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有基础上作了大幅修改,新增了“网络保护”以及“政府保护”两章,提出“网络防沉迷”、首次界定“网络欺凌”,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2条,进一步加大了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力度。
九张海报带你速览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重点↓↓↓
>>在网络世界守护“少年的你”
此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一大亮点是增加“网络保护”专章。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93.1%,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诱导打赏、沉迷直播?新修订的未保法如何规范短视频平台?
APP里家长监护模式是否真的有效?“青少年保护模式”如何落实?
孩子沉迷网络是让不少家长忧心的事,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效果到底如何?是行之有效还是形同虚设?一起了解↓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倡议:不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1日发出倡议,网络直播平台不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征得其监护人书面同意;逐步建立安全可信的大额提醒、身份验证等防止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充值打赏的技术保障措施。
>>多方共努力多渠道守护“少年的你”
文旅部: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文旅部日前发布《关于调整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幼儿园与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距离及测量方法,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通知》要求,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中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有关场所规定含义理解和适用问题的答复意见》,幼儿园与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距离及测量方法,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前已开设在幼儿园周边的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审批机关在办理经营许可证延续或变更时,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切实落实不得在幼儿园周边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法定要求。
教育部:学校不得查阅学生日记网络通讯等
6月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并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文件要求,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及时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保密义务,不得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泄露、公开、买卖;除因法定事由,不得查阅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
12345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救助专线正式开通
广西6月1日起开展“法治护航相伴成长”——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活动。同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从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救助专线”。
该专线与自治区级12345热线合并运营,由自治区级12345热线统一设置专席接听,各市在本市12345热线语音导航上统一设置“6”号键为“热线专席”按键,即群众在本地拨打12345时,根据语音导航,按“6”号键后,将话务自动转接至自治区级12345专席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