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它也是CNTC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资本运作和业务拓展的指定境外平台。
在上篇开篇,我们就了解到了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即:
面向卷烟厂的烟叶类进出口业务,
面向免税店和批发商的卷烟出口业务,
自2018年5月起,公司开始独家经营新型烟草制品出口至全球海外市场的业务,这些新型烟草制品主要为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
通过财报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2021年底完成了对中烟巴西的收购,进一步完善了海外烟草产业链的布局。
这家公司的财务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呢?我做了一张公司2023年的资产负债表:
这是我见过的上市公司中,最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之一。
流动资产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现金或等价物+存款,应收,存货(主要是烟叶),没了。
非流动资产部分,厂房及设备的占比极小---由此我确认,它是一家轻资产的上市公司,妥妥的。
非流动资产中,最大头的就是无形资产与商誉了,商誉简单,就是当年收购中烟巴西时产生的,目前来看,这笔收购是良性的,
这一部分业务现在发展的挺好。
为啥要借款,财报的描述(解释)是因为公司倒不是缺钱运营,
主要是因为一些外汇合约资金及出口预付的资金需要周转,就有劳银行先垫付了,给点利息的事儿
我觉得对于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来说,也很正常。
利息大概多少呢?21年加权平均年利率是2.78%,不高;22年4.75%,不低,估计借的钞票可不是按咱们国内的无风险收益率来的
应该是在离岸地(香港)借的钱(港元),跟着美金汇率走的。
因为确实,过去两年美元一路加息,你要借钱,利息肯定不低的。
23年多少呢?7.58%(业绩公告第27页披露),我去,抢钱呢...利息都快到八个点了
果然公司特地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注意汇率波动的风险哈哈~
公司股东权益大概27个亿,资产负债表这块大致就这些内容了。
2023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家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34.5%,
有息负债率37%。我个人觉得,一家公司的有息负债率40%以上,算高。
所以,该公司的负债率,有点高。至少静态的来看,公司目前那点存款+现金无法覆盖海外的借款。
当然,烟叶进出口生意是刚需,只要中国烟草还让其独家经营,
如果是我,我也不介意借钱经营,生意的最高境界,不就是拿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么?
只要你这钱赚的合法,赚的下去(假设永续经营)。
再来看下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ROE与归母净利。
2020年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疫情来了,导致那年的收益很低,但还好是盈利的;
2021年,biu~的一下,又达到了近40%的ROE,原来是因为公司在上一年度延迟装运的烟叶
安排到本年度陆续到港并销售的,导致了进口业务营收暴涨。(21年年报P12)
2022年,公司“突破创新,迎难而上”,归母净利按照管理层的描述:“超越疫情前水平”
至2023年,公司在归母净利润上达到新高,为近25亿港元。ROE也保持在了24%左右。
二、派息。
我只能说,这两年公司的派息基本是在盈利的三层以上,从分红的角度来说,表现中等。
但我看股息的绝对净额,每年都还是稳步上涨的(除了疫情的2020年),这一点值得表扬。
三、业务的毛利率与净利润率。
其实当我知道它是一家烟草贸易公司之初,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家公司的毛利率一定不会很高!
果然。为什么呢?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家给母公司提供烟叶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它能有什么技术含金量呢?
它又凭什么能赚取超额利润呢?母公司为何要“高价”从它手里面买烟叶呢?
当然,即便是这样。这生意要是包圆了给我做(独家代理),我肯定是会做滴,原因如下:
2、轻资产运营。整个上市公司,二百多人的规模,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跟跟单,也没啥研发费用,
一年搞个一百多亿营收,几个亿的净利润,不香吗?
前面说过了,营运资金根本就不是它操心的事,妥妥借钱都能运转的公司。
当然了,它还有寻求全球扩张的任务,这个咱们放到后面经营风险的部分谈。
说到这里,插播一个细节,可能我与很多投资者的观点有些分歧。
很多人说这家公司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它躲过通胀,我想了想,不一定吧?
这两年只是港元一直加息,人民币不断贬值导致的结果。
公司用港元结算,确实躲过了人民币的贬值。
但是一来,我们也看到,公司借款的利息因为加息一直在涨,自己的经营成本也在上升,其实算算,也没躲过多少贬值。
二来,万一以后反过来了呢?还躲个甚贬值?
上一篇也聊过,这些地区的市场对烟草产品的需求相对是比较稳定的,甚至有增长的潜力(这些地区由于文化、经济等原因,人们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有多重解压的需求)。
咱们再来看看这家公司领导班子的构成。
他在烟草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背景。根据公开资料,邵岩先生的职业生涯主要在烟草行业内展开,特别是在中国烟草系统内部担任过多个关键职位。
邵岩先生于2016年8月加入中烟国际(中国香港)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6月起担任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非执行董事。
在此之前,他的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烟草公司及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邵岩先生拥有扎实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丰富。
杨雪梅女士曾任中烟国际(中国香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
她在2018年10月加入中烟国际(中国香港)有限公司,并在2018年12月至2023年7月期间担任执行董事。
杨雪梅女士也拥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她曾在红塔国际和云南烟草国际都担任过重要职务。
可以看出,杨女士有着丰富的烟草国际业务的工作经验。她也曾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高级经济师的职称。
我手上没有这位代先生的详细资料(公司2023年完整的财报还没有出来,没有具体的介绍)
这很重要,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市场表现。
公司的其他执行董事我看了下,不出意外,全是烟草系统出身(好像是句废话
DDDD),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讲真的,都在40岁上下,好年轻哦。能在这样的单位,都做到执行董事了,前途无量、钱途无量啊...
扯远了扯远了
话说聊了这么多企业的优点,它就没有缺点,或者说劣势,或是经营上的风险吗?
我能想到的经营风险有:
未来如果与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发生不愉快的摩擦,可能导致公司业务受阻,必然影响营收和利润。
此外,各国政府对烟草产品的监管政策变化也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和产品替代。随着新型烟草制品的出现,如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传统卷烟市场必然要受到挑战。
新型烟草产品主要指的是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HNB)。这些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烟叶的需求与传统卷烟有所不同。
A.电子烟:电子烟主要通过加热含有尼古丁的液体(电子烟油)产生蒸汽供吸入。
这种液体可能包含烟草提取物,但并不需要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烟叶。
因此,这类电子烟的出现会使得对烟叶的需求较小或完全没有需求。
它的出现有可能导致上游的烟叶加工制造环节受到的冲击最大,但对烟叶贸易类企业来说,最多也就影响烟叶的销量,不至于被颠覆。
B.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HNB):HNB产品则是通过加热烟草而不是燃烧来释放尼古丁和其他成分。
这类产品仍然需要使用烟叶,但与传统卷烟相比,它们的制造过程更为复杂,对烟叶的处理和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总结一下:这条风险属于行业整体的风险,行业上游比如中国烟草如果能在未来的烟草类制品转型中占据主动,则它跟着吃肉。
反之,则要跟着被动。
3、扩张并购的风险。目前来看,巴西业务的拓展是比较成功的。但大家也知道,烟草是个暴利行业
正常情况下,你很难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并购、或与其他烟草上下游企业合作没有什么坑的项目,DDDD。
有钱,我自己赚就行了,为何要找你合作?除非我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
所以,未来存在着海外业务的扩张带来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当然,这是我个人对这个行当的理解,也不一定对。
4、特许经营的风险。很简单,公司干些什么业务,怎么做,基本被母公司订的死死的,你很难指望这家公司未来的业绩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无论是产品的需求,还是产品的价格方面。
最后,谈一下我对这家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观点。
首先,我觉得未来两三年,烟草市场,这里主要是指传统的卷烟市场不太会出现颠覆性的吸食习惯。
即:任何吃进嘴里的消费品,尤其是已经成瘾性的东西。它的改变都会有一个惯性的过程,何况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查到新型烟草制品的价格并不明显比传统卷烟低很多,甚至还贵一些
这就很难让那些存量的烟民迅速的改变吸食的品类,这是需求端的存量这一块。
这是需求端的增量这一块。
我没法判断
我们投资者能够从这家公司身上了解到的信息还太少。
我没办法两指一捏的给它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除非---注意了我是说除非,它现在只有1、2倍的静态PE
或者它现在遇到了Trouble,而我在Trouble的大跌中看到了机会,也许我会考虑买入
否则,这家公司我会选择再跟踪两年,多了解一些行业的知识与公司的信息后,再做是否投资的打算
二者我只是阐述我个人的观点,如有错误或纰漏,还请宽容及不吝指正,我到时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写出个AB面(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