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茶颜悦色】的品牌设计。
茶颜悦色的定位是“新中式茶饮”,强调“中茶西做”,他的“新”不仅体现在茶饮的制作、口味的创新上,还体现在品牌设计中。
在此,我发现了三个实用的PPT技巧:
设计:
有情怀文案
有灵魂包装
有逼格
茶颜悦色的整体VI视觉设计始终贯穿中国风,处处透着一股文雅之气。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茶颜悦色更是向全国各大博物馆买下藏画的使用权。
采用了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进行了类似滤镜的美化处理,用现代化的改造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中有三个实用的设计技巧令我印象深刻,分别是字形、配色、氛围。
毛笔字错落排版,洒脱大气。
上图是茶颜铁罐茶的包装设计,其中毛笔字的排版方式很有意思。在传统排版中,习惯于文字“整齐”排列,这么做虽有一种秩序美,但却显得呆板拘束。
因此茶颜选择了毛笔字错落排版的方式,打破常规,更显洒脱大气。以下为错落排版在PPT设计中的应用:
规整排版:呆板普通错落排版:大气洒脱对比是不是很明显呢?类似的案例还有这些:
通过错落排版,页面更具节奏感、冲击力。
低饱和度配色,高级典雅。茶颜悦色在配色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
采用低饱和度的色彩,处处散发着高级典雅。它们大都取自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
或许是由于中华文化低调谦和的特质,所以在色彩选择上也倾向于低饱和配色。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国风色彩背后的故事,可以查看这个网站:
之所以提及配色知识,是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了解色彩的性格,学会利用色彩去传递情绪:
比如我们在做PPT时,就可以依据主题的基调去选择相契合的色彩搭配,举个例子:
上方的案例是高饱和配色的设计:它们大都充满活力、运动、洋溢着青春气息。而下方是低饱和配色的设计:处处透着一种安静、典雅、高级的文化气息。
这就是色彩本身所传递出的情绪。很多人都说配色靠天赋,靠感性。但其实,配色是需要具备理性思维的。只有熟悉每种色彩的性格,才能更灵活地搭配色彩,为你的设计增色!
中国风的设计往往讲究意境。而这种意境,需要借助中国风素材来展示:
比如画面中的纹理背景以及花卉等修饰元素,都让页面传递出一种浓郁的中国风情。在PPT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中国风素材”来增添画面的意境。比如一张远山的背景就足以打造辽阔的空间:
亦或者一张抽象的水墨背景也足见意境:
当然,除了完整的背景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点缀元素来进行修饰。比如利用祥云和远山来营造纵深感:
亦或者是利用卷轴来融合画面:
是不是效果很明显呢?这就是中国风元素的魅力所在。当然茶颜悦色所做的还不止于页面设计,还在文案上下足了功夫。
茶颜悦色的每个茶品都有一个典雅的名字,“人间烟火”,“桂花弄”,“声声乌龙”,“幽兰拿铁”,身临其境的你似乎在品尝一件艺术品。
除此之外,茶颜还有极具趣味的一面。
我们来看一组小程序上的文案设计:
撞了乌龙,那就是桃之幺幺!渡了个劫,我又回来了。茶颜的茶,如沐春风。是不是很有趣又极具画面感呢?这就是文案的魅力所在!
什么是好的文案?在我看来就是有趣味、有温度、有故事的文案。
来看几个我之前做过的PPT案例:
这是我在去年端午节做的一组PPT案例,整体采用萌系画风。
配上俏皮的文案:“甜咸粽子,打起来啦”、“今夜朕要翻谁的牌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这是为电视剧《请回答1988》设计的PPT,没有复杂的效果,却足以打动人心。
这背后的灵魂正式剧中的两句经典台词:“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当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者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不管你有没有看过1988,这段有温度的文案也一定会触动你的心,因为最动人的文案往往是平凡却真实的。
这是为《数码宝贝》量身定做的一套PPT作品,一句文案就是一段回忆。
“电车不仅带走了他们,也把我的童年带走了”“就在蝴蝶飞走的一瞬,童年就一去不复返了”只要你看过数码宝贝,这两句文案就会让你想起,那年夏天在我们脑海中飞过的那只蝴蝶。更多案例还有这些:
左侧是为母亲节:小时候,你带我认识世界长大后,我带你看全世界
右侧是为万圣节:本色出演:穷鬼只要心里有鬼,每天都是万圣节
如果说设计是画画,那文案就是点睛之笔。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了形式美而忽略了文案的力量,其实相比于画面,好的文案往往更具感染力及传播力。
有逼格的包装足见“心意”:
茶颜的茶品及周边产品都极具收藏价值,仿佛是一个个艺术品: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茶颜的包装设计,每处细节都流露出一种用心的态度。
回归到PPT中亦是如此,好的包装往往会给设计升维!
下面是两张名片设计:
虽然设计感还可以,但是总觉得逼格不够,缺少“心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样机来进行视觉包装。下面是我用PPT做的样机:
是不是一下子“贵”了很多!当然,为了追求更高的质感,还可以借助专业设计软件来包装,以下为我用C4D做的包装:
是不是又上了一个台阶?这就是包装的力量。以上就是我从茶颜悦色品牌设计中学到的实用技巧,我们再来回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