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点击图片报名,可免费获得两晚四星级酒店住宿
7月19日上午,窗外烈日炎炎。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苗国军的办公室里,却凉爽惬意、谈笑风生。
苗国军是谁?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苗国军毫不避讳地解释说,酒类市场有万亿规模,但是竞争也极为激烈,尤其是渠道商,除了茅台的代理商之外,大多数酒类渠道商的利润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高,不是有资金有能力就一定能做好,甚至很多中小经销商、烟酒店、连锁酒行也是活的举步维艰。当我发现烤红薯项目是一个“投资小、空间大、不压货、不求人,更健康”的项目后,我就开始全力投入做这个项目了。
而来办公室找他的人,大都是他做酒时结识的朋友或加盟商,做了多年酒生意的他们,有意无意地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老苗这样的人都转行了,难道卖酒真的不如卖红薯吗?
1
生意行当无好坏
其实,对于卖酒好还是卖烤红薯好这个问题,苗国军也给不了前来取经的朋友们答案。每个行业都有做得好的,也都有做得不好的。卖酒卖得好,年利润也能上亿,甚至还能上市;同样,小吃做得好,也能成为大事业,比如周黑鸭,正新鸡排,起初都是街边摊起家。
天下生意本没有好坏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自己能否把控住现在,看得见未来,困境时能突破束缚,顺利时能看清方向。
不过,酒企们的高光背后,经销商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苗国军根据朋友们提供的“大数据”判断:“可以说除了茅台的经销商,其他酒企的经销商挣钱都很不容易。”
原因似乎也是众所周知:一直以来,经销商面对大酒企几乎没什么话语权。近几年更甚,大酒企纷纷实行终端直控,经销商的话语权更弱,酒企压任务时也只能被动接受。加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酒企大多主推中高端产品,价格较高,利润有限,厂商又采取控价的方式,动销较慢,导致经销商的现金流非常紧张。如果再算上日益上涨的资金、人工、房租等成本,经销商的利润更加微薄。
而更糟的是,白酒市场虽然价格飞涨,但实际销量却已放缓,开瓶率也并不高,经过数轮压货之后,渠道泡沫、库存隐忧又开始显现。如果压力继续增长,2012年的教训不是没可能重演。
潮起潮落,八方斗法,惊险刺激,或许这正是酒业江湖的魅力。
2
生意不是靠喝酒做大的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比如说喝酒这事,即便你不胜酒力或者不喜欢喝酒,但作为卖酒的,很多场合往往非喝不可。
亲朋好友相聚,大家都在推杯换盏,唯你推却,立刻就会有人“笑着”问你:不会吧,卖酒的不喝酒,酒能卖的出去吗?
你想用马云的话作为回应,可你不是马云,只能默默地端起一杯酒。
接待客户时,你昨天刚喝大了,想少喝点。客户闻讯,问:你这酒是不是喝多了头疼啊?你想否认,可事实胜于雄辩,无奈,你又默默端起了一杯酒。
这样身不由己的场景有很多,但没办法,谁让咱是卖酒的。
苗国军也有类似经历。他出任杜康控股销售总经理之前,不喜欢喝酒,觉得很多人喝醉之后发酒疯很丢人。但做了总经理之后,有些场合则无法拒绝,因为只有喝起来,才能表达敬意或诚意,才能不失礼节和商机。
他的一个朋友,在河南做红酒生意,情况更糟。“今年春节过后,我们约好聊一聊。一见面,我发现他脸色很差,就问他是否病了。他说:别提了,这一个多月,我是陪着客户天天喝,胃出毛病了,昨天刚从医院出来。”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做生意也大抵如此。不出所料,后来这个朋友成了苗国军烤红薯项目的大客户,不仅定下了郑州周边所有郊县的开店名额,还准备进入其他地市,目前已开门店和确定店址的有五六家了,第一步的目标是在10月份之前开出10家“红薯软软”门店。
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不想再拿健康去换钱,另一方面是想分散投资,来一个未雨绸缪。
3
小生意也可能赚大钱
无酒不成席,饮酒不醉是英豪。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消费基础,市场广阔。
但做酒投入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小规模的经销商一般也要投入三五百万,大经销商则至少要投入上千万甚至上亿,即使加盟一家新零售连锁店,也要投入百万以上,还不见得能赚钱。
与之相比,开一家烤红薯店绝对称得上是小生意了,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去做烤红薯,嫌丢人。比如苗国军的红薯软软品牌,投资10-20万即可开门营业,就按最高20万算,加盟一家酒类新零售连锁店的资金,足可以开五六家红薯软软店。
当然,投资不能只看成本,还要看回报。这方面,洛阳的王鑫(化名)最有发言权。他名下有两家影城、5家酒类连锁店、5家红薯软软店,对比起来很方便。
据他透露,一家影城的投资额在1000万左右,投资回报率在10%-20%,也就是说年利润在100万-200万,这还是挺不错的;酒类连锁店单店的投资成本在120万左右,投资回报为负,也就是说每年在亏钱;红薯软软单店的投资成本在10万左右(财务意义上的投资是10万左右,即使按照一次性拿出的现金也就是15万左右,比如房租等费用不能算投资),因为尚未开业一年,按单店月均利润1.5万元算,年均利润是18万元,投资回报远远超过了100%。事实上,目前红薯软软绝大多数门店的年利润都能在20-30万,有些门店年利润甚至能达到50-80万。作为一个投资十来万且不求人的生意,完全靠市场而不是靠市长的生意,能有这样的回报率,的确是非常惊人的。
不比不知道,投资80万做不起眼的烤红薯小生意,利润竟然超过了投资千万的影城了,更不用说投了五六百万开的多家连锁酒行了。做了多年大生意的王鑫突然有了发现新大陆的感觉。他对这项小生意开始重视起来,专门租了办公室、建了冷库,配备了专业运营人员,只待洛阳市区的店经营成熟后,再向洛阳其他县区复制。
不仅如此,他还向湖北、湖南、四川、广西、新疆、青海等同在酒圈的朋友推介这个项目,成了红薯软软的忠实拥趸。
由此,也启发了苗国军,原来红薯软软招加盟商更多的是单店加盟,现在确定了“大商策略”,即“一个加盟商开多家门店”,一是管理效率更高,二是加盟商更省心,如果能开五到十家店,就可以招募一个专业的连锁管理人才管理,老板自己也不用管那么细;三是利润可观,开一家店赚二三十万,很多实力强的客户看不到眼里,但如果能开十来家店,一年赚二三百万,还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已经有几个城市,正在洽谈大的合作,好几个加盟商要投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准备开几十家红薯软软店。
4
每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作为酒行业曾经的高管,他深知酒圈中朋友们的痛点,比如经常喝酒、求人,投资大、利润薄,库存大、风险高,即便赚了点钱,厂家也给的不是钱而是货,还扣着大量的费用,等等。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建议朋友们轻易放弃,毕竟积累了那么多年的经验、人脉。况且,无论是卖衣服、做餐饮、卖房子、卖汽车,衣食住行各个传统行业,包括酒行业在内,在今天这个网购一切、消费升级、中产崛起、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的时代,都有创新的可能,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烤红薯也是一样。作为一种经典小吃,在我国,无论东南西北、男女老幼,大都喜欢吃,和酒一样,也有着深厚的消费基础和广阔的市场。但至少拥有千亿规模的烤红薯市场,仍保持着传统的售卖形式,一辆三轮车,一个大油桶,而且只能在秋冬季才能吃到。
苗国军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就思索着能否把这一看着不起眼、市场却很大的行业,用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模式重做一遍,于是便有了红薯软软。
苗国军很庆幸自己走上了品牌化、连锁化烤红薯这条路,就像锅盔、煎饼等传统小吃纷纷涌进城市的各大购物中心里一样,他也想用时尚潮流的方式,一年四季把烤红薯提供给更多的消费者。
红薯天然具有养颜、减肥、抗癌的功效,很符合当前的健康消费趋势,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增速也很快。红薯软软的已开、待开的加盟店很快就达到了80多家,2019年100家店的目标应该不难,且在重点省份已经基本做了布局,明后年可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苗国军很喜欢一句话:你真正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你自然就有了价值。而烤红薯恰好让他找到了一条更好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为此,苗国军为红薯软软确定的价值观是“四个奋斗”:为消费者的健康而奋斗,为加盟商的盈利而奋斗,为农民的致富而奋斗,为员工的幸福而奋斗。
虽然这条路还很长,不过他希望自己的这些探索,能给做酒的朋友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