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3日上午,毛主席来到抚顺西露天煤矿视察,在煤矿负责人的簇拥下走进了接待室。刚一落座,毛主席一眼就看到旁边桌上的一盒“大生产”牌香烟,便拿起来,打量了一下,称赞说:“大生产牌的,好啊,抽一支。”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听取汇报……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毛主席吸过的“大生产”牌香烟,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抚今追昔,烟草人不禁想起了大生产烟在岁月的长河中曾历尽沧桑。
大生产香烟产自沈阳卷烟厂。沈阳卷烟厂前身是由英美烟草公司1908年在沈阳成立的大英烟草公司与日本资本家于1919年在沈阳设立的大安烟草公司合并而成。大英烟公司于1909年生产出第一个品牌马蹄铁牌卷烟。1920年日本人在大安烟草公司的基础上设立了大安烟厂,并于当年正式投产,隶属亚细亚烟草株式会社,1927年12月与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合并。到1930年,该厂有老式卷烟机15台,切丝机4台,日产能力1000万支,年产能力30亿支。
◆新中国成立前沈阳生产卷烟的女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控制了整个东北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1937年,扩建了大安烟厂,淘汰旧设备,新增卷烟机15台,包装机10台,全厂有中国工人1050人,日本人及朝鲜人(担任管理人员)35人。不久,烟厂更名为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奉天工场。大英烟公司于1938年改名为启东烟草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启东烟草公司被日本人接管并改名为启东烟草株式会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烟厂由苏联红军接管,改名为远东烟草公司。1946年6月18日,国民党东北生产管理局接管烟厂,改名为东亚烟草公司。后由于国民党官僚贪污盗窃成风,工厂原料被盗卖一空,生产处于困境,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工厂倒闭。
卷烟机开动了,但生产的还是敌伪时期的老牌子,这引起了李淑英和广大工人的思考:新生的制烟厂应该有自己的新产品、新牌子。当时的沈阳乃至整个东北解放区为了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工厂开工、商店营业、学校复课,迅速掀起了一场“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为了配合形势,沈阳制烟厂便将研制的第一个新产品起名为“生产”。这是第一代“生产”牌香烟,商标图案是一个工人头像,精神焕发,肩扛一柄大锤,旁边是齿轮,展示了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精神风貌和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前线的英雄气魄。“生产”牌卷烟于1949年2月,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因为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