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老家专门四处搜寻手机拍摄记录这些老房子,房子除了是家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房子的变迁也记录了农村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曾上演了无数寻常百姓的故事,虽然大部分已经没人住,但斑驳开裂的墙壁展露了那段时光的痕迹,传递出经年的温度,
也总能勾起我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童年大部分时光都是呆在这种房子里,冬冷夏凉,经常有老鼠和眠蛇(吃老鼠的益蛇)出没,由于上面有梁,是中空的没有隔音,大人打呼噜全屋都听的清。
这是童年最初的记忆,一烧柴火饭,全屋冒烟,眼睛薰的睁不开;到梅雨季节,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窗户像牢房的探视口,屋里不开灯就全黑,那时也只有煤油灯照明,小伙伴捉迷藏的最好地方。
这在当时代表着先进和富裕,高端大气上档次,刷白的墙显得格外干净舒适,一般有钱人家结婚婚房会这样。
房子要升级,那个时代升起了红砖热,到处是红砖厂,房子更新换代,是农村先进生活的典范,加上带花纹的玻璃窗显得格外耀眼;做人要硬气,从红砖墙开始。
开始重视美观和外观,各种花式的外墙瓷砖开始出现,铝合金门窗变得流行,造价4-6万…
在外地打工赚到钱的人们纷纷开始翻新房子或者再加一层,外观和风格都有升级,这时候的房子造价大概6.7万到10来万不等。
很多在外地赚到钱又见过世面的人,对于翻建老房这件事,家族观念强的人很重视,纷纷把外面的别墅住宅风格带回老家,一定要有特色还大气又显摆~这时候的造价从3.4十万到三四百万不等。
以上是农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多年来发生的变化,有没有回忆感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