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PI大幅回升的同时,近几月茅台等高端白酒、家电等产品都在涨价,而一直以来主导通胀走势的猪价却在下跌,年内通胀到底是“跟着”茅台走还是跟着猪价走?PPI与CPI之间的传导又是否通畅?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PPI对CPI有传导,但作用有限。近期的涨价部分来自成本推升,但季节性主导为主,对通胀影响最大的大众需求并不够强劲,难以支撑年内通胀大幅上行。
CPI中统计的部分食品是PPI食品类的加工原料,所以对PPI会有传导,食品类CPI同比和PPI生活资料中的食品类同比走势高度一致。非食品上下游传导渐弱。
第一,我国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原材料、加工工业之间的价格传导非常迅速。
第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之间虽有传导,但相对较弱且有3个月左右的时滞。
第三,PPI中非食品类生活资料价格会向CPI中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传导,但考虑到PPI中上游行业向生活资料的传导相对较弱,所以预计CPI非食品消费品价格涨幅也将有限。
第四,PPI中生产资料价格也会直接向CPI传导,油价是最典型也是最显著的例子。
如何看待近期的涨价
近半年尤其是17年以来,下游手机、家电、服务、高档白酒等终端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我们认为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
第一,PPI上涨导致的成本回升的确有影响。例如油价上涨导致CPI交通和居住燃料同比分别大幅上升到17.6%和1.6%。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飙涨也导致部分日用工业消费品涨价。
第二,1-2月涨价也有季节性因素的作用。教育和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中的家庭服务分项价格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此外,租赁房房租同样呈季节性特征,叠加房价上涨以及燃料价格上升因素,居住类价格同比增速逐月提高。
第三,制度因素亦有贡献,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近年国家医疗改革进度加快,中西药、医疗服务都在涨价。
第四,需求增加也会影响价格,但近期涨价的需求因素并不强。16年地产销售回升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度负增的空调销售,但涨价幅度更大的洗衣机的内销量同比并没有大幅增加,说明需求不是此番涨价主因。也正因需求不强劲,像电视、服装这类竞争激烈的行业无法顺利涨价。
未来通胀怎么走近期涨价影响有限。首先,高端白酒涨价仅是个别现象,总体食品价格3月大幅走低,预计环比下跌2%。其次,家电家具涨价难抵家庭服务价格回落,因此生活用品及服务对整体通胀的贡献也不明显。最后,前两月的涨价中,居住类、文化娱乐、交通等都有季节性因素,季节因素推动的涨价并不可怕,因为价格有涨就有会回落,且同比来看影响不大。
通胀年内压力不大。第一,PPI会向CPI传导,但影响总体有限。PPI从上游到下游的价格传导逐渐减弱,从生活资料的批发价传导至零售价不仅幅度较小,且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第二,从历史情况来看,需求端才是决定通胀走势最重要的因素,尽管高端白酒消费在回升,但以猪价为代表的大众消费需求却依然低迷。第三,从近期走势来看,PPI对CPI的推升在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中确实有所体现,但食品、服务类价格走势依然遵循正常的季节性规律。
所以,假定受PPI传导的推动,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环比在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提升0.2%,据此测算的CPI同比走势是上半年偏低,下半年会逐步走高,但即使高点也远低于政府3%的目标。而随着地产调控导致的需求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PPI也逐渐回落,通胀在年内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