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公司又创新推出“国缘”品牌,以卓越的品质和“成大事,必有缘”的品牌主张,布局高端白酒市场。
2005年,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5亿,税利超过1.1亿,相比五年前销售额翻了3倍。
2007年,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的计划目标。
2008年,公司总投资12亿的技改工程破土动工,新建年酿造能力达1.5万吨的酿酒中心、年包装能力达6万吨的包装中心、规模达10万吨的国内最大容量单体贮酒罐区。
2,孜孜不倦、追求创新
下面第三张图就是酒库里的储酒罐,一个2000斤,也就是一个1吨。
3,重点问题交流
下面我把大家关心几个重要问题和管理层前前后后的回答以问答的形式总结一下:
Q1:管理层如何看待目前白酒行业的酱香热,以及背后的原因?
A1:2001年酱酒销量占白酒总销量只有0.2%,而到了2019年酱酒销量占比已经达到8%,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酱酒在很多市场比如贵州、河南、北京、广东、海南、山东等地消费趋势已经形成,具备了比较好的消费者基础。
A2:50-80年代,清香型酒由于性价比高,产量大质量好,解决了“喝不上酒”的问题,80年代汾酒占比一度超过了50%。
不同阶段不同香型解决了不同的问题,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Q4:南京地区这几年增速非常快,做对了哪些事情?可以复制省外吗?
A4:南京地区我们是以直分销为主,有专门的运营队伍,精耕细作。同时在产品上与行业其他公司错位竞争,所以这几年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南京的经验有可以复制的地方,也有其他天时地利人口的因素。总的来说,要想做好一个市场,首要的问题是聚焦,之后体系化运营,精耕细作,相信一定可以做好。
Q5:对于省外市场,公司未来有没有通过收购扩张的计划?
4,几点感受
(1)投资白酒,最重要的还是要判断各个公司白酒的质量。
(2)投资白酒行业,国企更占优势。
现在大家卖个啥东西都要找KOL,都要找带货。那白酒行业最大的KOL是啥?还是政府官员,这个不承认不行。上面领导喝这个酒,你下面喝不喝?领导视察酒企,肯定也是优先视察国有酒厂,然后为了地方GDP各种推广,民营酒厂在这方面就有点劣势。
(3)对于消费品,自己说自己好没有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消费者相信你这个确实好,占据消费者心智。
“在淮安卖的很好。”
(4)最后我想说一句,去过还是没去过,聊过还是没聊过,对认知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认真严肃的投资者,我们要避免自己凭想象力做投资。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多参与雪球调研团,多多参与股东大会等等这种和公司接触的机会,也多多和行业中的专业人士聊天。愿我们与优秀同行,与伟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