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烟酒店虽然不在被曝光的范围内,但稽查人员丝毫未放松监管。
6月28日至29日,《法治新报》连续对银川名烟名酒店经营者挖空心思售假的行为进行了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反响。
银川读者姚先生致电法制新报新闻热线(0951-6035709),表达了他对名烟名酒店售假行为的痛恨,建议工商、公安、烟草、质监等部门继续加强打击力度,不给售假者留下生存空间,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卷烟市场。
银川市烟草专卖局根据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中掌握的情况,借助本报将67家有过售假记录的名烟名酒店店名、地址予以曝光(见附表),希望消费者提高警惕,及时举报售假信息。
烟草稽查“猎狐”行动查获案件152起案值42万
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售假者想方设法逃避打击,但只要露出尾巴,就很难逃过烟草稽查人员的监管视线。
今年截至6月底,银川市烟草专卖局查处各类卷烟违法案件843起,其中,销售非法生产卷烟案件448起;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购进卷烟案件139起;无证运输卷烟案件8起,共收缴罚没款17.59万元,移交公安案件11起,2起基本符合国家标准的贩售假烟网络案件正在办理当中,卷烟市场净化率保持在97%以上。
截至目前,在两次“猎狐”专项行动中,共查获涉及名烟名酒店的案件152起,涉案卷烟24万支,涉案金额共计42万余元,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目前,“猎狐”行动还在进一步推进中。
此外,针对辖区卷烟市场的实际情况,银川市烟草专卖局调整设置了兴庆南区、兴庆北区、金凤区、西夏区4个烟草综合管理部,通过机构改制,加大了卷烟打假职能比重。
挤压售假生存空间亟待形成监督合力
假烟之所以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监督合力尚未完全成型,为售假者留下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一些消费者买到少量假烟后,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愿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维权。
6月29日上午,记者以婚宴招待为由来到解放东街一家名烟名酒店。店员向记者推荐了几款白酒、红酒,并表示可以帮助联系卷烟。在交谈过程中,店员还透露说:“如果是单位用,可以把发票开‘好’,大家长期合作,互惠互利!”
不难看出,除了个人消费要提高辨别意识之外,一些单位在采购名烟名酒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管,才能让售假者失去市场。
曝光67家售假烟店群众举报可获奖励
售假者使出各种手段,与稽查人员玩“躲猫猫”,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银川市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通过定期逐门逐户的实地走访,从各方面因素综合判定,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定期更新,为有针对性的、持续的清理整治名烟名酒店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准确目标。在日常监管及“猎狐”行动中,稽查人员共查出银川有67家名烟名酒店售假,在对经营者进行处罚的基础上,这些店铺也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截至目前,银川已有22户名烟名酒店的专卖许可证被注销。针对名烟名酒店经营者花钱借用银川市本地人身份证办证的特点,该局加大对证件审验的频次和力度,加强对可疑情况的调查核实,发现一个取缔一个。
目前,银川市烟草专卖局密切联系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成立联合专项清理整顿工作组,针对非法名烟名酒店投入大、费用高、依赖假烟假酒获利的特点,利用工商、质检部门执法项目多、处罚力度大的优势,通过经常性联合市场检查,拓宽打击渠道,加大处罚力度,使其无法获利、无法维持生存。
据介绍,发现有销售假烟的情况,群众可拨打12313进行举报。稽查人员会及时进行核实,如果达到一定的案值标准,将按照规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记者海清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