡划过喉咙,青柠片则释放了恰到好处的酸涩。
咖啡界巨头星巴克的“酒”初尝试,是从经典鸡尾酒中汲取了灵感。“气炫冰山美式”是醇香的意式浓缩中加入了柠檬汁和柚子味汤力水。而“橘香茉吉托”则极似莫吉托,喝起来满满是夏天的味道。
除了新茶饮看上了“茶饮+酒”的生意,今年6月,一直以来滴酒不沾的可口可乐竟然沾酒了。其在英国推出的SignatureMixers系列,是首款混合了威士忌等高度酒的可乐。可口可乐此次进军含酒精饮料可谓十分高调,不仅邀请世界顶级调酒师调制产品,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玻璃瓶包装,向百年前第一支哈坎森玻璃瓶可口可乐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SignatureMixers系列酒精可乐一经推出,就被英国不少酒吧的调酒师倾力推荐,消费者以后在酒吧也可以享受别样的“快乐水”了。02绝了,含酒精饮料在美国卖断货,啤酒巨头们找到了新商机
除了饮料公司在涉足含酒精饮料,“饮料+酒”的组合也被啤酒公司瞄上了。
而啤酒公司盯上“饮料+酒”组合的故事,还得从今夏美国“含酒精苏打水”热潮说起。
今年夏天,含酒精苏打水在美国实在太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就在9月,美国含酒精苏打水市场份额第一的WhiteClaw,居然都被卖断货了。
美国消费者对含酒精苏打水的这股疯狂,还将继续。根据IWSRDrinksMarketAnalysis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含酒精苏打水共有约8250万箱(每箱9升),预计到2023年,这个数据将达2.81亿箱(每箱9升),也就是现在的3倍多[2]。
面对如火如荼的含酒精饮料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的百威英博也按捺不住了。12月初,百威英博宣布计划追加1亿美元,用于投资含酒精苏打水,并称明年将发布含酒精苏打水新品牌BudLightSeltzer。
事实上,这不是百威英博第一次尝试“饮料+酒”,甚至可以说其对含酒精饮料酝酿已久。早在2015年,百威英博收购了含酒精苏打水品牌SpikedSeltzer,并改名为Bon&Viv。今年8月,百威英博旗下的淡啤品牌NaturalLight推出含酒精苏打水NaturalLightSeltzer,每罐含6%的酒精度。11月,百威英博在英国推出“Mike’sHard”含酒精气泡水。百威英博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含酒精气泡水市场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现在是将这一趋势引入英国的时候。”[3]
说到这,你可能会感叹美国啤酒公司怎么只会“苏打水+酒精”这一种酒精饮料搭配。别急,另一个组合的热度也在悄然大涨——咖啡+酒精。
一边是卖咖啡的星巴克做起了酒生意,另一边卖酒的MolsonCoors、蓝带啤酒今年纷纷推出含酒精的咖啡饮料。
今年9月初MolsonCoors旗下品牌MillerCoors与咖啡烘焙和零售公司LaColombe合作,在美国部分地区发售HardColdBrewCoffee。这款HardColdBrewCoffee的绝妙之处在于,使用了最新流行的“过夜冷萃”工艺,将冷萃咖啡中混入醇香的麦芽酒精。
一罐266ml的含酒精冷萃咖啡,含有50mg的咖啡因,酒精度4.2%。无论是甜中微苦的黑咖啡,还是丝滑的香草咖啡,加入了酒精的HardColdBrewCoffee喝起来多了一丝轻松。也是在12月初,MolsonCoors宣称正全面测试此款含酒精冷萃咖啡,结果将决定2020年是否将此产品在全美销售。03酒精度那么低,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独爱微醺的滋味?
列举了以上这些含酒精饮料产品,我们可以发现其酒精度一般在4%—7%之间,喝下这么一杯/罐含酒精饮料虽然不会醉,但足以产生微醺的感觉。为什么这一届年轻人乐意为微醺的含酒精饮料买账?1、饮料+酒的DIY,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了
混饮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就像不少消费者喜欢将葡萄酒和雪碧混搭,饮料的甜中和了酒的苦涩,如果是碳酸饮料更会增加丰富的口感。
对于喜欢混饮的消费者来说,“饮料+酒”的组合并不只是满足其对口味口感的需求,同时还满足了新奇感。传统的啤酒、白酒或朗姆酒等蒸馏酒喝得多了,就会想找寻一些新鲜的饮酒体验。就像MillerCoors创新副总裁SofiaColucci所说“千禧一代一直在寻找新产品,以填充他们活跃、忙碌的生活。”
今年一句“我太南了”在网络上十分流行,在年轻人自嘲背后,实际上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微博上“90后压力有多大”的话题阅读量达2999.3万,引发1.3万的讨论量。
拖着一身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来点酒精饮料可以让人一时将生活的烦恼抛诸脑后。这种酒精度不高的饮料,一方面不会像酒一样,人们喝多了会产生头痛等症状,可能还将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人体会到些许放纵之感。感受微醺的滋味,思绪放空了,压力也没有了。3、微醺不醉,社交更“轻”
年轻人的聚会中是少不了酒的。但是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男女混合,二是有能喝的有不胜酒力的。在这些情况下,含酒精饮料比高度酒更适合广泛的人群,而且能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社交氛围。
还有一种聚会,是社会人避免不了的应酬。在这样的场合下,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喝多。而含酒精饮料的出现,为必须要喝却不想喝多的人多了一个选择。如MillerCoors和LaColombe合作的含酒精冷萃咖啡,就在其官网上向大家推荐了几种饮用场景,其中一种就是“下班后的应酬”,简直说到人们心坎里去了。
根据美国啤酒协会(BeerInstitute)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美国啤酒生产商的啤酒销量比2018年同期减少了约260万桶。如今啤酒的主力消费者年轻人,对啤酒的热爱度降低了。
这些不想喝出“啤酒肚”的年轻人,找到了低卡、低碳水、低糖的含酒精饮料。上文提到的WhiteClaw、百威英博的BudLightSeltzer等产品,都在瓶身上显眼地标注了热量、碳水化合物等数据。热量比啤酒低就不用说了,一罐含酒精苏打水的热量一般还低于一罐可乐的热量,糖分也更低。既然比酒和饮料都健康,又能二者同时体验,为何不选择含酒精饮料呢?
对于含酒精饮料成为趋势,并不用感到意外,如近年来果酒、米酒等低度酒的流行,成年人好像越来越离不开酒精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酒精饮料体现了一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不需要品高级酒那样认真,一罐简单但有玩味的含酒精饮料就足以。
[1]WhiteClawishotnow,butWallStreetthinksotherhardseltzercompanieswillbeatit,2019年9月23日,CNNBusiness
[2]IWSRsaysconsumptionofhardseltzerinUSwilltripleby2023,2019年12月9日,FoodBevMedia
[4]HardCoffeeIstheNextBigDrinkTrend,2019年11月2日,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