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五年为周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流通A股股本增加两成,而市值增幅接近翻番,但已经较上几个季度明显回落;
(3)报告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双录得两位数同比增幅,而个股盈利面也有所提升,显示该行业依然保持较高速发展;
(7)从任何一项核心财务指标都看不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周期性”属性,实际上,拉长周期看,该行业是所有81个行业中少数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行业之一。
***
正文开始>>>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报告期的结构保持稳定,依然是由白酒、啤酒、软饮料、葡萄酒和黄酒5个板块构成,而论市值,白酒无疑几乎是“统治”了这个行业。
1、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股本与市值
截止至2024Q1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有上市公司49家,占全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为0.96%,排名第28位;流通A股的股本为371.7亿股,占比0.55%,排名第39位;流通市值为41526.3亿元,占比6.12%,排名第4位。
以五年为周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发起募资事件16起,累计募资162亿元。以该行业逾4万亿元的市值,百亿元规模的融资算是微不足道了。
而流通A股股本增加了20.4%,流通A股市值增幅则为92.5%——周期内市值增幅最高曾接近200%,目前已经有所回落。
2、估值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1财季的整体市净率为4.68倍,而历史最高市净率为11.82倍,历史平均市净率为4.86倍——报告期该行业的估值基本上与历史均值吻合。
3、盈利能力
(1)营业收入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1总共实现营业收入1,855.4亿元,同比增长12.23%;当季每股营业收入为4.6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3%。
(2)净利润
当季全行业净利润为670.1亿元,同比增长15.5%;当季全行业实现扣非净利润663.96亿元,同比增长16.2%;当季每股扣非净利润为1.67元,同比增长16.0%;今年累计每股扣非净利润为1.68元。
个股方面。2024Q1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4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录得盈利,占比92%;另有4家上市公司出现单季度净利润亏损,占比8%。无论是同比数据还是环比数据,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1季度的个股盈利面都有所改善。
最赚钱的个股主要集中在白酒板块,功能性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啤酒板块各有一家上市公司进入当季扣非净利润额排行榜前十。
*部分个股点评
(3)盈利质量
2024Q1整个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单季平均扣非净利润率为35.78%,在所有81个证监会三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货币金融服务行业。而且,白酒板块在2024Q1季度以41%的扣非净利润率,反超了股份制与城商行39.7%的扣非净利润率(更不用说国有银行了)。所以,以后我们谈论某个公司很会赚钱,或许不再说“堪比开银行”,可以说“堪比酿白酒”了!
(4)行业集中度
以年累计营业收入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1季度的累计份额为66.32%,在所有行业中集中度排名第14位;以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1季度的累计份额为82.7%,排名所有行业第9位。
也就说按扣非净利润额排名前五的个股,也就是五大白酒酿造商,赚了该行业逾80%的扣非净利润——说好的“二八定律”呢?
(5)个股成长性
4、资产与负债
2024Q1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整体负债率为24.61%,负债压力为行业第2低。
而报告期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为24.76%,行业排名1位。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投资者认为白酒是周期性行业,但是我们的数据,无论是以扣非净利润率还是滚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都不支持白酒是周期性行业这个论点。勉强能说的过去的是,白酒企业通常在每年的一季度获得全年最高利润(自然是春节因素),而其他三个季度获利能力会相应减弱。但是拉长周期来看,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所有行业中领先的。
5、总结
总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1的业绩表现相当不错,并且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拉长周期看,以核心财务指标作为评判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备注:
1、上市公司指在沪深A股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公司,行业则按证监会三级行业分类,下同;
2、以最新财季的盈利数据计算,剔除了市净率大于100倍和小于-100倍的个股,以及ST或退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